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所述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包括设置在地面上方的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包括有底梁、顶梁、三个柱梁、三个柱梁扣板、多个竖料、四个门排拉杆和后拉杆,所述底梁设置在地面的上方,所述顶梁设置在底梁的上方,三个柱梁均固定安装在顶梁的底部,所述柱梁的底部与底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柱梁扣板分别安装在三个柱梁上,多个竖料均固定安装在底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省时省力,控制完全阻断行人和车辆的行驶,进而可以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风险性的优点。而可以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风险性的优点。而可以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风险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
[0001]本技术属于悬浮电动平移门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平交道口,是指铁路与不同方向的道路在同一平面(高度)中交汇的路口。由于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与轨道列车在此交汇,相互干扰冲突,极易出现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焦点。在轨道列车通行时,需要使用道口设施和信号控制不同方向交通流的行与停,通常使用的有道口闸门、道口挡木或拒马、道口升降杆、信号灯、声光报警装置等道口设施。一般是将设施安装或摆放在各交汇路口,当轨道列车通过前,人为操作阻止车辆及行人流的通行,保障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目前生产轨道车辆,车辆试验线轨道与市区市政道路因无法通过立体交叉施工,采用水平交叉通行,为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曾使用道口升降杆、拒马、信号灯(语音报警)等道口设施,由于存在手动操作需要多人配合,行人及车辆随意性大,不能完全阻断行人和车辆,安全预警不明确等诸多原因,造成轨道车辆通行时安全风险较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控制完全阻断行人和车辆的行驶,进而可以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风险性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包括设置在地面上方的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包括有底梁、顶梁、三个柱梁、三个柱梁扣板、多个竖料、四个门排拉杆和后拉杆,所述底梁设置在地面的上方,所述顶梁设置在底梁的上方,三个柱梁均固定安装在顶梁的底部,所述柱梁的底部与底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柱梁扣板分别安装在三个柱梁上,多个竖料均固定安装在底梁的顶部,所述竖料的顶部与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门排拉杆分别设置在三个柱梁扣板上,所述后拉杆固定安装在底梁的顶部,所述后拉杆的顶端与顶梁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梁的一侧设有门头柱。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箱门柱,所述机箱门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口,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贯穿通口并与通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机箱门柱上设有驱动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第一惰轮、两个转动杆、两个第二惰轮、皮带和两个下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机箱门柱内,所述伺服电机位于底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惰轮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转动杆均转动安装在机箱门柱内,两个第二惰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所述皮带套设在两个转动
杆和第一惰轮上,两个下辊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所述下辊与底梁的底部相接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门柱内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顶梁的上方,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两个转杆和两个上辊,两个转杆均转动安装在机箱门柱内,两个上辊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杆内,所述上辊与顶梁的顶部相接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对应的柱梁上设有防撞气囊,所述防撞气囊位于门头柱的一侧,所述机箱门柱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底梁的一侧设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设有保护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元件安装板、外接电源线、漏电保护器、变压器、低压继电器、两个低压断路器、电流检测设备、转换器、处理器和蜂鸣器,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配电箱内,所述元件安装板设置在配电箱内,所述外接电源线设置在配电箱内,所述外接电源线与元件安装板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远离元件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配电箱外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设置在配电箱内,所述漏电保护器安装在外接电源线上,所述变压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变压器与漏电保护器连接,所述低压继电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低压继电器与漏电保护器连接,两个低压断路器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两个低压断路器分别位于漏电保护器的两侧,两个低压断路器均与漏电保护器连接,所述电流检测设备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电流检测设备与外接电源线和漏电保护器连接,所述转换器安装在外接电源线上,所述处理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处理器与电流检测设备连接,所述蜂鸣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蜂鸣器与处理器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悬浮电动平移门、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下,使得可以达到省时省力,控制完全阻断行人和车辆的行驶,进而可以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风险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机构,使得可以来对电路进行保护,实现了对于漏电的保护,提升了安全性能,可以及时提醒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1、底梁;2、顶梁;3、柱梁;4、柱梁扣板;5、竖料;6、门排拉杆;7、后拉杆;8、门头柱;9、机箱门柱;10、伺服电机;11、第一惰轮;12、转动杆;13、第二惰轮;14、皮带;15、下辊;16、转杆;17、上辊;18、红外线感应器;19、配电箱;20、固定板;21、元件安装板;22、外接电源线;23、漏电保护器;24、变压器;25、低压继电器;26、低压断路器;27、电流检测设备;28、转换器;29、处理器;30、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包括设置在地面上方的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100,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100包括有底梁1、顶梁2、三个柱梁3、三个柱梁扣板4、多个竖料5、四个门排拉杆6和后拉杆7,所述底梁1设置在地面的上方,所述顶梁2设置在底梁1的上方,三个柱梁3均固定安装在顶梁2的底部,所述柱梁3的底部与底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柱梁扣板4分别安装在三个柱梁3上,多个竖料5均固定安装在底梁1的顶部,所述竖料5的顶部与顶梁2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门排拉杆6分别设置在三个柱梁扣板4上,所述后拉杆7固定安装在底梁1的顶部,所述后拉杆7的顶端与顶梁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梁1的一侧设有门头柱8。
[0022]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箱门柱9,所述机箱门柱9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方的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包括有底梁、顶梁、三个柱梁、三个柱梁扣板、多个竖料、四个门排拉杆和后拉杆,所述底梁设置在地面的上方,所述顶梁设置在底梁的上方,三个柱梁均固定安装在顶梁的底部,所述柱梁的底部与底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三个柱梁扣板分别安装在三个柱梁上,多个竖料均固定安装在底梁的顶部,所述竖料的顶部与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门排拉杆分别设置在三个柱梁扣板上,所述后拉杆固定安装在底梁的顶部,所述后拉杆的顶端与顶梁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梁的一侧设有门头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箱门柱,所述机箱门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口,所述悬浮电动平移门主体贯穿通口并与通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机箱门柱上设有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第一惰轮、两个转动杆、两个第二惰轮、皮带和两个下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机箱门柱内,所述伺服电机位于底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惰轮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转动杆均转动安装在机箱门柱内,两个第二惰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所述皮带套设在两个转动杆和第一惰轮上,两个下辊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所述下辊与底梁的底部相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平交道口悬浮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门柱内设有限位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高振国,李毅涵,朱宽,张娜,吕一铭,汪明梅,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