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溶剂、含该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98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冻干粉助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溶剂、含该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该助溶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0.3~5份羟乙基淀粉,0.5~5份氨基酸;其中,氨基酸为甘氨酸、丝氨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助溶剂,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稳定性及复溶速度,同时调节血红蛋白氧载体的胶体渗透压,从而匹配不同种属的输液者(如、人、宠物等)。宠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溶剂、含该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冻干粉
,具体涉及一种助溶剂、含该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冻干粉在低温下进行,对于热敏性的生物制品特别适用。生物制品,如蛋白质,通过冷冻干燥制成干粉,比液态蛋白质更稳定,不易发生变性或失活且易于保存运输,因此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对于某些蛋白质冻干粉,存在的潜在问题是蛋白质粉末难以复溶,一方面是复溶时,蛋白质的疏水基团相互作用,阻碍蛋白质分子在水中浸润,导致蛋白质与水作用过程缓慢;另一方面为了加速蛋白质浸润,溶解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或振荡,由于物理剪切作用和产生气泡的表面张力作用,会导致蛋白质变性。
[0003]血红蛋白氧载体是一种以动物或人红细胞为原材料,采用聚合、交联、偶联等方式对分离纯化的血红蛋白进行化学修饰后制备的一种血液代用品,常规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复溶后胶体渗透压与生物体的血清的胶体渗透压不匹配,且分子量显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助溶剂,该助溶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0005]0.3~5份羟乙基淀粉,0.5~5份氨基酸;
[0006]其中,氨基酸为甘氨酸、丝氨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羟乙基淀粉的平均分子量介于100KD~200KD。
[0008]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一种含有所述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该冻干粉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0009]0.3~5份羟乙基淀粉,0.5~5份氨基酸,5~14份血红蛋白氧载体。
[0010]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分别将血红蛋白氧载体、羟乙基淀粉和氨基酸溶解后混合,得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中,按质量百分比浓度计算,羟乙基淀粉的终浓度为0.3~5%,氨基酸的终浓度为0.5~5%,血红蛋白氧载体终浓度为5~14%。
[0012]S2、将混合溶液真空脱气,待混合溶液冷冻成冰后,冷冻干燥120h以上,得冻干粉成品。
[0013]进一步的,S1中,混合溶液的溶剂为注射用水。
[0014]更进一步的,S1中,羟乙基淀粉和氨基酸溶解后过0.1μm或0.22μm滤膜。
[0015]更进一步的,S1中,调节混合溶液pH至7.6~8.0,调节剂为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血红蛋白的等电点为7.2左右,氨基酸的等电点一般小于7.0;当体系的pH调节为7.4
~8.0时,血红蛋白带负电荷,同时氨基酸也带负电荷,由于同性电荷排斥的原因,利于血红蛋白之间的分散,利于其溶解,并防止其聚集变性。
[0016]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射用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针制剂,向所述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中注入注射用水,摇晃振荡使其完全溶解。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羟乙基淀粉和氨基酸作为助溶剂,注射使用时利用羟乙基淀粉的适宜疏水性和氨基酸的离子性,加速蛋白质粉末与水的相互作用,促进蛋白质冻干粉的复溶,并抑制溶解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同时,羟乙基淀粉的加入可以调节血红蛋白氧载体的胶体渗透压,从而匹配不同输液者(如、人、宠物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未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中使用的仪器与试剂
[0021]仪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公司,美国);Agilent 8453分光光度计(Agilent公司,美国);pH计;十八角度激光散射仪(Wyatt DAWN HELEOS~II,美国);折光示差检测器(Wyatt Optilab

rex,美国);胶体渗透压仪OSMOMAT 050(德国);MS3基本型旋涡混合器(IKA,德国)。BT 125D电子天平(Sartorius,德国);ZWJ

20微粒检测仪(北京汉柏,中国)。
[0022]试剂:磷酸二氢钾;铁氰化钾;氰化钾;氯化钠;注射用水;羟乙基淀粉、甘氨酸、丝氨酸、乙酰色氨酸等。
[0023]血红蛋白氧载体:由西安血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0024]实施例1:羟乙基淀粉比例不同时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相关性能比较
[0025](1)称取15g羟乙基淀粉,用注射用水配成100ml溶液,过0.1μm滤膜,得15%羟乙基淀粉母液,备用。
[0026](2)称取10g甘氨酸,用注射用水配成100ml溶液,过0.1μm滤膜,得10%(w/v)甘氨酸母液,备用。
[0027](3)称取120g血红蛋白氧载体,用注射用水配成1000ml溶液,得12%(w/v)血红蛋白氧载体原液。
[0028](4)取4支100ml西林瓶,分别加入50ml的12%(w/v)血红蛋白氧载体原液和10ml的10%(w/v)甘氨酸母液,摇匀后再分别加入0、2ml、5ml、10ml 15%(w/v)的羟乙基淀粉母液振荡摇匀得混合溶液,并用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至7.8,分别标记为原液(冻干)、0.6%HES、1.5%HES、3%HES。
[0029](5)上述混合溶液真空脱气,溶液冷冻成冰后,液氮冷冻干燥120h以上,得冻干粉。
[0030](6)用注射器分别注入50ml注射用水于上述冻干粉中,轻摇溶解。
[0031](7)分别测定上述冻干粉复溶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分子量、胶体渗透压和不溶性微粒,结果如表1所示。
[0032]表1羟乙基淀粉比例不同时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相关性能比较
[0033][0034][0035]结论:
[0036]1)羟乙基淀粉比例不同时其胶体渗透压不同,可根据需要调节血红蛋白氧载体的胶体渗透压以满足不同种属生物体的需求。
[0037]2)加入复合助剂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复溶速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复溶后不溶性微粒个数,提高产品质量。
[0038]3)未加复合助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复溶后,分子量显著增大(增大23%),表明在冻干粉蛋白部分变性。
[0039]实施例2:不同氨基酸对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性能影响
[0040](1)称取15g羟乙基淀粉,用注射用水配成100ml溶液,过0.1μm滤膜,得15%羟乙基淀粉母液,备用。
[0041](2)分别称取10g甘氨酸、丝氨酸、乙酰色氨酸,用注射用水配成100ml溶液,过0.1μm滤膜,得相应10%(w/v)氨基酸母液,备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助溶剂,其特征在于,该助溶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0.3~5份羟乙基淀粉,0.5~5份氨基酸;其中,氨基酸为甘氨酸、丝氨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助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乙基淀粉的平均分子量介于100KD~200KD。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助溶剂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其特征在于,该冻干粉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0.3~5份羟乙基淀粉,0.5~5份氨基酸,5~14份血红蛋白氧载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将血红蛋白氧载体、羟乙基淀粉和氨基酸溶解后混合,得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中,按质量百分比浓度计算,羟乙基淀粉的终浓度为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严坤平陈超谢于斗杨鹏飞贺迎娣柏晓丽李鹏云卓丹丹常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血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