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及共混树脂、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4964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及共混树脂、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PMMA/PC共混树脂,包括:50~7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30~5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与PC共混后具备良好的相容性,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由于P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相容性较好,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易于与高温加工工艺兼容,使制得的PMMA/PC共混树脂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以及基于该PMMA/PC共混树脂制备的光学薄膜,其内部化学组分相容且无微相分离,不易发生内部散射,使由共混树脂构成的光学薄膜的雾度较小且具有较小的相位差。度较小且具有较小的相位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薄膜及共混树脂、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及共混树脂、制备 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 光学薄膜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 子
,制造各种光学仪器。
[0003]光学薄膜按应用分为反射膜、增透膜、滤光膜、光学保护膜、偏振膜、分 光膜和位相膜。光学反射膜用以增加镜面反射率,常用来制造反光、折光和共 振腔器件;光学增透膜沉积在光学元件表面,用以减少表面反射,增加光学系 统透射,又称减反射膜;光学滤光膜用来进行光谱或其他光性分割,其种类多, 结构复杂;光学保护膜沉积在金属或其他软性易侵蚀材料或薄膜表面,用以增 加其强度或稳定性,改进光学性质;偏振膜是指用来产生偏振光或抑制薄膜偏 振效应的一类光学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及共混树脂、制备方法、应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 包括:50~7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30~50质量 份的聚碳酸酯。
[0006]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熔融共混挤出, 得到PMMA/PC共混树脂。
[000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 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组成的共混树脂。
[000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 保护下,将PMMA/PC共混树脂分多次加入到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共混树 脂溶液;将所述共混树脂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先低温固化,再高温固化后,将 薄膜从基板脱除后,即得到光学薄膜。
[0009]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在偏光片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 物与PC共混后具备良好的相容性,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由于 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高,且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 相容性较好,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易于与高温加工工艺兼容, 使制得的PMMA/PC共混树脂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以及基于该 PMMA/PC共混树脂制备的光学薄膜,其内部化学组分相容且无微相分离,不易发 生内部散射,使由共混树脂构成的光学薄膜的雾度较小且具有较小的相位差。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 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 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光学薄膜用聚酯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并 且具有与其它合成树脂相比对于人体和环境而言更为优选的性质。然而与聚碳 酸酯(PC)相比,PMMA具有相对低的热变形温度,对于温度变化大的户外使用不 理想。因此为了改善聚酯树脂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为PMMA与PC的共混。
[0015]然而当将PMMA与PC的共混时,该复合材料在透明性和耐热性方面均不具 备理想的性质。为了改善透明性,通常采用添加增容剂、在共混物界面引发化 学反应及聚合物改性等方法。
[0016]例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安娜荣等在PMMA与PC共混体系 中引入环氧树脂小分子预聚体,在两相界面处通过化学/物理作用引入网络结构 使两相相容。另有文献报导乙酸锂、乙酸镁、硅酸钠、乙酸锰、多聚磷酸、二 丁氧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催化剂能催化PMMA/PC共混体系两相之间的反 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PMMA/PC接枝共混树脂,可以提高两组份的相容性,但 得到的仍然是半透明的共混树脂。
[0017]然而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共混树脂无法同时具备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和透明 性,因此探索耐热性和透明性均优异的PMMA与PC共混树脂显得尤为重要。
[00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 包括:50~7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30~50质量 份的聚碳酸酯。
[0019]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与PC共混后 具备良好的相容性,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高的透明度;由于PC的玻璃化转 变温度(Tg)较高,且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相容性较好, 使得到的共混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易于与高温加工工艺兼容。
[0020]其中,可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的结构式为:
[0021]其中x≥1,y≥1。
[0022]可选的,所述PMMA/PC共混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20℃,密度为 0.85~1.08g/cm3。
[0023]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甲基 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熔融共混挤出,得到PMMA/PC 共混树脂。
[0024]具体的,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进行共混 后,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225~ 290℃,转速为15~100r/min,得到的共混树脂在110℃鼓风烘箱中干燥备用。
[0025]其中,可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为50~70质 量份;所述聚碳酸酯为30~50质量份。
[002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 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组成的共混树脂。
[0027]具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的共混树脂, 其内部化学组分相容且无微相分离,不易发生内部散射,使由共混树脂构成的 光学薄膜的雾度较小。
[0028]可选的,所述光学膜的透光率不低于90%,雾度不超过2%。
[0029]可选的,所述光学膜的面内相位差可以但不限于为1.8~5.8nm,面外相位 差可以但不限于为0.9~15nm。
[0030]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PMMA/PC 共混树脂分多次加入到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50~7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30~5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PC共混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1,y≥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PC共混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PC共混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20℃,密度为0.85~1.08g/cm3。4.一种光学薄膜用PMMA/PC共混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亚乙烯酯的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熔融共混挤出,得到PMMA/PC共混树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露
申请(专利权)人: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