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104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包括安装架和无动力风机,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发电装置;无动力风机位于厂房的屋顶上,能够通过自然风带动其主轴发生转动,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与无动力风机的主轴连接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发电机构。通过设置发电装置,能够将无动力风机转动时所产生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且能够利用该电能对厂房内进行照明,大大提高了对厂房通风系统的资源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
,尤其涉及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动力风机是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利用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一种装置。根据空气自然规律和气流流动原理,合理化设置在厂房的顶部,能迅速排出厂房内的热气和污浊气体,改善工作环境。
[000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对于无动力风机在持续运转的过程中,其转动的能源必将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无动力风机持续运转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无动力风机运转时的能源浪费的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包括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方的无动力风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发电装置;所述无动力风机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外的风球、设置于风球顶部的风帽;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与主轴连接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发电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活动筒、设置于活动筒内壁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相向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插接于活动筒的中心处并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间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主轴上的蜗杆、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的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中间传动组件;所述中间传动组件连接蜗轮与活动筒。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立板;所述中间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立板上的传动齿轮、设置于活动筒外的传动齿环;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蜗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环相啮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传动齿环的外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灯管;所述灯管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无动力风机一侧设置有用于清理风球的清理装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无动力风机一侧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电动伸缩杆、设置于电动伸缩杆活塞杆端部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内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清
理刷的内侧与所述风球的外侧壁贴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1、由于采用了发电装置的结构,所以能够通过无动力风机转动时产生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加以利用,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无动力风机转动的动能的浪费。
[0016]2、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能够有效将无动力风机转动的动能传递给发电机构,减少动能转换电能时的能源消耗,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无动力风机能源进行转换时的转换率较低的问题。
[0017]3、通过设置清理装置,通过计时装置,定时对风球的表面进行清理擦拭,减少风球表面粘附的灰尘,使得风球能够稳定持续转动,有利于提高对厂房内的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动力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电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灯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3]图中:1、安装架;11、底板;12、安装柱;13、立板;14、挡雨架;2、无动力风机;21、主轴;22、风球;23、风帽;24、底座;25、叶片圈;26、定位架;261、固定孔;3、发电装置;4、发电机构;41、活动筒;411、安装槽;42、第一磁铁;43、第二磁铁;44、线圈;45、蓄电池;46、连接线;47、整流器;5、传动机构;51、蜗杆;52、蜗轮;53、中间传动组件;531、传动齿轮;532、传动齿环;533、连接轴;6、灯管;7、光感开关;8、清理装置;81、支架;82、电动伸缩杆;83、清理刷;9、计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通过利用无动力风机2在转动时,对其主轴21转动所产生的能源加以转换,使得无动力风机2转动的动能通过传动机构5传递至发电机构4,利用发电机构4对无动力风机2转动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进行储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无动力风机2持续运转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无动力风机2运转时的能源浪费的效果。
[00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6]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固定安装于厂房屋顶的内顶部上,安装架1包括底板11和安装柱12,底板11于厂房屋顶的内顶部间隔设置,安装柱12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柱1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厂房的屋顶以及底板11的上端面。在厂房屋顶的外顶部上且位于安装架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无动力风机2,无动力风机2的下端面与厂房内相连通,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无动力风机2的涡轮旋转,对厂房进行通风。在安装架1上安装有发电装置3,
能够将无动力风机2旋转时所产生的动能加以利用,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0027]参照图1、图2,无动力风机2包括主轴21、风球22、风帽23、底座24,底座24固定安装于厂房屋顶的外顶部上,且底座24呈圆环状,与厂房内相连通,风球22为多个弧形叶片围设形成,相邻的叶片之间有间隙,能够连通厂房内与外界,风帽23固定安装于风球22的顶部,在风球22的底部固定有叶片圈25,叶片圈25转动连接于底座24上方,为了提高风球22转动的顺畅性,在底座24的上端面安装有一圈滚珠,能够减少风球22转动时的摩擦力,不仅能够提高无动力风机2的使用寿命,还能够提高无动力风机2使用时对厂房内的通风效果。主轴21竖直设置,转动连接于底座24的中心处,且主轴21的上端插接于风球22内,风球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26,主轴21的截面呈多边形状,优先选择为正六边形,定位架26的中心开设有与主轴21配合的固定孔261,当无动力风机2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旋转时能够带动主轴21转动。
[0028]参照图3、图4,发电装置3包括传动机构5、发电机构4,传动机构5和发电机构4均安装于安装架1上,通过传动机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设置于安装架(1)上方的无动力风机(2),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发电装置(3);所述无动力风机(2)包括主轴(21)、设置于主轴(21)外的风球(22)、设置于风球(22)顶部的风帽(23);所述发电装置(3)包括设置于安装架(1)上并与主轴(21)连接的传动机构(5)、设置于安装架(1)上并与传动机构(5)连接的发电机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上的活动筒(41)、设置于活动筒(41)内壁的第一磁铁(42)和第二磁铁(43);所述第一磁铁(42)和所述第二磁铁(43)相向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蓄电池(45);所述蓄电池(4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46);所述连接线(46)的一端设置有线圈(44);所述线圈(44)插接于活动筒(41)的中心处并与第一磁铁(42)和第二磁铁(43)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厂房通风、照明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主轴(21)上的蜗杆(51)、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上的蜗轮(52);所述蜗杆(51)与蜗轮(52)相啮合;所述蜗轮(52)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中间传动组件(53);所述中间传动组件(53)连接蜗轮(52)与活动筒(4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厂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通冠无动力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