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涉及背负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包体;穿戴装备,与所述包体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所述包体;电源装置,置于所述包体内部;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并延伸在所述包体外侧;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源线为可伸缩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能够从所述包体的两侧伸出,以对外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现阶段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操作不便的问题,提升背负式供电装置的适用性和便捷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背负式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工具的工作时间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为了增加电动工具的持续工作时间,需要增大连接至电动工具的电池包的电池容量,这样增大了电池包的重量。对于手持式电动工具而言,用户手部需要承担的重量变大,影响用户的使用。
[0003]背负式供电装置是一种用于为电动工具供电的装置。背负式供电装置被用户背负在背部以减轻用户手部需要承担的重量。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存储电能的电池芯,电池芯与电动工具的电机构成电连接从而为电机供电。目前,市面上的背负式设备将电池芯放置在包体内部,并在包体一侧开设一共电源线穿过的通孔;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具体的作业情况和实际使用人员,可能存在使用者一只手不方便的情况,从而造成操作不便;此外,目前现有的电源线通过根据预设的长度与电池芯电连接,致使电源线要么太长、要么太短,对使用者的作业造成不便。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包体;穿戴装备,与所述包体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所述包体;电源装置,置于所述包体内部;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并延伸在所述包体外侧;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源线为可伸缩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能够从所述包体的两侧伸出,以对外供电。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的顶部固定有提拎把手。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电源线穿过的通孔。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装备包括:肩带,与所述包体的上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腰带,与所述包体的下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肩带包括左肩带和右肩带,且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分别与所述包体顶部的两侧连接。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上均横向连接一固定带,两个固定带通过卡扣连接。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包;安装座,置于所述包体内,并用于可拆卸安装电池包。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内还穿设有信号线。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上包含一接合端,通过所述接合端与电
动工具电连接。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合端上设置有正、负极接线端子和信号端子,所述正、负极接线端子与电源线连接,所述信号端子与信号线连接。
[0016]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在包体相对的两侧均开设通孔,且通孔内均穿过电源线,从而可便于使用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提升背负式供电装置中拉出电源线的可选性和便捷性。
[0018]2、通过在电源线的中段部分设置呈弹簧线,弹簧线可使得电源线具备收缩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使用的适用性和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0]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的展开图;
[0021]图3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显示为本技术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线的接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7]图9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机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机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0]元件标号说明
[0031]1、包体;11、提拎把手;12、通孔;2、穿戴装备;21、左肩带;22、右肩带;23、腰带;24、连接带;25、固定带;3、安装座;31、插片座;32、定位板;33、插接端子;4、电池包;41、壳体;42、供电端子;43、插接槽;5、电源线;51、弹簧线;52、接合端;53、正、负极接线端子;54、信号端子;55、卡接板;56、嵌入槽;6、机壳;61、握把;62、护罩;63、筋板;64、电源接口;65、传动齿轮箱;651、上壳体;652、下壳体;66、进风口;67、出风口;7、动力装置;71、电机;72、传动齿轮组;721、主动齿轮;722、从动齿轮;73、偏心块;74、转动轴;75、曲柄连杆;76、支撑盘;8、工作组件;81、上刀片;82、下刀片;83、支撑臂;9、开关扳机;10、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
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33]请参阅图1至图1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4]请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包体1、穿戴装备2、电源装置和电源线5。其中,穿戴装备2与包体1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包体1;电源装置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包体;穿戴装备,与所述包体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所述包体;电源装置,置于所述包体内部;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并延伸在所述包体外侧;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源线为可伸缩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能够从所述包体的两侧伸出,以对外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顶部固定有提拎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电源线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备包括:肩带,与所述包体的上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腰带,与所述包体的下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包括左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波,霍晓辉,张林高,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