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套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包括底箱和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由外环、多个滚子和内环组成,且外环固定于内壁开设有第一滚道,所述内环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注油泵将底箱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分支管注入密封罩内,然后通过通道和卡槽注入环状内置槽内,最后通过多个连接口注入外环的第一滚道内,从而实现便于添加润滑油的效果,提高了轴承套圈可承载的负荷,可拉动推杆带动密封塞与卡槽形成卡接配合,从而密封板将卡槽密封住,保障整个装置的密封性,然后环形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密封罩接触时,注油泵可自行运行,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
,尤其涉及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bearing ring)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0003]目前轴承套圈在润滑油消耗殆尽时,轴承套圈常常出现异响,从而导致轴承套圈负荷较高,磨损较快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包括底箱和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由外环、多个滚子和内环组成,且外环固定于内壁开设有第一滚道,所述内环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滚道,且滚子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外环的外壁固定有环形箱,且外环的内部留有环状内置槽,所述环状内置槽的竖截面为梯形状,且环状内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环形箱的靠近外环的一侧内壁中部固定有密封罩,且环形箱位于密封罩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道;
[0007]所述环状内置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通道相连通,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密封塞,且密封塞的一侧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口,且圆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密封罩进入通道内与密封塞固定连接,且推杆位于密封罩外和环形箱内的外壁套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底箱内设置有注油部件,且注油部件与密封罩相连通,所述第一滚道的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呈环状分布的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环状内置槽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注油部件包括注油泵,且注油泵固定于底箱的底部内壁中部,注油泵的出油端固定有出油管,且出油管固定连通有分支管,分支管的两端均贯穿底箱和环形箱分别与两个密封罩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口,且限位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两端与环状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箱的一侧外壁底部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内壁固定有控制阀。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箱的底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排口,且排口与底箱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注油泵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可通过注油泵将底箱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分支
管注入密封罩内,然后通过通道和卡槽注入环状内置槽内,最后通过多个连接口注入外环的第一滚道内,从而实现便于添加润滑油的效果,提高了轴承套圈可承载的负荷;
[0015]2、本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可拉动推杆带动密封塞与卡槽形成卡接配合,从而密封板将卡槽密封住,保障整个装置的密封性,然后环形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密封罩接触时,注油泵可自行运行,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环、2滚子、3内环、4环形箱、5环状内置槽、6密封板、7限位杆、8密封罩、9通道、10推杆、11密封塞、12环形板、13压力传感器、14底箱、15注油泵、16出油管、17分支管、18控制阀、19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
3,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包括底箱14和轴承本体,轴承本体由外环1、多个滚子2和内环3组成,且外环1固定于内壁开设有第一滚道,内环3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滚道,且滚子2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形成滚动配合,外环1的外壁固定有环形箱4,且外环1的内部留有环状内置槽5,环状内置槽5的竖截面为梯形状,且环状内置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6,环形箱4的靠近外环1的一侧内壁中部固定有密封罩8,且环形箱4位于密封罩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道9;
[0022]环状内置槽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通道9相连通,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密封塞11,且密封塞11的一侧与密封板6固定连接,底箱14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口,且圆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贯穿密封罩8进入通道9内与密封塞11固定连接,且推杆10位于密封罩8外和环形箱4内的外壁套接有环形板12,环形板1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底箱14内设置有注油部件,且注油部件与密封罩8相连通,第一滚道的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呈环状分布的连接口19,且连接口19与环状内置槽5相连通,注油部件包括注油泵15,且注油泵15固定于底箱14的底部内壁中部,注油泵15的出油端固定有出油管16,且出油管16固定连通有分支管17,分支管17的两端均贯穿底箱14和环形箱4分别与两个密封罩8相连通,推动推杆10,密封塞11与卡槽分离,环形板12上的压力传感器13与密封罩8接触时,注油泵15可自行运行,底箱14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16、分支管17注入密封罩8内,然后通过通道9和卡槽注入环状内置槽5内,最后通过多个连接口19注入外环1的第一滚道内,提高了轴承套圈可承载的负荷;
[0023]密封板6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口,且限位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7,两个限位杆7的两端与环状内置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底箱14的一侧外壁底部开设
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内壁固定有控制阀18,环形箱4的底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排口,且排口与底箱14相连通,注油泵15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0024]工作原理:当需要注油时,推动推杆10,密封塞11与卡槽分离,环形板12上的压力传感器13与密封罩8接触时,注油泵15可自行运行,底箱14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16、分支管17注入密封罩8内,然后通过通道9和卡槽注入环状内置槽5内,最后通过多个连接口19注入外环1的第一滚道内,提高了轴承套圈可承载的负荷。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承载高负荷轴承套圈,包括底箱(14)和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由外环(1)、多个滚子(2)和内环(3)组成,且外环(1)固定于内壁开设有第一滚道,所述内环(3)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滚道,且滚子(2)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外环(1)的外壁固定有环形箱(4),且外环(1)的内部留有环状内置槽(5),所述环状内置槽(5)的竖截面为梯形状,且环状内置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环形箱(4)的靠近外环(1)的一侧内壁中部固定有密封罩(8),且环形箱(4)位于密封罩(8)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道(9);所述环状内置槽(5)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通道(9)相连通,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密封塞(11),且密封塞(11)的一侧与密封板(6)固定连接,所述底箱(14)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口,且圆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贯穿密封罩(8)进入通道(9)内与密封塞(11)固定连接,且推杆(10)位于密封罩(8)外和环形箱(4)内的外壁套接有环形板(12),所述环形板(1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底箱(14)内设置有注油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龙,邱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东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