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晨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1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包括加热箱架,加热箱架包括底架、加热主箱和两组侧腔盖,两组侧腔盖的中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主转轴,主转轴的两侧均通过十字传动支架转动连接有转动夹具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该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通过第一抵柱推动抵板条使第一玻璃抵压头抵压在玻璃幕墙前后两侧的侧边处,第一推动齿杆与半齿轮铰杆啮合转动,从而转动抵压头抵压在玻璃幕墙的左侧,抵压齿轮带动凸轮件抵压第三玻璃抵压头并抵压在玻璃幕墙表面的侧边,通过六面抵压,实现设备对玻璃幕墙的稳定夹持,使设备带动玻璃幕墙转动的过程中,避免玻璃幕墙因夹持不稳定而破碎。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
,具体为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玻璃制造过程中,为了强化玻璃,需要对成型后的玻璃板进行加热,已消除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加热装置通常包括加热炉,加热炉顶部设有加热元件,加热炉底部设有放置待加热玻璃支撑板,使用时,将待加热玻璃水平放置在支撑板上,然后开启加热元件对待加热玻璃进行加热。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293879A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玻璃制造用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幕墙玻璃制造用加热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成本低,实现了对放置在玻璃固定板上的玻璃的均匀加热,能够设定加热时间,加热效率高;
[0004]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先将待加热玻璃放置在玻璃固定板上,并通过螺帽调整螺栓的位置,使得螺栓靠近第二挡板的一端紧贴待加热玻璃,从而将待加热玻璃固定在玻璃固定板上,这种加工方式较为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不能实现自动化有效夹持,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人将玻璃搬抬并放在夹持点时,极易发生破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对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消除加工设备,加工方式较为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不能实现自动化有效夹持,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人将玻璃搬抬并放在夹持点时,极易发生破碎风险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工件放置
[0008]将单块的玻璃幕墙在传送机构的输入部上,然后通过启动传送机构运行;
[0009]步骤二、转运夹持
[0010]传送机构运行时,玻璃幕墙被传动至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处,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对玻璃幕墙进行六面限位夹持;
[0011]步骤三、应力消除
[0012]然后加热机构对玻璃幕墙进行加热,并消除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
[0013]步骤四、材料输出
[0014]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消除后,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转动放置在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并停止对玻璃的夹持,随后传送机构的输出部将玻璃幕墙进行带出;
[0015]上述所提及到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包括加热箱架,所述加热箱架包括底架、加热主箱和两组侧腔盖,两组所述侧腔盖的中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两侧均通过十字传动支架转动连接有转动夹具构件,所述十字传动支架与主转轴的两侧固定连
接,所述转动夹具构件与十字传动支架支杆处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构件包括槽型卡板以及设置在槽型卡板后侧的方管,所述槽型卡板的中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玻璃前后侧边抵压组件、玻璃右侧边抵挡组件和玻璃左侧边扣合组件;
[0016]所述玻璃前后侧边抵压组件包括抵板条,所述抵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柱,所述方管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管,且第一抵柱贯穿于转动管的中部,所述抵板条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玻璃抵压头,所述方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抵压隔板,且第一玻璃抵压头贯穿于抵压隔板并延伸至槽型卡板的中部,所述第一抵柱与抵压隔板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
[0017]所述玻璃右侧边抵挡组件包括第二玻璃抵压头,所述第二玻璃抵压头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与槽型卡板的右侧滑动连接,且第二玻璃抵压头与槽型卡板之间夹设有第二弹簧;
[0018]所述玻璃左侧边扣合组件包括第一推动齿杆和两组第二推动齿杆,且第一推动齿杆和第二推动齿杆均与方管内部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齿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柱,且第二抵柱贯穿于方管的左端,所述第二抵柱与方管之间夹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方管内腔左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半齿轮铰杆,且半齿轮铰杆的齿牙处与第一推动齿杆处啮合传动,所述半齿轮铰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抵压头,所述半齿轮铰杆的铰接端通过铰杆与第二推动齿杆的左端铰接,两侧所述第二推动齿杆相对一侧的齿牙处均啮合有抵压齿轮,且抵压齿轮与方管处转动连接,所述抵压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件,且凸轮件的贯穿于槽型卡板处,所述槽型卡板处位于凸轮件处贯穿有第三玻璃抵压头,且第三玻璃抵压头与槽型卡板之间夹设有第四弹簧,所述凸轮件设于第三玻璃抵压头与槽型卡板之间;
[0019]所述凸轮件又包括传动圆轮和抵压圆轮,所述抵压圆轮通过抵压滑杆与传动圆轮处滑动连接,且抵压滑杆与传动圆轮之间夹设有第五弹簧,所述传动圆轮的内侧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处滑动连接有弧形调节锥牙,且抵压滑杆的左端与弧形调节锥牙的内侧压接,所述弧形调节锥牙的前侧贯穿于传动圆轮并固定连接有调节定位杆,所述调节定位杆与传动圆轮之间夹设有第六弹簧,所述传动圆轮前侧的外围设有定位齿圈,且调节定位杆的外端与定位齿圈的内侧压接。
[0020]优选的,所述侧腔盖内侧立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玻璃前后侧抵压环,所述玻璃前后侧抵压环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且第一抵柱与玻璃前后侧抵压环的前面压接。
[0021]优选的,所述侧腔盖壳环侧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玻璃左侧抵压环,所述玻璃左侧抵压环内圈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且第二抵柱与玻璃左侧抵压环的内圈处压接。
[0022]优选的,所述侧腔盖的内侧还设有驱动辅助构件,所述驱动辅助构件包括多组辅助传动半齿轮,所述辅助传动半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杆与十字传动支架支杆处的外侧转动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杆远离辅助传动半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转动管的远离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0024]优选的,所述侧腔盖壳环侧内围的上部开设有弧形齿轨,且弧形齿轨与辅助传动半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辅助传动半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抵杆,所述弧形齿轨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档杆,且传动抵杆与传动档杆压接。
[0025]优选的,所述加热箱架处后侧的一组侧腔盖的外侧设有主驱机构,所述主驱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十字间歇调节头和间歇转动离心轴,且十字间歇调节头与主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间歇调节头与间歇转动离心轴传动连接,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间歇转动离心轴固定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侧腔盖与加热主箱的两侧连通,且加热机构设于加热主箱的上部,所述加热主箱的左右两侧还设有进出料口,且传送机构设于加热主箱的左右两侧并穿过进出料口处。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1)、该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通过在第一抵柱贯穿于转动管的中部,第一玻璃抵压头贯穿于抵压隔板并延伸至槽型卡板的中部,第二玻璃抵压头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与槽型卡板的右侧滑动连接,第二抵柱贯穿于方管的左端,半齿轮铰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抵压头,且抵压齿轮与方管处转动连接,凸轮件设于第三玻璃抵压头与槽型卡板之间,通过第一抵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全自动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件放置将单块的玻璃幕墙在传送机构(1)的输入部,然后通过启动传送机构(1)运行;步骤二、转运夹持传送机构(1)运行时,玻璃幕墙被传动至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处,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对玻璃幕墙进行六面限位夹持;步骤三、应力消除然后加热机构(3)对玻璃幕墙进行加热,并消除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步骤四、材料输出成型后玻璃产生的应力消除后,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转动放置在传送机构(1)的输出端,并停止对玻璃的夹持,随后传送机构(1)的输出部将玻璃幕墙进行带出;上述所提及到全自动夹持传动设备包括加热箱架(2),所述加热箱架(2)包括底架(21)、加热主箱(22)和两组侧腔盖(23),两组所述侧腔盖(23)的中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主转轴(24),所述主转轴(24)的两侧均通过十字传动支架(241)转动连接有转动夹具构件(25),所述十字传动支架(241)与主转轴(24)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夹具构件(25)与十字传动支架(241)支杆处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构件(25)包括槽型卡板(251)以及设置在槽型卡板(251)后侧的方管(252),所述槽型卡板(251)的中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玻璃前后侧边抵压组件(253)、玻璃右侧边抵挡组件(254)和玻璃左侧边扣合组件(255);所述玻璃前后侧边抵压组件(253)包括抵板条(2531),所述抵板条(25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柱(2532),所述方管(252)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管(256),且第一抵柱(2532)贯穿于转动管(256)的中部,所述抵板条(2531)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玻璃抵压头(2533),所述方管(25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抵压隔板(257),且第一玻璃抵压头(2533)贯穿于抵压隔板(257)并延伸至槽型卡板(251)的中部,所述第一抵柱(2532)与抵压隔板(257)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2534);所述玻璃右侧边抵挡组件(254)包括第二玻璃抵压头(2541),所述第二玻璃抵压头(254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2542)与槽型卡板(251)的右侧滑动连接,且第二玻璃抵压头(2541)与槽型卡板(251)之间夹设有第二弹簧(2543);所述玻璃左侧边扣合组件(255)包括第一推动齿杆(2551)和两组第二推动齿杆(2552),且第一推动齿杆(2551)和第二推动齿杆(2552)均与方管(252)内部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齿杆(255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柱(2553),且第二抵柱(2553)贯穿于方管(252)的左端,所述第二抵柱(2553)与方管(252)之间夹设有第三弹簧(2554),所述方管(252)内腔左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半齿轮铰杆(2555),且半齿轮铰杆(2555)的齿牙处与第一推动齿杆(2551)处啮合传动,所述半齿轮铰杆(255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抵压头(25551),所述半齿轮铰杆(2555)的铰接端通过铰杆(2556)与第二推动齿杆(2552)的左端铰接,两侧所述第二推动齿杆(2552)相对一侧的齿牙处均啮合有抵压齿轮(25521),且抵压齿轮(25521)与方管(252)处转动连接,所述抵压齿轮(2552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凸轮件(2557),且凸轮件(2557)的贯穿于槽型卡板(251)处,所述槽型卡板(251)处位于凸轮件(2557)处贯穿有第三玻璃抵压头(2558),且第三玻璃抵压头(2558)与槽型卡板(251)之间夹设有第四弹簧(2559),所述凸轮件(2557)设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瑜
申请(专利权)人:马晨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