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员约束系统及儿童安全座椅
[0001]本公开涉及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员约束系统及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乘员约束系统通常指带有保护带扣的织带或相应柔软的部件、调节装置、连接装置以及辅助装置,且能将其稳固放置在机动车上的装置。其设计是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移动来减轻在车辆碰撞事故或突然减速情况下对佩戴人员的伤害。
[0003]目前,在各国交通事故种类的统计中,侧面碰撞事故所占比例较高,对机动车乘员造成的伤害也较为严重。然而在现行标准的安规要求下的乘员约束系统并不会过多地考虑侧面碰撞的保护性能,尤其对儿童乘员的头部保护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乘员约束系统及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提高侧面碰撞的保护性能,加强对儿童乘员的头部保护,并提高乘员约束系统的吸能效果与可靠性。
[0005]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乘员约束系统,包括:
[0006]座椅本体;以及
[0007]头枕组件,包括内垫层、外壳体和连接装置,所述内垫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上方;
[0008]其中,所述内垫层包括两个翼部、和连接在所述两个翼部的后端之间的圆滑过渡部,所述两个翼部和所述圆滑过渡部呈U型结构,且所述两个翼部之间的距离在竖直方向从远离所述座椅本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座椅本体的一端逐渐缩小。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所述翼部内表面下轮廓中点的铅垂线,与所述铅垂线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以及头枕组件(2),包括内垫层(21)、外壳体(22)和连接装置(23),所述内垫层(21)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体(22)的内部,所述外壳体(22)通过所述连接装置(23)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1)上;其中,所述内垫层(21)包括两个翼部(211)、和连接在所述两个翼部(211)的后端之间的圆滑过渡部(212),所述两个翼部(211)和所述圆滑过渡部(212)呈U型结构,且所述两个翼部(211)之间的距离在竖直方向从远离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端逐渐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翼部(211)内表面下轮廓中点的铅垂线(31),与所述铅垂线(31)在所述翼部(211)的内表面上的投影线(32)之间的夹角为4~8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翼部(211)的厚度大于所述圆滑过渡部(212)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3)被配置为使所述外壳体(22)和所述内垫层(21)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高度可调,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座椅内壳(11),所述座椅内壳(11)包括坐板区域(111)和靠背区域(112),所述两个翼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坐板区域(111)和所述靠背区域(112)的分界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小可调距离H为268~280mm,以使得所述两个翼部能够覆盖乘员左右两侧下颌角分别沿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方向在所述内垫层上的投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组件(2)还包括:安全带导向件(24),与所述外壳体(22)连接,被配置为对安全带进行导向;其中,所述两个翼部的前侧下端形成外伸部(213),所述安全带导向件(24)位于所述外伸部的后侧,且所述安全带导向件(24)的下端与所述外伸部(213)的下端平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2)包括两个外壳翼部(221)、和连接在所述两个外壳翼部(221)的后端之间的外壳连接部(222),所述两个外壳翼部(221)和所述外壳连接部(222)构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外壳翼部(221)之间的距离在竖直方向从远离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端逐渐缩小,在水平方向从靠近所述外壳连接部(22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外壳连接部(222)的一端逐渐增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层(21)外表面的形状结构相似于所述外壳体(22)内表面的形状结构,以使所述内垫层(21)紧密贴设于所述外壳体(22)的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邢孔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弘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