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46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包括:动力机构、驱动机构、耕刀、承动件和操纵扶手,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动力连接,所述耕刀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底面,所述机架与所述承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操纵扶手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革新了传统技术的微耕机驱动方式,能够适应山地起伏的耕作环境以及泥浆溜滑的耕作环境,避免微耕机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


[0001]本技术涉及微耕机
,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

技术介绍

[0002]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以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以牵引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只有行驶,便于用于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地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0003]现有技术当中的微耕机在起伏的地面上,特别是一些上坡地、石头多的地方和不规则小地块耕作时,操作者控制微耕机较为吃力,并且微耕机在耕作水田的时候容易陷入泥浆当中,很难调头挣脱。
[0004]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革新了传统技术的微耕机驱动方式,能够适应山地起伏的耕作环境以及泥浆溜滑的耕作环境,避免微耕机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革新了传统技术的微耕机驱动方式,能够适应山地起伏的耕作环境以及泥浆溜滑的耕作环境,避免微耕机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包括:动力机构、驱动机构、耕刀、承动件和操纵扶手,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动力连接,所述耕刀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底面,所述机架与所述承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操纵扶手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顶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传动齿带、转动齿、啮合齿、传动轮和连接桁架,所述传动齿带外径面转动安装有转动齿,所述啮合齿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内径面,所述传动轮外径面上设置有齿口,所述齿口与所述啮合齿啮合,所述连接桁架将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机架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齿包括:齿座、阻尼转动销和外齿,所述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外径面,所述齿座末端开设有与所述阻尼转动销配合的销孔,所述外齿通过阻尼转动销穿接在所述销孔内与所述齿座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油机、驱动轮和驱动带,所述驱动油机两侧壁面动力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带与所述传动轮动力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耕刀包括:耕刀架、耕刀件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耕刀架上,所述耕刀件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轴外径面,所述耕刀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底
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承动件包括:承动架、座位和承动轮,所述承动架与所述机架转动安装,所述座位固定安装在所述承动架上,所述承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承动架两壁面并与所述动力机构沿水平方向平齐。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革新了传统技术的微耕机驱动方式,能够适应山地起伏的耕作环境以及泥浆溜滑的耕作环境,避免微耕机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局限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

动力机构,2

驱动机构,3

耕刀,4

承动件,5

操纵扶手,6

机架,11

传动齿带,12

转动齿,13

啮合齿,14

传动轮,15

连接桁架,21

驱动油机,22

驱动轮,23

驱动带,31

耕刀架,32

耕刀件,33

连接轴,41

承动架,42

座位,43

承动轮,121

齿座,122

阻尼转动销,123

外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包括:动力机构1、驱动机构2、耕刀3、承动件4和操纵扶手5,所述驱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机架6与所述动力机构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动力机构1动力连接,所述耕刀3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1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6底面,所述机架6与所述承动件4转动连接,所述操纵扶手5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6顶面。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传动齿带11、转动齿12、啮合齿13、传动轮14和连接桁架15,所述传动齿带11外径面转动安装有转动齿12,所述啮合齿13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11内径面,所述传动轮14外径面上设置有齿口,所述齿口与所述啮合齿13啮合,所述连接桁架15将所述传动轮14和所述机架6连接在一起。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齿12包括:齿座121、阻尼转动销122和外齿123,所述齿座121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11外径面,所述齿座121末端开设有与所述阻尼转动销122配合的销孔,所述外齿123通过阻尼转动销122穿接在所述销孔内与所述齿座121转动连接。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油机21、驱动轮22和驱动带23,所述驱动油机21两侧壁面动力连接有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轮22通过驱动带23与所述传动轮14动力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耕刀3包括:耕刀架31、耕刀件32和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固定安装在所述耕刀架31上,所述耕刀件32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轴33外径面,所述耕刀架3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6底部。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动件4包括:承动架41、座位42和承动轮43,所述承动架41与所述机架6转动安装,所述座位42固定安装在所述承动架41上,所述承动轮43转动安装在所述承动架41两壁面并与所述动力机构1沿水平方向平齐。
[0023]工作原理:
[0024]在工作过程当中,整个动力机构1采用履带式的驱动行走方式,能够适应起伏不定的地势,但是履带式的驱动行走方式在水田当中或者泥浆地内容易陷落难以挣脱,并且履带式的抓地能力较差,于是在传动齿带11的底部加设了转动齿12,利用转动齿12扎入水田泥浆当中增大了传动齿带11的抓地能力。但是,在传动齿带11的外径面上加设外齿123的方式很难适应旱地起伏路面,如果外齿123扎入土地当中无异于加重了驱动机构2的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包括:动力机构(1)、驱动机构(2)、耕刀(3)、承动件(4)和操纵扶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机架(6)与所述动力机构(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动力机构(1)动力连接,所述耕刀(3)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1)一侧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6)底面,所述机架(6)与所述承动件(4)转动连接,所述操纵扶手(5)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6)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传动齿带(11)、转动齿(12)、啮合齿(13)、传动轮(14)和连接桁架(15),所述传动齿带(11)外径面转动安装有转动齿(12),所述啮合齿(13)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11)内径面,所述传动轮(14)外径面上设置有齿口,所述齿口与所述啮合齿(13)啮合,所述连接桁架(15)将所述传动轮(14)和所述机架(6)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自适应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12)包括:齿座(121)、阻尼转动销(122)和外齿(123),所述齿座(121)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凯张建峰覃邦信邓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冠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