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2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包括多个PET聚酯薄膜,其中位于中心的PET聚酯薄膜的上方设有泄漏电流回收层,下方设有发热层,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上方和发热层下方均通过胶膜连接PET聚酯薄膜,所述的PET聚酯薄膜远离胶膜的一侧设有PVC封套,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的泄漏电流回收装置的零线和电源供电零线连通,且方电阻在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


[0001]本技术涉及到电地暖行业,具体是指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清洁能源的开展,电采暖开始在我国快速的得到发展,然而电热膜由于其分布面积较广,在大面积铺设时往往因为分布式电容的存在而引发漏电保护器动作。尤其是在水泥施工以及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0003]传统的电热膜一般是由绝缘材料+发热层+胶层+绝缘材料这样的结构,在这样一种结构的情况下,电热膜和潮湿的地面之间形成了电容结构,一旦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则会超出家庭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电流30MA,一般来讲在潮湿状态下铺设电热膜根据其发热体布置,每平方米电热膜泄漏电流可达3

15MA之间,显然的,这样一个泄漏电流,电热膜的直接在水泥下铺设或者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0004]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以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电热膜,就是为了解决电热膜在潮湿环境中、湿式水泥施工中无法正常使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电热膜在潮湿环境和湿式水泥施工中不能正常使用这一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包括多个PET聚酯薄膜,其中位于中心的PET聚酯薄膜的上方设有泄漏电流回收层,下方设有发热层,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上方和发热层下方均通过胶膜连接PET聚酯薄膜,所述的 PET聚酯薄膜远离胶膜的一侧设有PVC封套。r/>[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PVC封套的厚底大于0.3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中设有泄漏电流回收装置,且泄漏电流回收装置的零线和电源供电零线连通,且方电阻在5

30Ω/口。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中,在现有的电热膜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泄漏电流回收层,并且设置电极可以使得泄漏电流回收层可以单独连接。然后在泄漏电流回收层上面使用胶膜增加一层绝缘材料进行复合,同时在将这种复合之后的泄漏电流回收层的电热膜装入使用PVC/PE/PP/CPP等防水材料制作的密封袋中,然后将泄漏电流回收层和电源的零线联通。这样可以实现电热膜在潮湿环境中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1]如图所示:1、PET聚酯薄膜,2、泄漏电流回收层,3、发热层,4、胶膜,5、PVC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包括多个PET聚酯薄膜1,其中位于中心的PET聚酯薄膜1的上方设有泄漏电流回收层2,下方设有发热层3,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2上方和发热层3下方均通过胶膜4连接PET聚酯薄膜1,所述的PET聚酯薄膜1远离胶膜4的一侧设有PVC封套5。
[0014]所述的PVC封套5的厚底大于0.3mm。
[0015]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2中设有泄漏电流回收装置,且泄漏电流回收装置的零线和电源供电零线连通,且方电阻在5

30Ω/口,根据实验方电阻在该范围内,泄漏电流的回收效果最佳。经测试在使用铝箔作为泄漏电流回收装置,和设置为方电阻15Ω/口的电热膜在同样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使用铝箔作为泄漏电流回收装置的电热膜在泡水状态下其每平方米泄漏电流约为0.32ma。而使用方阻为15Ω/口的导电油墨的泄漏电流回收层,在泡水状态下其每平方米泄漏电流约为0.18ma,根据实验我们认为泄漏电流回收层应使用方阻在5

30Ω/口之间的导电油墨进行设置,方可以达到最佳的泄漏电流回收的效果。
[0016]经测试,使用了上述工艺加工的电热膜,在潮湿状态下每平方米电热膜的泄漏电流为 0.02

0.2ma,在这样情况下,一般一个漏电保护器30ma的动作电流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做到可以在潮湿环境下使用。
[0017]实施例:
[0018]1.在PET聚酯薄膜(不限于一种材料)上面印刷发热层,同时设置银浆层、铜条以供连通电极;
[0019]2.将另外一层PET聚酯薄膜使用胶膜、涂胶或者预涂胶等方式和印刷有发热层的PET聚酯薄膜进行复合。制作成为可以通电发热的薄膜材料;
[0020]3.在制作好的薄膜材料上,印刷使用导电油墨、金属导电材料等制作而成的泄漏电流吸收层,并且在该吸收层上设置可以接电的装置。实验印刷的泄漏电流的回收装置方电阻设计为15Ω/口;
[0021]4.将PET聚酯薄膜使用胶膜、涂胶或者预涂胶膜等方式将泄漏电流回收层进行绝缘封装;
[0022]5.使用PVC材料(不限于PVC材料)制作成为防水的密封袋,然后将上述制作完成的电热膜装入PVC袋中密封。其中密封袋的材料厚度要求不低于0.3mm;
[0023]6.这样就形成了下图所示的结构的电热膜。经测试该电热膜放入盐水中工作,每平方米泄漏电流仅为0.18ma,而在浸水72小时之后,根据电热膜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潮湿状态下电热膜泄漏电流测试,其泄漏电流仅为0.04ma。因此可以完全满足潮湿状态下的使用。
[0024]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湿式铺设的封装电热膜,包括多个PET聚酯薄膜(1),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中心的PET聚酯薄膜(1)的上方设有泄漏电流回收层(2),下方设有发热层(3),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2)上方和发热层(3)下方均通过胶膜(4)连接PET聚酯薄膜(1),所述的PET聚酯薄膜(1)远离胶膜(4)的一侧设有PVC封套(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单县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