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4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包括灯体和支架,支架安装在灯体的后侧面上,支架用于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钩槽,两个钩槽分别用于与弹性带的其中一个端部配合钩接,灯体包括壳体,支架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凸台,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凸台嵌入在凹槽中,凸台的外周壁与凹槽的内周壁相贴;支架中活动穿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壳体中设置有与每个螺栓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支架通过穿设在支架中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与壳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给灯体与支架的固定带来方便。体与支架的固定带来方便。体与支架的固定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后照灯是用于安装在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上并在发光时用于对后方车辆起到警示作用的装置,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后照灯主要包括灯体和支架,灯体与支架连接,支架用于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后照灯中的灯体和支架在进行连接时,灯体与支架之间无法进行定位,从而会给灯体与支架的连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能够给灯体与支架的连接带来方便。
[0004]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包括灯体和支架,支架安装在灯体的后侧面上,支架用于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钩槽,两个钩槽分别用于与弹性带的其中一个端部配合钩接,灯体包括壳体,支架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凸台,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凹槽,凸台嵌入在凹槽中,凸台的外周壁与凹槽的内周壁相贴;支架中活动穿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壳体中设置有与每个螺栓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支架通过穿设在支架中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与壳体固定。
[0005]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中,支架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有嵌槽,嵌槽中嵌装有防滑胶垫,防滑胶垫与嵌槽粘结,防滑胶垫的后端凸出于嵌槽;通过防滑胶垫的设置,在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后,即在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抵靠后,能够增大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本技术相对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具有防滑的作用。
[0006]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中,螺栓设置有两个,两个螺栓均设置在嵌槽中;通过两个螺栓的设置,支架能够可靠地与壳体固定在一起,且由于两个螺栓均设置在嵌槽中,这样一来,在嵌槽中嵌装防滑胶垫后,防滑胶垫能够实现对螺栓的遮挡,从而能够提高本技术的美观度。
[0007]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中,灯体还包括蓄电池、电路板、环形灯板和透光罩,环形灯板、电路板和蓄电池由前向后依次安装在壳体中,蓄电池通过电路板压紧在壳体的内底部上,环形灯板固定在电路板的前侧面上,环形灯板和蓄电池均与电路板电连接,透光罩固定在壳体的前侧,透光罩与电路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触发位于电路板上的按键以控制环形灯板的亮灭的按钮,按钮的操作端由后向前穿设在透光罩中,电路板的后侧面上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穿设在壳体中;通过采用这种灯体结构后,当第一次按动按钮以使按钮触发位于电路板上的按键后,环形灯板能够发光,环形灯板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透光罩,这样一来,能够对后方车辆起到警示的作用;当再次按动按钮以使按钮触发位
于电路板上的按键后,环形灯板能够熄灭;通过充电接口的设置,当充电接口连接充电线时,充电线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
[0008]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中,按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边,环形凸边通过透光罩压紧在电路板上;通过在按钮的外周壁上设置环形凸边后,当透光罩将环形凸边压紧在电路板上时,按钮即可被固定,这样一来,能够给按钮的固定带来方便。
[0009]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中,壳体的后侧面上可拆式地连接有用于遮挡充电接口的防尘塞,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沉槽,防尘塞嵌装在沉槽中;通过防尘塞的设置,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灰尘进入到充电接口中;当防尘塞脱离沉槽后,充电接口即可裸露并可将充电线与充电接口进行连接,当防尘塞嵌装到沉槽中后,防尘塞即可实现对充电接口的遮挡。
[0010]本技术通过在支架的前侧面上设置凸台,且在位于灯体中的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凹槽后,在灯体与支架进行连接时,凸台能够与凹槽嵌合且凸台的外周壁能够与凹槽的内周壁相贴,这样一来,灯体与支架之间能够进行定位,从而在通过螺栓对支架和灯体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使得螺栓与螺纹孔对齐,进而能够给灯体与支架的固定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个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9]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本技术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支架2安装在灯体1的后侧面上,支架2用于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支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钩槽21,两个钩槽21分别用于与弹性带的其中一个端部配合钩接,灯体1包括壳体11,支架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凸台22,壳体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11,凸台22嵌入在凹槽111中,凸台22的外周壁与凹槽111的内周壁相贴;支架2中活动穿设有至少一个螺栓3,壳体11中设置有与每个螺栓3一一对应的螺纹孔112,支架2通过穿设在支架2中且与螺纹孔112螺纹连接的螺栓3与壳体11固定。
[0021]支架2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有嵌槽23,嵌槽23中嵌装有防滑胶垫4,防滑胶垫4与嵌槽23粘结,防滑胶垫4的后端凸出于嵌槽23;通过防滑胶垫的设置,在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后,即在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抵靠后,能够增大支架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本技术相对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具有防滑的作用。
[0022]螺栓3设置有两个,两个螺栓3均设置在嵌槽23中;通过两个螺栓的设置,支架能够可靠地与壳体固定在一起,且由于两个螺栓均设置在嵌槽中,这样一来,在嵌槽中嵌装防滑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所述支架(2)安装在灯体(1)的后侧面上,所述支架(2)用于与自行车中的坐垫支撑管连接,所述支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钩槽(21),两个所述钩槽(21)分别用于与弹性带的其中一个端部配合钩接,所述灯体(1)包括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凸台(22),所述壳体(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11),所述凸台(22)嵌入在所述凹槽(111)中,所述凸台(22)的外周壁与所述凹槽(111)的内周壁相贴;所述支架(2)中活动穿设有至少一个螺栓(3),所述壳体(11)中设置有与每个所述螺栓(3)一一对应的螺纹孔(112),所述支架(2)通过穿设在支架(2)中且与螺纹孔(112)螺纹连接的螺栓(3)与壳体(1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有嵌槽(23),所述嵌槽(23)中嵌装有防滑胶垫(4),所述防滑胶垫(4)与嵌槽(23)粘结,所述防滑胶垫(4)的后端凸出于所述嵌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栓(3)均设置在嵌槽(23)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支架装配的自行车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光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