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71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缝制台板,缝制台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边侧缝制组件,缝制台板的一侧安装有底部缝制机构,底部缝制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顶面的支撑座、转动连接于支撑座内侧的导引杆和螺旋杆;上述方案中,通过边侧缝制组件和底部缝制机构的相互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边侧缝制组件将套件的边沿位置进行缝补,再通过底部缝制机构来对套件的底部进行缝补,缝制过程有序进行且具有高自动化,能够极大的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且先进行套件边缘的缝补便于后续套件运输至底部缝制机构的内侧,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家纺套件是以面料为原料制备出的纺织产品,一般包括四件套等。其中,面料包括棉布、麻布、混纺织物等种类。以被罩为例,被罩一般包括叠置的双层面料,被罩的三个侧边需要缝边处理以形成具有开口的被芯容纳腔被罩的现有制备工艺中,一般为人工通过缝纫机来对双层面料中三个侧边进行缝边。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缝制的过程中,人工通过缝纫机来对双层面料中三个侧边进行缝边缝制三次才能形成一侧开口的套件,而人工的缝制效率过于低下、成本高昂且缝制的质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套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缝制台板,所述缝制台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边侧缝制组件,所述缝制台板的一侧安装有底部缝制机构,所述底部缝制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顶面的支撑座、转动连接于支撑座内侧的导引杆和螺旋杆以及转动连接于螺旋杆外侧的底部缝制组件,螺旋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套件,所述底部缝制组件的内侧与导引杆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和导引杆的长度大小大于套件的宽度大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引杆的设置,通过导引杆对底部缝制组件的外侧进行导向,使得底部缝制组件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稳定移动,而螺旋杆和导引杆的长度大小大于套件的宽度大小保证了在实际的缝制过程中,底部缝制组件能够保证套件缝制的完全性。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布料导块,所述布料导块的顶面为海绵材质构件,所述布料导块的内侧注有足量清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布料导块的设置,通过布料导块顶面湿润的海绵块,在使用的过程中,湿润的海绵块会使得套件的尾端为湿润状态,湿润状态的套件在缝制前能够利用水的粘力进行初步的粘接,便于缝制的进行。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布料导辊,所述缝制台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导引辊,所述布料导辊、边侧缝制组件和导引辊依次布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布料导辊和导引辊的设置,边侧缝制组件位于布料
导辊和导引辊的中部位置,在实际的缝制过程中,布料导辊和导引辊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套件具有一定的张紧力,便于套件的缝制。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与缝制台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外侧与缝制台板的内侧滑动连接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套件的实际长度来调整,防止套件过长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褶皱,同时,在工作完成之后,底部缝制机构能够收缩至缝制台板的内侧,降低了装置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面积。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缝制台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布料导引机构,所述布料导引机构包括翻转板和固定底板,所述翻转板和固定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翻转板和固定底板的相互配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翻转板与固定底板将套件的外侧夹持,使得套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套件的两侧保持对齐,提高缝制过程中的良品率。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翻转板和固定底板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匚形结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若干永磁块,所述翻转板内侧的永磁块与固定底板内侧的永磁块之间相互吸引。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永磁块的设置,翻转板内侧的永磁块与固定底板内侧的永磁块之间相互吸引能够进一步增加翻转板在闭合时,翻转板与固定底板之间的压力,进而增大的对套件的夹持力,提高套件缝制的良品率。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布料导引机构和边侧缝制组件对称分布于缝制台板的两侧,所述布料导引机构和边侧缝制组件的一侧处于同一垂直面,所述翻转板和固定底板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导引机构和边侧缝制组件的一侧处于同一垂直面使得布料导引机构能够保证对套件的导引之后能够直接进行缝制,保证缝制的精确性,同时,翻转板和固定底板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避免了套件被刮破的情况发生。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中,通过所述边侧缝制组件和底部缝制机构的相互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边侧缝制组件将套件的边沿位置进行缝补,再通过底部缝制机构来对套件的底部进行缝补,缝制过程有序进行且具有高自动化,能够极大的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且先进行套件边缘的缝补便于后续套件运输至底部缝制机构的内侧,保证了运输的稳定性。
[0022]2.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布料导引机构的作用,在进行套件边缘的缝补之前可以通过布料导引机构来对套件的两侧进行有效的导引固定,防止在缝补之前出现套件的两侧未能出现对齐的现象,进而影响套件边缘缝补的精确性,利用布料导引机构的设置提高了套件生产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布料导引机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部缝制机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支撑架;110、布料导辊;120、缝制台板;130、边侧缝制组件;
[0028]200、布料导引机构;210、翻转板;220、固定底板;230、旋转轴;240、永磁块;
[0029]300、底部缝制机构;310、支撑板;320、布料导块;330、导引杆;340、螺旋杆;350、支撑座;360、底部缝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架100,支撑架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缝制台板120,缝制台板1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边侧缝制组件130,缝制台板120的一侧安装有底部缝制机构300,底部缝制机构300包括支撑板310、固定安装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0),所述支撑架(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缝制台板(120),所述缝制台板(1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边侧缝制组件(130),所述缝制台板(120)的一侧安装有底部缝制机构(300),所述底部缝制机构(300)包括支撑板(310)、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10)顶面的支撑座(350)、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50)内侧的导引杆(330)和螺旋杆(340)以及转动连接于螺旋杆(340)外侧的底部缝制组件(360),螺旋杆(34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0)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套件,所述底部缝制组件(360)的内侧与导引杆(330)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340)和导引杆(330)的长度大小大于套件的宽度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0)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布料导块(320),所述布料导块(320)的顶面为海绵材质构件,所述布料导块(320)的内侧注有足量清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布料导辊(110),所述缝制台板(120)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美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