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59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是向燃料电池装置(120)供给燃料或氧化剂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130),包括反应流体流通部(170),该反应流体流通部(170),通过层叠多个部件(174、176),而形成燃料或氧化剂的流路。并且,还包括使燃料或氧化剂在反应流体流通部(170)进行流通的流体流通机构(134、136)。反应流体流通部(170)与燃料电池装置(120)相邻配置。因此,这种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可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小型化或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流体供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向通过液体燃料来工作的燃料电池供给燃料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燃料电池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比较关注直接型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以下称为“DMFC”)。DMFC是无需对作为燃料的甲醇进行改性即可直接供给负极,通过甲醇与氧的电化学反应而获得电力的装置。甲醇,与氢相比,其每单位体积的能量高,又适于贮藏,爆炸等危险也小,因此,有望利用到汽车、便携设备等的电源上(例如,参照特开2002-32154号公报)。为了将燃料电池系统利用在便携设备的电源上,需要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轻量化。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尽量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及轻量化,想到了从各种角度来改进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当前现状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小型化或轻量化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该反应流体供给装置,是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或氧化剂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流体流通部,该反应流体流通部,通过层叠多个部件,而形成有燃料或氧化剂的流路。据此,可简化用于反应流体流通的管路,能够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在上述反应流体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包括使燃料或氧化剂在反应流体流通部的流路进行流通的流体流通机-->构。据此,能够适当调整反应流体的流量。而且,该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流体流通部,至少具有1个形成有燃料或氧化剂的流路的第1部件,包含第1部件的多个部件组合起来而呈一体化。据此,能够使用于反应流体流通的反应流体流通部紧凑化。并且,第1部件,可以通过注射成形而制得,也可以通过树脂等材料构成。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该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流体流通部与燃料电池相邻配置。据此,能够进一步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及轻量化。而且,该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包括具有层叠多个电池单元而构成的结构的电池组,该电池单元具有一对电极层和插在电极层之间的反应层;反应流体流通部具有作为用于紧固电池组的端板的功能。据此,可进一步简化构成,能够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及轻量化。其中所需说明的是,将以上的构成要件的任何组合、本专利技术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媒体、电脑程序等之间进行的转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形式也有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使燃料电池系统小型化或轻量化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模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作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的外观的图。图3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系统连接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后面的状况的图。图4是模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各单元的布局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外观的图。图6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系统上连接燃料罐的状况的图。图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罐的帽上连接连接器的状况的图。-->图8是模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装置的内部构成的一部分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副机单元的构成的图。图10是表示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副机单元的气泵向燃料罐的空气室输入空气的状况的图。图11是表示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罐向缓冲罐供给高浓度液体燃料的状况的图。图12是表示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装置的燃料极供给保持在缓冲罐中的低浓度的液体燃料的状况的图。图13是表示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装置的空气极供给空气的状况的图。图14是表示作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的外观的图。图15是模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各单元的布局的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外观的图。图1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系统上连接燃料罐的状况的图。图18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燃料罐的帽上连接连接器的状况的图。图中:10-个人电脑,20-本体,22-盖体,30-显示装置,100、200-燃料电池系统,201-筐体,202-冷却风扇,203、204-狭缝,110、210-燃料罐,111、211-燃料室,112、212-空气室,113、213-内囊,114、214-连接器,115a-空气用插针,115b-燃料用插针,215-燃料管,116、216-帽,117a-空气接口,117b、217-燃料接口,217’-单向阀,118a、118b、218a、218b-导轨(突起),119a、119b、219a、219b-沟槽,120、220-燃料电池装置,121-空气极侧隔板,122-燃料极侧隔板,123-空气入口岐管,124-燃料入口岐管,125-排气口,130、230-副机单元,132、134、234-气泵,136、236、237-燃料泵,136a-马达,136b-风扇,138、238-缓冲罐,140、240-控制单元,150、250-辅助电源,160-PC连接器,260-电源输出连接器,261-电源输出电缆,170-管-->路单元,172-第1部件,174-第2部件,176-第3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燃料电池系统的构成]图1模式地表示燃料电池系统100的整体构成。图1是用于说明燃料电池系统100的工作的模式图,但并未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100的全部构成。燃料电池系统100具有:作为向燃料电池装置120供给液体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的一例的燃料罐110、通过液体燃料来工作的燃料电池装置120、向燃料罐110内的空气室112输送空气的气泵132、稀释并保持燃料罐110内的液体燃料的缓冲罐138、将保持在缓冲罐138内的低浓度的液体燃料输送给燃料电池装置120的燃料泵136、及向燃料电池装置120输送空气的气泵134。燃料电池装置120,包括层叠多个电池单元而形成的电池组,该电池单元包括膜电极接合体(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以下,表示为“MEA”)和一对导电性的隔板,上述膜电极接合体包括一对电极层和插在该一对电极层之间的Nafion(注册商标)等具有氢离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上述隔板夹持MEA设置,刻有用于流动气体或液体燃料等液体的流路。也可以在MEA与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气体或液体燃料均匀地在膜上扩散的扩散层。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装置120中,在负极(燃料极)可不用改性直接供给甲醇、乙醇等醇类或醚类等液体燃料,在正极(空气极)供给含有氧的空气。燃料电池系统100在工作时,通过气泵132向燃料罐110内的空气室112输送空气,使空气室112膨胀,而压出液体燃料供给缓冲罐138。在缓冲罐138中,向从燃料罐110供给的高浓度的液体燃料混合从燃料电池装置120排出的未反应的低浓度的液体燃料和在燃料电池装置120中产生的水,而稀释液体燃料并进行贮藏。被稀释的液体燃料通过燃料泵136供给燃料电池装置120的燃料极。另外,通过气泵134将空气供给燃料电池装置120的空气极。对于燃料电池装置120中,在燃料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流体供给装置,是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或氧化剂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流体流通部,该反应流体流通部,通过层叠多个部件,而形成有上述燃料或上述氧化剂的流路。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9-12 2003-322301;JP 2004-7-22 2004-2140051.一种反应流体供给装置,是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或氧化剂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流体流通部,该反应流体流通部,通过层叠多个部件,而形成有上述燃料或上述氧化剂的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应流体供给装置包括使上述燃料或上述氧化剂在上述反应流体流通部的上述流路内进行流通的流体流通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流体供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悟朗株本浩挥矢野正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