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241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布置结构。目前,随着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单独设置,使一台机组出现了两个凝汽器,即主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布置结构,其组成包括:小机凝汽器(9)和主机凝气器(10),小机凝气器的分为小机凝气器A区和小机凝气器B区,其中小机凝气器A区分别与A侧循环水进水管(1)和A侧循环水出水管(3)连接,小机凝气器B区分别与B侧循环水进水管(2)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4)连接,主机凝气器外圈分别与外圈循环水进水管(5)、外圈循环水出水管(7),主机凝汽器内圈分别与主机凝汽器内圈循环水进水管(6)、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8)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火电领域。新型应用于火电领域。新型应用于火电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工程建设中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设备设计及选型原则,对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组容量采用1
×
100%汽动给水泵容量配置方案,相比传统配置2
×
50%容量配置方案可节约初始投资100万元。
[0003]容量汽动给水泵配置方案中,给水泵芯包进口,驱动给水泵用汽轮机采用国产汽轮机驱动,驱动给水泵用国产汽轮机设置独立凝汽器系统,使泵组的整体效率提高了3.5%,且随着驱动用小机排汽不再同以往排入大机凝汽器,使主机凝汽器和小机凝汽器背压均降低0.2kPa,主机背压可降低至4.99kPa。
[0004]对于沿海建设的百万二次再热发电厂,随着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单独设置,使一台机组出现了两个凝汽器,即主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
[0006]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其组成包括:小机凝汽器和主机凝气器,所述的小机凝气器分为小机凝气器A区和小机凝气器B区,其中小机凝气器A区分别与A侧循环水进水管和A侧循环水出水管连接,小机凝气器B区分别与B侧循环水进水管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连接;所述的主机凝气器分为主机凝汽器内圈和主机凝汽器外圈,其中主机凝汽器外圈分别与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外圈循环水出水管连接,主机凝汽器内圈分别与主机凝汽器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连接;
[0008]小机凝汽器的A侧循环水进水管、B侧循环水进水管和主机凝气器的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分别与供水母管连接,所述的A侧循环水出水管、B侧循环水出水管和主机凝气器的外圈循环水出水管、内圈循环水出水管分别与回水母管连接;
[0009]所述的小机凝汽器上的A侧循环水进水管、B侧循环水进水管、A侧循环水出水管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分别连接有电动蝶阀;
[0010]主机凝气器上的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外圈循环水出水管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电动蝶阀。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中采用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驱动给水泵用国产汽轮机所采用的小机凝汽器与主机凝汽器共同用一路海水循环冷却,分别独立设置进、回水隔离阀,控制灵活。
[0013]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0014](1)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中采用100%容量汽动给水泵的方案;
[0015](2)在100%容量给水泵选型中,采由国产小汽轮机驱动,且国产小汽轮机配置独立的国产凝汽器系统的方案。
[0016](3)国产小汽轮机凝汽器与主机凝汽器共同用一路海水循环冷却,分别独立设置进、回水隔离阀,控制灵活。
[0017]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A侧循环水进水管,2、B侧循环水进水管,3、A侧循环水出水管,4、B侧循环水出水管,5、外圈循环水进水管,6、内圈循环水进水管,7、外圈循环水出水管,8、内圈循环水出水管,9、小机凝汽器,10、主机凝气器,11.供水母管,12、回水母管,13、电动蝶阀。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其组成包括:小机凝汽器9和主机凝气器10,所述的小机凝气器的分为小机凝气器A区和小机凝气器B区,其中小机凝气器A区分别与A侧循环水进水管1和A侧循环水出水管3连接,小机凝气器B区分别与B侧循环水进水管2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4连接,所述的主机凝气器分别与外圈循环水进水管5、内圈循环水进水管6、外圈循环水出水管7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8连接;
[0023]小机凝汽器的A侧循环水进水管、B侧循环水进水管和主机凝气器的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分别与供水母管11连接,所述的A侧循环水出水管、B侧循环水出水管和主机凝气器的外圈循环水出水管、内圈循环水出水管分别与回水母管12连接;
[0024]所述的小机凝汽器上的A侧循环水进水管、B侧循环水进水管、A侧循环水出水管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分别连接有电动蝶阀13;
[0025]主机凝气器上的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外圈循环水出水管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电动蝶阀。
[0026]实施例2:
[0027](1)供水流程:
[0028]循环冷却水采用直流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流程为:箱涵深取海水

引水明渠

引水箱涵

进水前池

循环水泵

循环水供水母管

主机/小机凝汽器

循环水回水母管-排水明渠-海水。
[0029](2)控制方式:
[0030]海水取水后,经循环水泵升压进入循环水供水母管,可按主机、小机运行状态,控制A侧循环水进水管, A侧循环水出水管, B侧循环水进水管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上的阀组和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外圈循环水出水管,内圈循环水出水管上的阀组来实现小机凝汽器、主机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进水。
[0031]例如:开A侧循环水进水管的阀、A侧循环水出水管的阀,可以使小机凝汽器A侧(分区)有冷却水通流;关A侧循环水进水管的阀、关A侧循环水出水管的阀则可使小机凝汽器A侧(分区)不通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00MW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其组成包括:小机凝汽器和主机凝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机凝气器分为小机凝气器A区和小机凝气器B区,其中小机凝气器A区分别与A侧循环水进水管和A侧循环水出水管连接,小机凝气器B区分别与B侧循环水进水管和B侧循环水出水管连接;所述的主机凝气器分为主机凝汽器内圈和主机凝汽器外圈,其中主机凝汽器外圈分别与外圈循环水进水管、外圈循环水出水管连接,主机凝汽器内圈分别与主机凝汽器内圈循环水进水管和内圈循环水出水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吴克锋李大才卜振海吕长虹罗理宽刘伟凌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