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53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座、防护外壳、支柱与电动滑轨,所述防护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的顶部,所述支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右侧,所述电动滑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的内腔顶部,所述机座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机门,该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相比传统装置的操作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内容,提高了本装置实际的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金属杆的外侧壁进行同步异径的打磨操作,无需工作人员对金属杆进行重复打磨,同时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金属杆因打磨所产生的角料进行收集的目的,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处理。行二次处理。行二次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制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制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零部件,它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的品质,同时也能够增加人们对于办公的工作效率,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升,金属制品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金属制品的生产厂家也逐年增多。
[0003]金属杆是众多金属制品中常用的一种,其本身能够对两个产品之间进行连接与支撑,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美观性,传统的金属杆在实际加工完成后,需要对金属杆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从而提高金属杆的使用效果。
[0004]然而,传统的金属杆加工打磨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0005]1、为了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的金属杆进行打磨处理,主砂轮与副砂轮之间往往为可调节式,然而传统的调节方式基本为人工调节,导致其实际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降低了其实际的工作效率;
[0006]2、若需要对金属杆的直径进行不同处理,则需要人工对金属杆进行多次打磨处理,从而达到对金属杆的打磨效果,但此种方式的操作方式不够便捷,同时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隐患,降低了其实际的使用安全性;
[0007]3、传统的打磨装置通过在其下方开设通孔,利用自由下落的原理将打磨金属棒所产生的角料进行排出,然而,此种方式无法对产生的角料进行收集处理,导致后期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重新清理,降低了其实际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
专利技术内容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为了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的金属杆进行打磨处理,主砂轮与副砂轮之间往往为可调节式,然而传统的调节方式基本为人工调节,若需要对金属杆的直径进行不同处理,则需要人工对金属杆进行多次打磨处理,从而达到对金属杆的打磨效果,但此种方式的操作方式不够便捷,同时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一定的隐患,传统的打磨装置通过在其下方开设通孔,利用自由下落的原理将打磨金属棒所产生的角料进行排出,然而,此种方式无法对产生的角料进行收集处理,导致后期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重新清理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机座、防护外壳、支柱与电动滑轨,所述防护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的顶部,所述支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右侧,所述电动滑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的内腔顶部,所述机座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机门,所述机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固定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插接在所述固定套筒
的内部,并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所述减震器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且所述导向块滑行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门,两个所述防护门的前侧壁均镶嵌有观察窗,所述支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器。
[0010]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中心处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砂轮,所述第一支架的后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砂轮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两个所述直线导轨的前侧壁设置有刻度尺。
[0012]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直线导轨滑行连接有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指针,且所述定位指针与所述刻度尺之间呈水平对齐。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副砂轮,所述第二支架的后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副砂轮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同心异径砂轮,且所述同心异径砂轮由第一砂轮与第二砂轮相组成,并所述第二砂轮的直径为所述第一砂轮的直径的两倍,所述第三支架的后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同心异径砂轮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电动滑轨的连接端滑行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连接端滑行连接有两个滑行架,两个所述滑行架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有压轮,且所述压轮的中心处与所述同心异径砂轮的中心处之间呈水平对齐。
[0016]优选的,所述机座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收集台,所述机座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且所述收集台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机座的内腔底部且位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输入端插接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
[0017]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自左向右等距贯穿连接有五组投料口,且所述收集台位于所述投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储存箱的前侧壁连接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该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当需要对主砂轮与副砂轮之间的工作距离进行调整时,则通过控制器启动左侧的直线导轨,使其带动第二支架往第一支架的一端进行自动移动,从而实现对主砂轮与副砂轮之间的工作距离进行自动化调节,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相比传统装置的操作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内容,实际使用非常便捷,有效提高了本装置实际的工作效率。
[0020]2、该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通过在第三支架内设置由不同直径大小的第一砂轮与第二砂轮所组成的同心异径砂轮,并且通过电动滑轨、电动推杆以及压轮的配合使用,使得金属杆充分与同心异径砂轮上的第二砂轮相贴合,并且由于第二砂轮的直径大小是第一砂轮的两倍,则首先第二砂轮对金属杆的一侧进行打磨处理,当第二砂轮嵌入至金属杆内,
并且使第一砂轮与金属杆的另一侧之间相贴合,从而利用第一砂轮对金属杆的另一侧进行打磨处理,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金属杆的外侧壁进行同步异径的打磨操作,无需工作人员对金属杆进行重复打磨,相比传统的操作方式更为便捷,并且本装置能够代替人手对金属杆进行夹持固定,有效防止金属杆因发生脱落而对人手造成伤害等问题。
[0021]3、该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在对金属杆进行打磨的同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离心风机的运行开关,使其内部产生强力的吸附力,再通过收集台对离心风机所产生的吸附力进行扩张,金属杆在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角料受重力影响掉落至投料口的内部,从而掉落在收集台的内部,通过离心风机所产生的吸附力将收集台中所收入的角料进行吸入处理,并且通过连通管将离心风机所吸入的角料输送至储存箱内进行存放,从而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对金属杆因打磨所产生的角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0)、防护外壳(200)、支柱(300)与电动滑轨(400),所述防护外壳(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100)的顶部,所述支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200)的右侧,所述电动滑轨(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200)的内腔顶部,所述机座(100)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机门(110),所述机座(100)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120),所述固定套筒(120)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器(121),所述固定套筒(120)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130),所述承载座(130)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40),且所述连接块(140)插接在所述固定套筒(120)的内部,并所述连接块(140)的顶部与所述减震器(12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筒(120)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22),所述连接块(1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41),且所述导向块(141)滑行连接在所述滑槽(122)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200)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门(210),两个所述防护门(210)的前侧壁均镶嵌有观察窗(211),所述支柱(30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10),所述控制器(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器(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0)的顶部中心处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2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20),所述第一支架(2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砂轮(230),所述第一支架(220)的后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21),且所述第一电机(221)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砂轮(230)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防护外壳(20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240),两个所述直线导轨(240)的前侧壁设置有刻度尺(2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直线导轨(240)滑行连接有第二支架(250)与第三支架(280),且所述第二支架(250)与所述第三支架(280)的前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后继刘毅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旭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