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8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1
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属于激光照明灯用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器本体、风扇及罩壳,所述的散热器本体的上表面与热源接触安装,散热器本体在上表面嵌装有相变热管,而在下表面则排布有散热鳍片,所述的风扇安装在散热器本体的下表面且位于散热鳍片的后侧,所述的罩壳朝向散热器本体形成开口,罩壳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下方,其开口与散热器本体适配安装,所述的风扇及散热鳍片容纳在该罩壳的壳腔内,罩壳在朝向散热鳍片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优点:散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结构简单而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照明灯用散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光源因具有能量集中,照射距离远等优点,可以得到超高亮度的点光源,利用该技术可以设计出光束集中的半导体激光照明灯,用于例如汽车照明、海上搜索、野外探照等领域。然而,凭借现有技术,半导体激光照明灯的电光转换效率大约只有40%~50%,即并不是所有的电能都能够转换为光能,而是仍有大部分的电能转换成了热能。应用时,光源封装于体积较小的壳体内,能量集中,而瞬间集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导出,会造成芯片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灯具的寿命和可靠性。
[000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半导体激光照明灯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半导体激光照明灯散热不佳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风扇及罩壳,所述的散热器本体的上表面与热源接触安装,散热器本体在上表面嵌装有相变热管,而在下表面则排布有散热鳍片,所述的风扇安装在散热器本体的下表面且位于散热鳍片的后侧,所述的罩壳朝向散热器本体形成开口,罩壳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下方,其开口与散热器本体适配安装,所述的风扇及散热鳍片容纳在该罩壳的壳腔内,罩壳在朝向散热鳍片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变热管的数量有多根,各相变热管的一端汇聚在散热器本体上表面的后端,另一端则朝向散热器本体上表面的前端延伸且对称地向左右发散。
[000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变热管通过导热密封胶与散热器本体固定安装。
[0008]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罩壳在开口的四周形成有折边,所述的折边上间隔分布有罩壳固定孔,所述的散热器本体在四周边缘且对应所述的罩壳固定孔设置有本体固定孔,所述的罩壳和散热器本体通过螺钉穿过罩壳固定孔和本体固定孔实现固定安装。
[0009]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鳍片垂直于散热器本体设置。
[0010]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变热管为相变导热铜管。
[0011]本技术在散热器本体的上表面嵌设相变热管,在下表面设置散热鳍片和风扇,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散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
结构简单而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散热器本体、11.相变热管、12.散热鳍片、13.本体固定孔;2.风扇;3.罩壳、31.开口、32.散热通孔、33.折边、331.罩壳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16]请参阅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本体1、风扇2及罩壳3。所述的散热器本体1的上表面与热源接触安装,散热器本体1在上表面嵌装有相变热管11,而在下表面则排布有散热鳍片12。所述的相变热管11采用相变导热铜管并且数量有多根,各相变热管11的一端汇聚在散热器本体1上表面的后端,另一端则朝向散热器本体1上表面的前端延伸且对称地向左右发散,类似于树状图,用于快速传热。所述的相变热管11通过导热密封胶与散热器本体1固定安装,所述的导热密封胶带有散热功能。
[0017]所述的散热鳍片12垂直于散热器本体1设置,用于扩大散热面积。所述的风扇2安装在散热器本体1的下表面且位于散热鳍片12的后侧,所述的罩壳3朝向散热器本体1形成开口31,罩壳3设置在散热器本体1的下方,其开口31与散热器本体1适配安装,所述的风扇2及散热鳍片12容纳在该罩壳3的壳腔内,罩壳3在朝向散热鳍片12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32,由此可确保风扇2的风向,藉由风扇2产生的强力对流,可以将散热器本体1及散热鳍片12上的热量快速导出,进行散热。本技术能够为半导体激光照明灯提供良好的散热保障。
[0018]所述的罩壳3在开口31的四周形成有折边33,所述的折边33上间隔分布有罩壳固定孔331,所述的散热器本体1在四周边缘且对应所述的罩壳固定孔331设置有本体固定孔13,所述的罩壳3和散热器本体1通过螺钉穿过罩壳固定孔331和本体固定孔13实现固定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1)、风扇(2)及罩壳(3),所述的散热器本体(1)的上表面与热源接触安装,散热器本体(1)在上表面嵌装有相变热管(11),而在下表面则排布有散热鳍片(12),所述的风扇(2)安装在散热器本体(1)的下表面且位于散热鳍片(12)的后侧,所述的罩壳(3)朝向散热器本体(1)形成开口(31),罩壳(3)设置在散热器本体(1)的下方,其开口(31)与散热器本体(1)适配安装,所述的风扇(2)及散热鳍片(12)容纳在该罩壳(3)的壳腔内,罩壳(3)在朝向散热鳍片(12)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热管(11)的数量有多根,各相变热管(11)的一端汇聚在散热器本体(1)上表面的后端,另一端则朝向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青常卫刚胡伟陈燕李玉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好的节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