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会新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40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推进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里转盘、外转盘、第一电机和若干个钻头安装座,第一电机和里转盘均位于支撑架的顶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里转盘固定连接,里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线的斜槽,外转盘套设于里转盘上,外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心的滑槽,所有钻头安装座贯穿通过斜槽和滑槽且与其滑动连接,通过里转盘的斜槽驱动钻头安装座移动,再通过外转盘的滑槽来限定钻头安装座的移动轨迹,使得设备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减少了为了匹配不同电机机座,反复调节钻头位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机座一方面作为电机内部定子、转子、绕组等的保护壳体,另一方面作为固定安装电机的载体。电机机座的两端需要通过螺栓安装前端盖以及后端盖,因此加工成型后的电机机座还需要在两端进行钻孔以及攻丝加工,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提前打点确定装配孔的位置,并且在装配孔加工过程中需要逐一完成钻孔以及攻丝,因此很显然,在传统加工方式下对于电机机座两端装配孔的加工过程显得较为繁琐,加工效率较低,且加工过程中容易因操作失误而造成较大的孔位偏差,从而影响装配精度,且对不同直径的电机机座加工时,需要反复调节钻头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推进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工作台位于地面上,推进组件位于工作台上,第一固定组件位于推进组件上,推进组件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里转盘、外转盘、第一电机和若干个钻头安装座,支撑架呈竖直状态位于推进组件上,第一电机位于支撑架的顶端,里转盘套设于支撑架的顶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与里转盘固定连接,里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线的斜槽,外转盘套设于里转盘上,外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外转盘轴心的滑槽,所有滑槽的两端分别靠近外转盘的边缘和其圆心附近,所有钻头安装座贯穿通过斜槽和滑槽且与其滑动连接,钻头安装座上设置有贯穿通过其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安装于里转盘上且与多个钻头安装座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电机、第一移动座、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一滑轨,两个第一安装板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第一移动座位于两个第一滑轨上,第一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条,第一丝杆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第一丝杆贯穿通过第一移动座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二电机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二丝杆、第三电机、两个第二移动座、两个第二安装板和两个第二滑轨,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两个第二移动座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轨的两端上,两个第二移动座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滑轨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条,第二丝杆呈水平状
态位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第二丝杆上设置有两端相反方向的螺纹,第二丝杆贯穿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三电机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的侧壁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丝杆固定连接,调节机构具有两个,两个调节机构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座上。
[0007]优选的,所述外转盘的底部还设有不完全的齿轮,齿轮的下方还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齿条的下方还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内设置有滑动槽,齿条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相互匹配的第三滑轨,齿条的其中一端还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旁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和若干个同步带,第四电机位于里转盘上,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钻头安装座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所有同步带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钻头安装座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三丝杆、导柱、蜗轮和第五电机,第三丝杆和导柱均呈竖直状态套设于工作台上,蜗轮套设于第三丝杆上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五电机位于工作台上,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蜗轮固定连接,升降板固定连接于第三丝杆和导柱的顶端且横跨于推进组件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固定板和两个第一推板,第一支撑板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顶部,两个固定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两个第一推板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第一推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贯穿通过固定板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一推杆与固定板之间套设于第一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上还设置有对电机机座轴线方向进行夹持的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支撑板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推进组件上,第二推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第二推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二推杆,第二推杆贯穿通过第二支撑板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推杆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上均通过弹性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外转盘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调节机构定位的高清摄像头。
[0014]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里转盘的斜槽驱动钻头安装座移动,再通过外转盘的滑槽来限定钻头安装座的移动轨迹,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减少了为了匹配不同电机机座,反复调节钻头位置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进组件通过第一移动座带动调节机构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提高打孔的精度,解决了推进组件带动调节机构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进组件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将启动的钻头与电机机座接触,通过推进组件对于电机机座两端同时进行打孔,提高了电机机座的打孔效率,也提高了打孔精度,解决了推进组件带动调节机构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转盘通过齿条齿轮的结构,可以使得自身进行小幅度的旋转,且齿条齿轮结构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在里转盘转动的同时,外转盘可以保持位置不被改变,通过旋转来匹配钻头与电机机座上需打孔的位置,使得钻头与需打孔位置同轴,方便通
过驱动组件和推进组件对其进行钻孔,提高了设备钻孔的精度,提高设备的适应性,方便对于钻孔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推进组件带动攻牙钻头对于打孔位置进行攻牙,从而通过交替作业同时完成打孔和攻牙的作业,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打孔完成后再更换钻头的麻烦,可以一次性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和攻牙,方便操作,解决了调节机构依然具有对于电机机座打孔位置更加精确调节的缺陷的问题;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固定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带动电机机座进行升降,使得电机机座的轴心与调节机构的里转盘轴心同轴,方便调节机构将钻头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对准,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解决了第一固定组件固定电机机座后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电机机座的技术问题;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通过弹性材料的设置,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与电机机座接触后,不会损伤电机机座的表面,同时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在夹紧后由于弹性材料的特性,使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与电机机座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松动,解决了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驱动组件(2)、推进组件(3)和第一固定组件(5),工作台(1)位于地面上,推进组件(3)位于工作台(1)上,第一固定组件(5)位于推进组件(3)上,其特征在于,推进组件(3)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架(4a)、里转盘(4c)、外转盘(4d)、第一电机(4a1)和若干个钻头安装座(4b),支撑架(4a)呈竖直状态位于推进组件(3)上,第一电机(4a1)位于支撑架(4a)的顶端,里转盘(4c)套设于支撑架(4a)的顶端,第一电机(4a1)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4a)与里转盘(4c)固定连接,里转盘(4c)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线的斜槽(4c1),外转盘(4d)套设于里转盘(4c)上,外转盘(4d)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外转盘(4d)轴心的滑槽(4d1),所有滑槽(4d1)的两端分别靠近外转盘(4d)的边缘和其圆心附近,所有钻头安装座(4b)贯穿通过斜槽(4c1)和滑槽(4d1)且与其滑动连接,钻头安装座(4b)上设置有贯穿通过其的旋转轴(4b1),驱动组件(2)安装于里转盘(4c)上且与多个钻头安装座(4b)的旋转轴(4b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第一丝杆(3a1)、第二电机(3a2)、第一移动座(3a3)、两个第一安装板(3a)和两个第一滑轨(3a4),两个第一安装板(3a)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3b4)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3a)之间,第一移动座(3a3)位于两个第一滑轨(3a4)上,第一移动座(3a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3a4)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条(3a5),第一丝杆(3a1)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3a)之间,第一丝杆(3a1)贯穿通过第一移动座(3a3)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二电机(3a2)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板(3a)的侧壁上,第二电机(3a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安装板(3a)与第一丝杆(3a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第二丝杆(3b1)、第三电机(3b2)、两个第二移动座(3b3)、两个第二安装板(3b)和两个第二滑轨(3b4),两个第二安装板(3b)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3b4)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安装板(3b)之间,两个第二移动座(3b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轨(3b4)的两端上,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滑轨(3b4)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条(3b5),第二丝杆(3b1)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二安装板(3b)之间,第二丝杆(3b1)上设置有两端相反方向的螺纹,第二丝杆(3b1)贯穿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三电机(3b2)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3b)的侧壁上,第三电机(3b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二安装板(3b)与第二丝杆(3b1)固定连接,调节机构(4)具有两个,两个调节机构(4)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4d)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会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