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岸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存水管的一侧均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内设置有透明片,存水管上设置有水质电解仪且水质电解仪的电解棒插入存水管内,其中一个存水管上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另一个存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交流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的一控制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上下接线端。可通过自动存排水装置在一侧的存水管中定时存排水,无需监测人员定时采水,各个模块的传输设置实现对污水污染评价和预警的目的,因此也无需监测人员将污水送至监测站电解分析,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江河常常是一些工厂定期排放污水的区域,随着国家的环保号召,工厂向江河排放污水前,需要先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排放,各排放点需要进行水质监测,由于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多呈离子状态,因此在实际监测时,需要监测人员定期从排放处进行污水取样,然后经过水质电解仪进行电解,破坏污染物的离子状态,此时污水呈带有颜色的水,可通过颜色对比表确定主要污染物,并进行评价,若颜色较深,还应该立即叫停工厂排放,实现评价和预警的目的,但是,监测人员采水后,还需要将水样送至监测站进行电解,无法在河岸边即时采样和电解,并且不能即时分析污染物情况,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岸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存水管,两个所述存水管的一侧均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内设置有透明片,所述存水管上设置有水质电解仪且水质电解仪的电解棒插入存水管内,其中一个所述存水管上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另一个所述存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交流接触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一控制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上下接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水质电解仪的电源线,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外设电源,其中一个所述存水管上还设置有自动存排水装置,所述存水管的外部且对应透明片的位置均设置有暗箱,所述暗箱上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光镜对应透明片,所述暗箱上且靠近摄像头的位置设置有监测模组,所述监测模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摄像提取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视频端传输连接有摄像提取模块,所述摄像提取模块传输连接有颜色对比模块,所述颜色对比模块传输连接物质分析模块,所述物质分析模块传输连接有无线上传模块且通过无线上传模块向外设计算机传输数据。
[0005]优选的,所述存水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连通存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排水端连接有排出管。
[0006]优选的,所述自动存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存水管的一侧上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分支排水端,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分支排水端连接有排废管,所述存水管的一侧下部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二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分支进水端,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另一个分支进水端连接有吸入管,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总进水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入端连接第二换向阀的总出水端,所述吸入管和排废管均插入待监测水源内,第一换向阀和第二
换向阀的电源控制端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两个控制接线端,所述存水管上且靠近可编程控制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上下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接线端,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外设电源,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线缆连接水泵的电源输入端。
[0007]优选的,所述吸入管和排废管的外部套设有过滤网框,所述过滤网框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定位锥,所述定位锥上设置有支撑盘,所述定位锥插入待监测水源底部土壤中且支撑盘支撑在待监测水源底部土壤上面。
[0008]优选的,所述暗箱的上下部以及靠近摄像头的位置均设置有补光灯。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可通过自动存排水装置在存水管中定时存排水,无需监测人员定时采水,监测模组的暗箱设置,能够避免采集污水颜色时,受到外部光环境影响,通过各个模块的传输实现对污水污染的评价和预警,无需监测人员将污水送至监测站电解分析,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模组模块构造示意图。
[0015]图中:1支撑板、2支撑杆、3连接块、4存水管、5观察口、6透明片、7出水管、8截止阀、9排出管、10水质电解仪、11可编程控制器、12第一交流接触器、13进水管、14第一换向水阀、15排水管、16第二换向水阀、17水泵、18第二交流接触器、19吸入管、20排废管、21支撑底板、22过滤网框、23定位锥、24支撑盘、25暗箱、26补光灯、27摄像头、28监测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图1、图2和图3,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包括锚固在岸边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中心位置焊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部焊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左右两侧分别熔接存水管4,存水管4的材质为不锈钢,两个存水管4的后侧均设有观察口5,观察口5为台阶状方口,观察口5的内壁均匀涂布防水树脂胶,并通过防水树脂胶粘贴透明片6,透明片6的材质为聚碳酸酯,透过透明板6,摄像头27的光镜能够采集存水管4内污水颜色,其中左侧的存水管4内用于存入污水,而右侧的存水管4内用于存入高纯水,存水管4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连通存水管4,存水管4与出水管7为一体件,出水管7用于对存水管4内冲刷后,排出冲刷的水,出水管7的下端螺接有截止阀8,截止阀8的大小型号为DN32,截止阀8的排水端螺接有排出管9,打开截止阀8,存水管4内存留的冲刷的水排出存水管4。
[0018]图1、图2和图3,存水管4上放置有水质电解仪10,水质电解仪10的型号选用A13,并且选用铝制电解棒,水质电解仪10的底部左右两侧的两对电解棒分别插入两个存水管4内,左侧的存水管4上螺丝固定有可编程控制器11,可编程控制器11的型号为KV
‑
N40DTP,右侧
的存水管4的右侧螺丝固定有第一交流接触器12,第一交流接触器12和第二交流接触器18的型号均为CJX2
‑
0910,可编程控制器11的一控制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常开触点上下接线端,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水质电解仪10的电源线,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外设电源,水质电解仪10开始电解左侧存水管4中污水和右侧存水管4中的高纯水,左侧的存水管4上还设置有自动存排水装置,自动存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左侧的存水管4的左侧上部的进水管13,进水管13与左侧的存水管4为一体件,并且相互连通,进水管1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换向阀14的其中一个分支排水端,第一换向阀14为一进两出型换向水阀,第一换向阀14的另一个分支排水端连接有排废管20,左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岸边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存水管(4),两个所述存水管(4)的一侧均设有观察口(5)且观察口(5)内设置有透明片(6),所述存水管(4)上设置有水质电解仪(10)且水质电解仪(10)的电解棒插入存水管(4)内,其中一个所述存水管(4)上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11),另一个所述存水管(4)上设置有第一交流接触器(12),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1)的一控制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常开触点上下接线端,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水质电解仪(10)的电源线,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12)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线缆连接外设电源,其中一个所述存水管(4)上还设置有自动存排水装置,所述存水管(4)的外部且对应透明片(6)的位置均设置有暗箱(25),所述暗箱(25)上设置有摄像头(27)且摄像头(27)的光镜对应透明片(6),所述暗箱(25)上且靠近摄像头(27)的位置设置有监测模组(28),所述监测模组(28)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摄像提取模块,所述摄像头(27)的视频端传输连接有摄像提取模块,所述摄像提取模块传输连接有颜色对比模块,所述颜色对比模块传输连接物质分析模块,所述物质分析模块传输连接有无线上传模块且通过无线上传模块向外设计算机传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管(4)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连通存水管(4),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连接有截止阀(8),所述截止阀(8)的排水端连接有排出管(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监测动态评价及预警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锦,瞿士鹏,后小龙,李文娴,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