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天然抗菌物质的抗菌剂技术

技术编号:325227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剂,其在通过对纳米化的茴香提取物和纳米化的靛草提取物施加电刺激制备而得的天然抗菌物质上,包含糖醇而制备而得。所述抗菌剂对于人体的细胞膜是安全的同时,还能够干扰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具有能够将抗菌功效极大化的优点。够将抗菌功效极大化的优点。够将抗菌功效极大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天然抗菌物质的抗菌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天然抗菌物质的抗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抗菌物质作为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药物,用于消除细菌、霉菌或者病毒等。
[0003]目前被开发的抗菌剂有130多种,这些抗菌剂可分为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合成抗菌剂占据的市场规模达到天然抗菌剂的5至6倍之多。
[0004]目前合成抗菌剂因其自身携带的毒性,其使用量被受限制。为了填补合成抗菌剂的缺点,利用天然抗菌剂来替代化学抗菌剂的势头越来越活跃。
[0005]先行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000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2124592(2020.06.12注册):含有天然提取物的具备抗菌及抗病毒活性的手部消毒剂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天然物质提取的抗菌物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可包括:在茴香提取物水溶液和靛草提取物水溶液中混合有机溶媒,以取得茴香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和靛草提取物高次馏分物的步骤;对所述茴香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和靛草提取物高次馏分物施加超声波刺激,以取得纳米化的茴香提取物馏分物和纳米化的靛草提取物馏分物的步骤;对所述纳米化的茴香提取物馏分物和纳米化的靛草提取物馏分物施加电刺激的步骤。
[0009]又,所述茴香提取物水溶液、所述靛草提取物水溶液、所述有机溶媒的重量比可为1:1.5:7至1:2:8。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包含天然抗菌物质的抗菌剂,可包含:包含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天然抗菌物质和糖醇。
[0011]又,所述抗菌剂,可包含:所述茴香提取物10~30重量份、靛草提取物20~30重量份、山梨糖醇10~20重量份、麦芽糖醇20~40重量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非人体用抗菌剂,可在多重光触媒液或者pH2.7~6.5次氯酸液中,以0.1%至5%的浓度添加所述抗菌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人体用抗菌剂,可在多重光触媒液或者pH2.7~6.5次氯酸液中,以0.1%至0.5%的浓度添加所述抗菌剂。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然抗菌物质针对人体的细胞膜而言是安全的同时,还能够干扰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具备能够将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功效予以极大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a至图1e图示了以不同的浓度添加的天然抗菌物质上混合MRSA,并进行培养之后所拍摄的固体培养盘;
[0016]图2a至2e图示了以不同的浓度添加的天然抗菌物质上混合CPE,并进行培养之后所拍摄的固体培养盘;
[0017]图1f和图2f图示了作为对照群,在不同步骤中,将febreze
TM
溶液和所述MRSA液体培养液混合,并进行培养之后所拍摄的固体培养盘;
[0018]图3图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1%天然抗菌物质中,MRSA的抗菌能力是否能够持续的实验实施例;
[0019]图4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蒸馏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0]图5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70%乙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1]图6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febreze
TM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2]图7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0.1%天然抗菌物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3]图8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0.5%天然抗菌物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4]图9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1%天然抗菌物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5]图10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0.05%天然抗菌物质的绿脓杆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6]图11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0.1%天然抗菌物质的绿脓杆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7]图12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0.5%天然抗菌物质的绿脓杆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0028]图13图示了利用质量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和添加了本专利技术1%天然抗菌物质的绿脓杆菌进行鉴定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抗菌”是指能够消除霉菌、病毒、寄生虫及细菌当中的某一个的意思,而并不仅指消除菌。因此,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抗菌剂是指能够消除菌、霉菌、病毒、细菌当中的某一个的物质,而并不限于词典意义上的“抗菌”。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可包括:对于清洗及精选的天然植物性成分进行发酵后,利用提取溶媒进行回流提取,而获取提取液的步骤S10;通过过滤和浓缩以及冻结干燥,将提取液粉末化的步骤S20;将粉末分散于蒸馏水之后,使用有机溶媒,获取高次馏分物的步骤S30;混合高次馏分物,并施加超声波刺激,进行纳米化的步骤S40;为了使纳米化的天然植物性成分相互渗透,而施加电刺激的步骤S50;对于上述施加电刺激的纳米化天然植物性成分加热后,进行真空干燥的步骤S60。
[0032]1.获取提取液步骤S10:
[0033]清洗干净茴香和靛草之后,分别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媒,进行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时间为各1个小时,次数为2次,以此获取茴香提取液和靛草提取液。
[0034]2.粉末化步骤S20:
[0035]然后,利用普遍的方法过滤茴香提取液和靛草提取液,并将经过过滤的茴香提取液和靛草提取液利用旋转式减压浓缩机进行浓缩,将经过浓缩的茴香提取液和靛草提取液分别进行冻结干燥后,予以粉末化。
[0036]3.获取高次馏分物步骤S30:
[0037]然后,将蒸馏水分别混合于茴香提取粉末和靛草提取粉末,以将茴香提取物粉末和靛草提取物粉末分散于蒸馏水之后,加入有机溶媒,以获取茴香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和靛草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其中,作为有机溶媒使用选自己烷(hexane)、三氯甲烷(chloroform)、乙酸乙酯(ethylacetate)、丁醇(butanol)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有机溶媒。
[0038]优选地,茴香提取物粉末和蒸馏水的重量比与靛草提取物粉末和蒸馏水的重量比等同。优选地,粉末和蒸馏水的重量比可为1:3至1:4。
[0039]又,分散于蒸馏水中的茴香提取物粉末(以下简称为

茴香提取物水溶液

)、分散于蒸馏水中的靛草提取物粉末(以下简称为

靛草提取液水溶液

)、有机溶媒的重量比可为1:1.5:7至1:2:8。
[0040]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茴香提取物水溶液和靛草提取物水溶液中混合有机溶媒,以取得茴香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和靛草提取物高次馏分物的步骤;对所述茴香提取物高次馏分物和靛草提取物高次馏分物施加超声波刺激,以取得纳米化的茴香提取物馏分物和纳米化的靛草提取物馏分物的步骤;对所述纳米化的茴香提取物馏分物和纳米化的靛草提取物馏分物施加电刺激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抗菌物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茴香提取物水溶液、所述靛草提取物水溶液、所述有机溶媒的重量比为1:1.5:7至1:2:8。3.一种包含天然抗菌物质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杓金宣隣
申请(专利权)人:艾沐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