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性针对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2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25266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9
本说明书提供了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氘代化合物、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用于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此类化合物用于调节或是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择性针对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2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新的稠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用于调节或是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的活性并且用于治疗和预防与CDKs活性相关的疾病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是一类调节多种细胞周期进程和基因转录调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中,CDK1/2/4/6参与调控细胞周期进程,CDK7/8/9/12/13参与基因转录调控。CDK12由1490个氨基酸组成,其激酶活性区域位于蛋白中央,包含约300个氨基酸,通常与细胞周期蛋白K(Cyclin K)结合形成有活性的异源二聚体复合物。
[0003]CDK12在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和RNA加工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II(POLR2A)的C

末端结构域(CTD)帮助RNA聚合酶II转录复合物从停顿位点释放,从而发挥转录调控作用。CDK12还可调控DNA损伤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

bination)修复过程中相关基因(如BRCA1,FANCF,ERCC4)的表达,参与DNA损伤应答。沉默或敲除CDK12会造成内源性DNA损伤的增加,CDK12抑制剂也能降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基因稳定性。此外,CDK12还参与mRNA前体剪接。
[0004]CDK1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突变或过表达,是高度浆液性卵巢癌(HGSOC)和三阴乳腺癌(TNBC)中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研究发现,CDK12抑制在对PARP(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可逆抑制剂耐药的BRCA

野生型或突变型的TNBC中有效,表明CDK12抑制剂和PAPR抑制剂联用可适用于PARP抑制剂耐药的肿瘤。在HGSOC中,CDK12突变与DNA损伤反应(DNAdamage response,DDR)基因(比如BRCA1、FANCI、ATM、ATR、FANCD2)表达降低相关,且肿瘤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增加。当CDK12发生功能丧失突变或受到抑制时,转录相关基因和DDR基因显著下调,细胞基因不稳定性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及PARP抑制更加敏感。此外,在CDK12双等位基因缺失的前列腺癌中发现了较多的免疫细胞,该肿瘤可能对免疫治疗更敏感。在HER2
+
乳腺癌中,CDK12高表达与肿瘤侵袭力成正相关,且CDK12高表达的肿瘤更易进展。另外,研究表明CDK12共价结合的化合物对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0005]目前在研的靶向CDK12小分子抑制剂均处于较早期的研究阶段,尚无药物上市。正在开发的CDK12抑制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共价抑制剂,主要包括Dana

Faber研究所开发的THZ531,Aurigene开发的一系列吡唑类以及诺丁汉大学开发的一系列吡咯吡啶类分子;另一类是非共价抑制剂,包括了Takeda、AstraZeneca以及Scripps研究所开发的分子。此外,全球批准上市了4款CDKs抑制剂,均靶向CDK4/6,主要以乳腺癌为适应症,尚有许多靶向CDK2/9、CDK1药物临床在研。
[0006]CDK12是基因稳定性和肿瘤发生重要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K12抑制
剂可抑制肿瘤增殖,并增加肿瘤对PARP等抑制剂的敏感性。本专利研究的目的是为提供用于治疗与CDK12突变或过表达相关的肿瘤等疾病的CDK12靶向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高的CDK12抑制活性和或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0008]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09][0010]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
[0011]其中:
[0012]A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
10
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
[0013]G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
10
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C5~C
15
螺环烷基、C5~C
15
螺杂环烷基、C4~C
15
桥环烷基、C4~C
15
桥杂环烷基、C4~C
15
稠环烷基、C4~C
15
稠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
[0014]D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8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
[0015]i选自0或1;
[0016]L1可选自

(CH2)j

或不存在;其中R3选自氢、C1‑
C6烷基、乙酰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素、氰基、羟基、CF3、甲磺酰基;编号为“1”的一端与环G相连,编号为“2”的一端与环D相连;j可选自1或2;
[0017]L2选自不存在或NR3;R3选自氢、C1‑
C6烷基、乙酰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素、氰
的一端与

NH相连,编号为“2”的一端与L1相连;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W1、W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中:A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
10
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G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
10
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C5~C
15
螺环烷基、C5~C
15
螺杂环烷基、C4~C
15
桥环烷基、C4~C
15
桥杂环烷基、C4~C
15
稠环烷基、C4~C
15
稠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D环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C6~C8芳基、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i选自0或1;L1可选自

(CH2)j

或不存在;其中R3选自氢、C1‑
C6烷基、乙酰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素、氰基、羟基、CF3、甲磺酰基;编号为“1”的一端与环G相连,编号为“2”的一端与环D相连;j可选自1或2;L2选自不存在或NR3;R3选自氢、C1‑
C6烷基、乙酰基、C2‑
C4烯基、C2‑
C4炔基、卤素、氰基、羟基、CF3、甲磺酰基;R1选自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C6~C
10
芳基、C2~C9杂芳基,其中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各自独立地任选地被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杂环烷基氧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所述杂原子为N、O、S;R2选自
其中R
3A
、R
3B
、R
3C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卤素、氰基、羟基、

(CH2)
n

NR4R5、CF3;m选自1,2;n选自0,1,2,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卤素、氰基、CF3;X1、X2、X3、X4、X5、X6可选自C、N、NR6、CH、CR7;其中R6可选自氢、C1~C6烷基、卤素、氰基、CF3;R7可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2~C6杂环烷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X1~X6中至少两个为N,当X5和X6同时为N时,X4也为N;作为优选R7可选自卤素、C1~C3烷基、

CF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为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D、G、L1、L2、R2、X1、X2、X3、X4、X5、X6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中G环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其中编号为“1”的一端与

NH相连,编号为“2”的一端与L1相连;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W1、W2、W3、W4、W5、W6独立地选自C、N、CR8;其中R8可选自氢、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作为优选,R8可选自氢、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酰胺基、

C(O)OCH3、

C(O)OC2H5;Y1、Y2、Y3独立地选自C、N、NR9、CR9R
10
;其中R9、R
10
可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
基取代C1~C6烷基;作为优选,R9、R
10
可独立地选自氢、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酰胺基、

C(O)OCH3、

C(O)OC2H5;a、b独立地选自0,1,2,3,优选为0,1,2;p、q独立地选自1,2,3;优选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中A环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5~C7烷基环、取代或非取代的C4~C7杂烷基环;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V1、V2、V3、V4、V5、V6、V7、V8、V9各自独立地选自C、O、S、N、NR
11
、CR
12
;R
11
可选自氢,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2~C4链烯基,C2~C4炔基,卤素,氰基;R
12
可选自氢,卤素,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2~C4烯基,C2~C4炔基,氨基,硝基,羟基,醛基,酯基,酰胺基,氰基;所述杂原子选自N、O、S。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中D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苯环、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或其可药用的盐、氘代化合物,其为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环选自其中A环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5~C7烷基环、取代或非取代的C4~C7杂烷基环;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卤素、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V1、V2、V3、V4、V5、V6、V7、V8、V9各自独立地选自C、O、S、N、NR
11
、CR
12
;R
11
可选自氢,乙酰基,C1~C6烷基,C2~C4烯基,C2~C4炔基和甲磺酰基,优选为氢,C1~C3烷基;R
12
可选自氢,卤素,乙酰基,C1~C6烷
基,C2~C4烯基,C2~C4炔基,优选为氢,卤素,C1~C3烷基;所述杂原子选自N、O、S;D环选自取代或者非取代的苯环、C4~C9杂芳基、C3~C6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氨基、氰基、羟基、

CF3、羰基、醛基、酰胺基、酯基、羧酸、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基、羟基取代C1~C6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为N、O、S,优选取代或者非取代的为苯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赵树春黄婷婷王早胡东杰韦学振李志勇张晓东唐军苏忠海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哈勃药业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