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87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在收纳扶手时,扶手不会妨碍上下车辆的动作,可以容易地进行上下车动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1,其具备座面部2、背面部3、及轴支承于座面部2的扶手4,扶手4具有:扶手主体41;及,位置调节机构42,能够将扶手主体41调节到相对于座面部2向上方展开的展开位置及相对于座面部2收纳的收纳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扶手主体41在收纳位置处与座面部2的上表面21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2的上表面21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2的上表面21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具备扶手的车辆用座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车辆用座椅的扶手在轴支承于座椅靠背的侧部并向上方延伸的撑杆(stay)的前端,具备以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安装的扶手主体,整体构成为L型。在不使用扶手而收纳时,以撑杆的轴支承部为中心朝向前方转动,由此,扶手配置在不支承落座者的手臂的位置。
[0003][先前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880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座椅在不使用扶手的情况下,可以使扶手向前方转动而予以收纳。然而,收纳时的扶手主体由于直立配置于座面部的前方,因此,在上下车辆时会成为阻碍,存在上下车动作产生障碍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在收纳扶手时,扶手不会妨碍上下车辆的动作,可以容易地进行上下车动作。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1)一种车辆用座椅(例如,后述的车辆用座椅1),具备座面部(例如,后述的座面部2)、背面部(例如,后述的背面部3)、及轴支承于前述座面部的扶手(例如,后述的扶手4),前述扶手具有:扶手主体(例如,后述的扶手主体41);及,位置调节机构(例如,后述的位置调节机构42),能够将前述扶手主体调节到相对于前述座面部向上方展开的展开位置及相对于前述座面部收纳的收纳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并且,前述扶手主体在前述收纳位置处与前述座面部的上表面(例如,后述的上表面21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0011](2)在根据上述(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前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成能够对前述展开位置的前述扶手主体进行多级角度调节。
[0012](3)在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前述扶手分别设置在前述座面部的左右两侧部。
[0013](4)在根据上述(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前述座面部具有:座面缓冲部(例如,后述的座面缓冲部21);及,座面部主体(例如,后述的座面部主体22),具有比前述座面缓冲部更向左右两侧伸出的大小,并且比前述座面缓冲部更硬;并且,前述扶手主体在前述收纳位置处载置于从前述座面缓冲部伸出的前述座面部主体的伸出部(例如,后述的伸出部221)的上表面(例如,后述的上表面221a)。
[0014](5)在根据上述(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是前述伸出部的前述上表面具有
凸部(例如,后述的凸部222)或凹部,前述扶手主体的下表面(例如,后述的下表面414a)在前述收纳位置处具有能够与前述凸部或前述凹部卡合的凹部(例如,凹部415)或凸部。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根据上述(1),收纳位置的扶手主体由于与座面部的上表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将扶手收纳时,不会妨碍上下车辆的动作,可以容易地进行上下车动作。而且,在扶手收纳时,在车辆内的前后移动(通行)也不受扶手的影响,而容易进行。
[0017]根据上述(2),扶手由于能够对展开位置的扶手主体进行多级角度调节,因此,可以根据落座者的体形或喜好等将扶手展开至最佳位置。
[0018]根据上述(3),由于在座面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扶手,因此,可以在展开时支承落座者的两手臂。
[0019]根据上述(4),扶手主体由于在收纳位置处载置于比座面缓冲部更硬的座面部主体的伸出部的上表面,因此,收纳时的扶手主体的耐载荷性提高。
[0020]根据上述(5),扶手主体由于在收纳位置处相对于座面部主体的伸出部而凹凸卡合,因此,收纳时的扶手主体的横向的耐载荷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将扶手配置在展开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0022]图2是将扶手配置在收纳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0023]图3是将扶手配置在收纳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正视图。
[0024]图4是绘示将扶手配置在展开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座面部的立体图。
[0025]图5是从下表面侧观察扶手主体的立体图。
[0026]图6是说明扶手主体的安装结构的图。
[0027]图7是说明将扶手配置在收纳位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上下车动作的图。
[0028]图8是将配置在收纳位置的扶手与座面部沿着图4中的A

A线切断的剖视图。
[0029]图9是绘示扶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图。
[0030]图10是绘示扶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图。
[0031]图11是绘示扶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图。
[0032]图12是绘示扶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式详细地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为单人用座椅,具备:座面部2;支承落座者的臀部;背面部3,支承落座者的后背;及,扶手4,支承落座者的手臂。
[0034]座面部2由座面缓冲部21及座面部主体22构成,所述座面部主体22从下方支承座面缓冲部21。座面缓冲部21具备用于向落座者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的适度的缓冲性。对此,座面部主体22比座面缓冲部21更硬,以便稳定地支承座面缓冲部21。
[0035]如图3所示,座面部主体22具有比座面缓冲部21更向左右两侧伸出的大小。因此,在座面部主体2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比座面缓冲部21更向侧方伸出的伸出部221。伸出部221的上表面221a配置在比座面缓冲部21的上表面21a更低的位置。如图1及图4所示,在伸
出部221的上表面221a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凸部222。另外,虽未图示,但配置在落座者的左侧的伸出部221也为相同结构,在上表面设置凸部。
[0036]背面部3由背面缓冲部31、从后方支承背面缓冲部31的背面部主体32及安装于背面部主体32的上部的头枕33构成。背面缓冲部31及头枕33具备用于向落座者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的适度的缓冲性。对此,背面部主体32比背面缓冲部31及头枕33更硬,以便稳定地支承背面缓冲部31及头枕33。
[0037]背面部3经由公知的角度调节机构而能够摆动地枢轴安装在座面部2的后端部,由此,设置成能够在图1所示的X1方向及X2方向上进行多级角度调节。另外,X1方向为车辆用座椅1的前方,X2方向为车辆用座椅1的后方。
[0038]扶手4由支承落座者的手臂的扶手主体41及位置调节机构42构成,所述位置调节机构42将扶手主体41安装于座面部2,并且对扶手主体41相对于座面部2的位置进行调节。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具有分别配置在座面部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扶手4,4,以便可以支承落座者的两手臂。
[0039]扶手主体41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部件,如图5所示,由连结于位置调节机构42的芯材411、覆盖芯材411的表面对扶手主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具备座面部、背面部、及轴支承于前述座面部的扶手,前述扶手具有:扶手主体;及,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将前述扶手主体调节到相对于前述座面部向上方展开的展开位置及相对于前述座面部收纳的收纳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并且,前述扶手主体在前述收纳位置处与前述座面部的上表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前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成能够对前述展开位置的前述扶手主体进行多级角度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前述扶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力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