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浆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9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沾桨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沾浆机械手;其可使筒状蜡模均匀沾桨,提高筒状蜡模沾桨质量,提高筒状蜡模沾桨效率,减少浆液浪费;包括工作台、浆液池、待料台和自动沾桨机构,浆液池和待料台均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自动沾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顶端前部,自动沾桨机构包括滑动座、第一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升降台、第一气压杆、滑动架、第二气压杆、第二伺服电机和夹持机械手,滑动座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工作台的顶端右部,滚珠丝杠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滚珠丝杠与滑动座传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杠传动连接,第一气压杆固定安装于滑动座的顶部。杆固定安装于滑动座的顶部。杆固定安装于滑动座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沾浆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沾桨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沾浆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沾浆机械手是一种用于管件铸造过程中对筒状蜡模进行沾桨的设备,公开(公告)号CN203992279U公开了一种自动沾浆机,包括浆桶以及沾浆装置;浆桶包括截面为扇形的内桶以及正方体状的外桶;沾浆装置包括支撑筒以及沾浆机械手;沾浆机械手包括旋转电机、连接杆以及夹持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架、第二夹持架、丝杠、滑杆、第一机械手以及第二机械手。其只需要打开旋转电机并将熔模模壳放在夹持部处,就能实现自动沾浆;并且在沾浆的同时还对浆液进行搅拌,维持浆液的质量;现有的沾浆机械手使用中发现,在进行筒状蜡模沾桨作业时,需将筒状蜡模完全浸入至浆液中,易造成沾桨不均匀,影响沾桨质量,造成了浆液的浪费,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筒状蜡模均匀沾桨,提高筒状蜡模沾桨质量,提高筒状蜡模沾桨效率,减少浆液浪费的沾浆机械手。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浆液池、待料台和自动沾桨机构,所述浆液池和待料台均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自动沾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顶端前部,所述自动沾桨机构包括滑动座、第一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升降台、第一气压杆、滑动架、第二气压杆、第二伺服电机和夹持机械手,所述滑动座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工作台的顶端右部,所述滚珠丝杠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滚珠丝杠与滑动座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固定安装于滑动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台固定安装于第一气压杆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压杆固定安装于升降台上,所述滑动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升降台上,所述第二气压杆的输出端与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械手设置于滑动架的后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滑动架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机械手传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三气压杆、套筒、转轴、弹簧、多组铰接杆、安装环和多组夹持板,所述第三气压杆固定安装于滑动架上,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滑动架的后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套筒套设于转轴上,所述第三气压杆的输出端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转轴上,所述多组铰接杆的一端与转轴后部铰接,所述多组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安装环铰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转轴上,所述多组夹持板分别设置于多组铰接杆的铰接折弯处。
[0008]优选的,还包括烘干辅助机构,所述烘干辅助机构包括烘干筒,和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烘干筒固定安装于工作台的顶端左部,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螺旋盘绕于烘干筒的外部。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与铰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板与铰接杆之间设置有扭簧。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左部设置有下料承接台。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沾浆机械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沾浆机械手,通过将筒状蜡模放置于待料台上待料,将夹持机械手插入至筒状蜡模内,将筒状蜡模自其筒体内壁夹持固定,启动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的输出端伸长,升降台上移,筒状蜡模自待料台处脱离,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经滚珠丝杠传动后,滑动座向左移动,此时通过控制第二气压杆,使滑动架的前后位置发生变化,调整被夹持的筒状蜡模位于浆液池上方,此时再次启动第一气压杆,第一气压杆的输出端缩短,从而使筒状蜡模底部进入至浆液池内的浆液中,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夹持机械手转动,从而使筒状蜡模外壁与浆液均匀接触,使筒状蜡模外壁均匀粘附浆液,提高筒状蜡模沾桨质量,提高筒状蜡模沾桨效率,避免筒状蜡模过度沾桨,减少浆液的滴落,减少浆液浪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浆液池;3、待料台;4、滑动座; 5、第一伺服电机;6、滚珠丝杠;7、升降台;8、第一气压杆;9、滑动架;10、第二气压杆;11、第二伺服电机;12、第三气压杆;13、套筒;14、转轴;15、弹簧;16、铰接杆;17、安装环;18、夹持板; 19、烘干筒;20、电磁加热线圈;21、扭簧;22、下料承接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沾浆机械手,包括工作台1、浆液池2、待料台3和自动沾桨机构,浆液池2和待料台3均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自动沾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前部,自动沾桨机构包括滑动座4、第一伺服电机5、滚珠丝杠6、升降台7、第一气压杆8、滑动架9、第二气压杆10、第二伺服电机11和夹持机械手,滑动座4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工作台1上,第一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端右部,滚珠丝杠6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滚珠丝杠6与滑动座4传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杠6 传动连接,第一气压杆8固定安装于滑动座4的顶部,升降台7固定安装于第一气压杆8的输出端,第二气压杆10固定安装于升降台7 上,滑动架9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升降台7上,第二气压杆10的输出端与滑动架9固定连接,夹持机械手设置于滑动架9的后部,第二伺服电机11固定安装于滑动架9上,第二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与夹持机械手传动连接;通过将筒状蜡模放置于待料台3上待料,将夹持机械手插入至筒状蜡模内,将筒状蜡模自其筒体内壁夹持固定,启动第一气
压杆8,第一气压杆8的输出端伸长,升降台7上移,筒状蜡模自待料台3处脱离,启动第一伺服电机5,经滚珠丝杠6传动后,滑动座4向左移动,此时通过控制第二气压杆10,使滑动架9的前后位置发生变化,调整被夹持的筒状蜡模位于浆液池2上方,此时再次启动第一气压杆8,第一气压杆8的输出端缩短,从而使筒状蜡模底部进入至浆液池2内的浆液中,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1,第二伺服电机11带动夹持机械手转动,从而使筒状蜡模外壁与浆液均匀接触,使筒状蜡模外壁均匀粘附浆液,提高筒状蜡模沾桨质量,提高筒状蜡模沾桨效率,避免筒状蜡模过度沾桨,减少浆液的滴落,减少浆液浪费。
[0020]本技术的沾浆机械手,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三气压杆12、套筒13、转轴14、弹簧15、多组铰接杆16、安装环17和多组夹持板18,第三气压杆12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沾浆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浆液池(2)、待料台(3)和自动沾桨机构,所述浆液池(2)和待料台(3)均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所述自动沾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前部,所述自动沾桨机构包括滑动座(4)、第一伺服电机(5)、滚珠丝杠(6)、升降台(7)、第一气压杆(8)、滑动架(9)、第二气压杆(10)、第二伺服电机(11)和夹持机械手,所述滑动座(4)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的顶端右部,所述滚珠丝杠(6)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滚珠丝杠(6)与滑动座(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杠(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8)固定安装于滑动座(4)的顶部,所述升降台(7)固定安装于第一气压杆(8)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压杆(10)固定安装于升降台(7)上,所述滑动架(9)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升降台(7)上,所述第二气压杆(10)的输出端与滑动架(9)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械手设置于滑动架(9)的后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固定安装于滑动架(9)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与夹持机械手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沾浆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三气压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西智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昊兴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