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婉玲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06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还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包括安装座、混药箱、药泵、定量机构和喷施机构,混药箱固定安装在安装座顶部,药泵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混药箱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药泵的进口端接通,药泵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定量机构连接,定量机构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喷施机构连接;混药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板、悬挂弹簧、固定座、齿条和搅拌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加快腐熟剂与清水的混合,从而快速减小腐熟剂的粘性。减小腐熟剂的粘性。减小腐熟剂的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还田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收割后遗留大量的秸秆茬,对大面积的秸秆处理愈发显示出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还田是首先收集秸秆,然后利用机械式方法,将秸秆打碎后,人工的抛洒碎秸秆在田间,利用旋耕机等农业器具翻埋,秸秆在土壤中自然的腐烂分解;秸秆还田机械在进行秸秆类还田作业时,仅仅对秸秆进行了物理性粉碎和翻埋进土壤,秸秆在土壤掩埋下被自然生长的部分微生物菌种类所腐解,这样被掩埋的秸秆仅仅是切碎后进行掩埋,部分的秸秆在土壤中掩埋,这部分的秸秆进行腐解所需时间长且腐解不彻底,没腐解彻底的秸秆根茬在新的种植期开始会翻出新芽,影响了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农艺技术方法,将生物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结合用生物技术是秸秆还田的未来发展方向;机械还田结合生物技术的方法是使用农业机切碎秸秆,同时使用液体的腐熟剂对秸秆进行喷施,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加快秸秆腐解,使秸秆进行彻底的腐解;
[0003]现有喷施装置固定在拖拉机前端,液体腐熟剂和清水混合后注入料箱中,由于粘性物质是液体腐熟剂的重要物流性质,液体腐熟剂的粘性数值较大时会使得流动时候产生更多的粘性阻力,从而使得液体腐熟剂不易流动,而料箱中腐熟剂和清水混合的混合完全依赖拖拉机的震动使得液体扩散使得溶液混合,这种混合方式无法快速减小液体腐熟剂的粘度;而液体粘度直接影响液体腐熟剂在软管和喷头等处的运动状态,当液体的粘度较大时,液体腐熟剂在喷头中的流速会变慢,液体的粘性造成喷头喷雾破裂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腐熟剂和清水混合无法充分混合减小腐熟剂的粘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包括安装座、混药箱、药泵、定量机构和喷施机构,所述混药箱固定安装在安装座顶部,所述药泵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混药箱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药泵的进口端接通,所述药泵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定量机构连接,所述定量机构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喷施机构连接。
[0007]所述混药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板、悬挂弹簧、固定座、齿条和搅拌组件,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混药箱的内侧,所述悬挂弹簧的顶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弹簧的底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安装在齿条的两侧;
[0008]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混药箱内
侧的两端,两个所述转轴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相应的齿条啮合,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轮。
[0009]优选的,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定量药箱,所述定量药箱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定量药箱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若干滑板,所述滑板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等距分布、且均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均套设在导向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定量药箱的顶端螺纹安装有贯穿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竖直高度最低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座,所述套座可与丝杆螺纹连接;其余所述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的内螺纹套,所述丝杆可与内螺纹套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定量药箱底端的一侧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定量药箱底端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药泵的出口端接通。
[0012]优选的,所述喷施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外沿,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喷施管,所述喷施管的进口端通过导管与控制阀的出口端接通。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座,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进口端均固定安装有导药软管,所述导药软管的进口端均与喷施管接通。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还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第一螺纹座、第二螺纹座的顶端、且与第一螺纹座、第二螺纹座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的定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的喷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安装座1、混药箱2、搅拌机构21、固定板211、悬挂弹簧212、固定座213、齿条214、搅拌组件215、转轴2151、齿轮2152、搅拌叶轮2153、药泵3、定量机构4、定量药箱41、导向杆42、滑板43、回复弹簧44、丝杆45、第一手轮46、内螺纹套47、套座48、控制阀49、喷施机构5、安装架51、喷施管52、定位板53、双向螺杆54、第一螺纹座551、第二螺纹座552、滑杆56、喷头57、导药软管58、第二手轮5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

3,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包括安装座1、混药箱2、药泵3、定量机构4和喷施机构5,安装座1安装在农业拖拉机上;混药箱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顶部,药泵3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混药箱2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药泵3的进口端接通,药泵3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定量机构4连接,药泵3用于将药剂导入定量机构4内;定量机构4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喷施机构5连接。
[0025]混药箱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21,搅拌机构21包括固定板211、悬挂弹簧212、固定座213、齿条214和搅拌组件215,固定板211固定安装在混药箱2的内侧,悬挂弹簧212的顶端与固定板211固定连接,悬挂弹簧212的底端与固定座213固定连接,齿条2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条214分别固定安装在齿条214的两侧;搅拌组件215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转轴2151,两个转轴2151分别转动安装在混药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包括安装座(1)、混药箱(2)、药泵(3)、定量机构(4)和喷施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箱(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顶部,所述药泵(3)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所述混药箱(2)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药泵(3)的进口端接通,所述药泵(3)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定量机构(4)连接,所述定量机构(4)的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喷施机构(5)连接。所述混药箱(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21),所述搅拌机构(21)包括固定板(211)、悬挂弹簧(212)、固定座(213)、齿条(214)和搅拌组件(215),所述固定板(211)固定安装在混药箱(2)的内侧,所述悬挂弹簧(212)的顶端与固定板(211)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弹簧(212)的底端与固定座(213)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条(214)分别固定安装在齿条(214)的两侧;所述搅拌组件(215)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转轴(2151),两个所述转轴(2151)分别转动安装在混药箱(2)内侧的两端,两个所述转轴(2151)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齿轮(2152),两个所述齿轮(2152)分别与相应的齿条(214)啮合,两个所述转轴(215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轮(21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机构(4)包括定量药箱(41),所述定量药箱(4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所述定量药箱(41)内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上套设有若干滑板(43),所述滑板(43)沿导向杆(42)的轴线方向等距分布、且均与导向杆(42)滑动连接,所述滑板(43)的下方均设置有回复弹簧(44),所述回复弹簧(44)均套设在导向杆(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秸秆还田用液体腐熟剂变量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药箱(41)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零五B一五二五
申请(专利权)人:施婉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