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中的管路系统、以及两个设于主框架后侧的处理模组,处理模组包括副框架、多个竖直固定在副框架中的纳滤膜、横向设于副框架底部的第一进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顶部的第一出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出水管下方的第一排污管、以及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排污管下方的第一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力小,即使海水的压力较低也能持续流动,无需配备增压装置,进而简化了结构以降低了造价,而且能借助高压空气自动清除附着在纳滤膜的底部进水口中的污垢,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了使用。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淡水资源不断减少,未来人类如何获得淡水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在沿海地区,将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最有效的方法,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膜法及蒸馏法是目前市场中的主流,因蒸馏法建设成本高、流程复杂,因此应用较少;现有的利用反渗透膜法的海水淡化装置阻力较大,需要借助高压才能驱动海水流动,因此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增压装置,所以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无法自动清除污垢,使用极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力小,并简化了结构以降低了造价,且能借助高压空气自动清除污垢以极大的方便了使用的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中的管路系统、以及两个设于主框架后侧的处理模组,所述处理模组包括副框架、多个竖直固定在副框架中的纳滤膜、横向设于副框架底部的第一进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顶部的第一出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出水管下方的第一排污管、以及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排污管下方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一进气管的后端均封闭,每个所述纳滤膜的底部进水口还均通过一个支管并联在第一进水管上,每个所述纳滤膜的顶部出水口均并联在第一出水管上;每个所述纳滤膜的顶部排污口均并联在第一排污管上;每个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还插接有多个出气接头,对应地,每个所述支管上还均插接有一个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的数量与出气接头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进气接头还均通过一个软管连接在对应的一个出气接头上;两个处理模组中的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两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汇合管,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短接管、第二排污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两个处理模组中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前端均并联在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短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汇合管和第二排污管上;两个处理模组中的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前端分别与第二进气管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进气管上。
[0005]优选地,两个处理模组中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汇合管,所述第二汇合管设于每个纳滤膜顶部出水口的下游侧,所述第二汇合管上还设有截止阀。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还设有蝶阀,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二排污管上并分别设于蝶阀的两端;所述旁通管上还设有球阀。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还插接有第四进水管。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阻力小,即使海水的压力较低也能持续流动,无需配备增压装置,进而简化了结构以降低了造价,而且能借助高压空气自动清除附着在纳滤膜的底部进水口中的污垢,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右前侧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右后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2]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包括主框架1、设于主框架1中的管路系统、以及两个设于主框架1后侧的处理模组,处理模组包括副框架2、多个竖直固定在副框架2中的纳滤膜4、横向设于副框架2底部的第一进水管3、横向设于副框架2顶部的第一出水管8、横向设于副框架2中并位于第一出水管8下方的第一排污管11、以及横向设于副框架2中并位于第一排污管11下方的第一进气管17;第一进水管3、第一出水管8、第一排污管11和第一进气管17的后端均封闭,每个纳滤膜4的底部进水口还均通过一个支管22并联在第一进水管3上,每个纳滤膜4的顶部出水口均并联在第一出水管8上;每个纳滤膜4的顶部排污口均并联在第一排污管11上;每个第一进气管17上还插接有多个出气接头23,对应地,每个支管22上还均插接有一个进气接头20,进气接头20的数量与出气接头23的数量相同,每个进气接头20还均通过一个软管21连接在对应的一个出气接头23上;两个处理模组中的第一排污管11的两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汇合管12,管路系统包括第二进水管5、第三进水管6、短接管13、第二排污管14、第二进气管18和第三进气管19;两个处理模组中的第一进水管3的前端均并联在第二进水管5上,第三进水管6的一端与第二进水管5的一端相连,短接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汇合管12和第二排污管14上;两个处理模组中的第一进气管17的前端分别与第二进气管18的两端相连,第三进气管1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进气管18上。
[0014]两个处理模组中的第一出水管8的前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汇合管9,第二汇合管9设于每个纳滤膜4顶部出水口的下游侧,第二汇合管9上还设有截止阀10。
[0015]第二排污管14上还设有蝶阀24,管路系统还包括旁通管15,旁通管15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二排污管14上并分别设于蝶阀24的两端;旁通管15上还设有球阀16。
[0016]第三进水管6上还插接有第四进水管7。
[0017]工作原理:将低压海水通过接入到第二进水管5或第三进水管6的另一端,进而进入到每个第一进水管3中,从而经由多个支管22分别进入到多个纳滤膜4中以进行淡化,淡化后的海水均进入到第一出水管8中并经由第一出水管8的前端向外排出,必要时可打开截止阀10以使两个第一出水管8中的水借助第二汇合管9相互流通以实现均压;从每个纳滤膜4中过滤出来的杂质均进入到第一排污管11中,然后在第一汇合管12中汇合后经由短接管13进入到第二排污管14中,并最终经由第二排污管14的两端向外排出;小流量的海水可以经由第四进水管7进入到第三进水管6中。
[0018]若只需第二排污管14的其中一端排出杂质时,则可以关闭蝶阀24;若蝶阀24发生堵塞时,则可以打开球阀16以借助旁通管15使杂质可以继续流通。
[0019]使用一段时间后,每个纳滤膜4的底部进水口均附着有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中的管路系统、以及两个设于主框架后侧的处理模组,所述处理模组包括副框架、多个竖直固定在副框架中的纳滤膜、横向设于副框架底部的第一进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顶部的第一出水管、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出水管下方的第一排污管、以及横向设于副框架中并位于第一排污管下方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一进气管的后端均封闭,每个所述纳滤膜的底部进水口还均通过一个支管并联在第一进水管上,每个所述纳滤膜的顶部出水口均并联在第一出水管上;每个所述纳滤膜的顶部排污口均并联在第一排污管上;每个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还插接有多个出气接头,对应地,每个所述支管上还均插接有一个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的数量与出气接头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进气接头还均通过一个软管连接在对应的一个出气接头上;两个处理模组中的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两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汇合管,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传波,张良,韩彬,王俊,徐志强,杨国庆,左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碧菲分离膜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