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507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材料制造方法和外部材料制造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内部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50~80份、水玻璃15~20份、碳酸丙烯酯1份、水1份、多聚磷酸二氢铝1份、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10份、硅溶胶5~10份所述外部材料包括液体磷酸二氢铝100份、氧化镁2份、玻璃纤维1~3份、50%甲基硅酸钾10~20份。该门芯板材料施工方便,兼备防火和耐水的功能,比强度高。比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芯板的领域,具体为一种填充于防火门内的耐水耐火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得耐火板一般采用菱镁水泥为主要原材料,菱镁水泥以氧化镁和氯化镁/硫酸镁为主要原材料,虽然耐火性能较好,密度较轻,生产工艺简单,但存在容易返卤、受潮、不耐水的缺点,由于菱镁水泥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容易释放出碱性氢氧根离子,催化防火门扇与门芯板之间的发泡聚氨酯有机溶剂(如N,N

二甲基甲酰胺(DMF等胺类溶剂))的降解,释放出“臭老鼠”的气味,同时,受潮后的菱镁水泥强度可损失80%以上。特别是即将推行的GB 12955《防火门》国家标准要求,耐火试验后还需进行喷水冲击试验,该标准的推出对耐火板的耐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普通的菱镁水泥无法满足新国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充于防火门内的耐水耐火板,不会吸水受潮,强度不会因此而有所降低,门芯板整体呈中性,不会促进有机溶剂的降解,满足GB 12955《防火门》新国家标准的要求。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材料制造方法和外部材料制造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内部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50~80份、水玻璃15~20份、碳酸丙烯酯1份、水1份、多聚磷酸二氢铝1份、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10份、硅溶胶5~10份所述外部材料包括液体磷酸二氢铝100份、氧化镁2份、玻璃纤维1~3份、50 %甲基硅酸钾10~20份。进一步的,所述水玻璃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
[0004]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材料还包括1~5份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5]进一步的,所述膨胀珍珠岩为闭孔膨胀珍珠岩。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碳酸硅1~10份。
[0007]进一步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依次称取多聚磷酸二氢铝、水、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硅溶胶,充分搅拌后,加入水玻璃后继续搅拌,得到A组分;步骤二,按重量份数比,将碳酸丙烯酯加入到骤一得到的A组分,1分钟内搅拌均匀后立刻加入膨胀珍珠岩中,继续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之后,3分钟内将B组分倒入耐火板模具中,压实,3分钟后移去模具四边镀锌钢板,得到耐火板预成品;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耐火板预成品送入120~160℃的烘箱10分钟烘干或常温静置2周以上晾干,得到烘干耐火板;步骤四,按重量份数比,将液体磷酸二氢铝、氧化镁、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得到其均匀刷涂或喷涂在步骤三得到的烘干耐火板表面,
步骤五,在步骤四得到的耐火板表面喷涂甲基硅酸钾溶液得到耐水耐火板。
[0008]进一步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依次称取多聚磷酸二氢铝、水、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硅溶胶,充分搅拌后,加入水玻璃后继续搅拌,得到A组分;步骤二,将膨胀珍珠岩均匀平铺在模具中,厚度在0.5~1 cm;步骤三,按重量份数比,将碳酸丙烯酯加入到骤一得到的A组分,1分钟内搅拌均匀后立刻喷涂到步骤二得到的膨胀珍珠岩表面,喷涂一层后,再铺一层厚度在1~5 cm厚的膨胀珍珠岩,随后,重复喷涂程序,如此,重复所述程序至门芯板厚度达到规定要求为止,得到预制门芯板;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预制门芯板压实,3分钟后移去模具四边模具板;步骤五,步骤三得到的预制门芯板送入120~160℃的烘箱10分钟烘干或常温静置2周以上晾干,得到烘干耐火板;步骤六,按重量份数比,将液体磷酸二氢铝、氧化镁、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得到其均匀刷涂或喷涂在步骤三得到的烘干耐火板表面。
[0009]步骤七,在步骤六得到的耐火板表面喷涂甲基硅酸钾溶液得到耐水耐火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耐火板模具由五块镀锌钢板组成,构成一个顶面无钢板的长方体结构,所述钢板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耐火温度高。本专利技术的耐火特性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水玻璃固化后的

Si

O

分子间的共价键,其耐火温度可达到800~1000 ℃,产生原理是:水玻璃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硅醇键,当硅醇键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相互脱水缩合,膨胀珍珠岩表面存在一定的硅羟基,容易与水玻璃产生的硅醇键缩合。碳酸丙烯酯、碳酸硅和多聚磷酸二氢铝在水中能水解产生酸性的氢离子,其中碳酸丙烯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较快,大概在10到30分钟内完成,而多聚磷酸二氢铝水解速度较慢,一般需要5~7天完成,碳酸硅在水玻璃中的水解速度大致在3~5天,;二是磷酸二氢铝和氧化镁体系,这里的氧化镁可以用氧化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代替,现有技术中对磷酸二氢铝和氧化镁体系应用于防火材料领域的报告已较多(可耐1500 ℃以上高温),但该体系常温为液体状,与无机粉/颗粒料混合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高温(400 ℃以上)烘烤,强度才能体现出来。本专利技术中,将磷酸二氢铝和氧化镁体系喷涂于已成形的干燥耐火板表面,在1000 ℃以上的高温下发挥强度(此时,水玻璃体系贡献的强度已失效)。
[0012]2、施工简便、无气味。选用挥发性酯类作为固化剂时,采用密封环境进行搅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3、耐水性强,由于水玻璃产生硅醇键的同时会产生易溶于水的钠盐,因此需要添加一定的硅溶胶减少钠盐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来提高整体的耐水性,同时加入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提高耐水性的同时提高门芯板的韧性及常温粘结力。由于甲基硅酸钾硬化后为无机材料并且与本体系采用的水玻璃、膨胀珍珠岩等能通过硅醇键脱水结合,并且其甲基疏水的特点,在门芯板表面喷涂一层甲基硅酸钾溶液后能确保门芯板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疏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实施例一一种耐水耐火板包括以下重量比:内部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50份、钠水玻璃15份、碳酸丙烯酯1份、水1份、多聚磷酸二氢铝1份、白乳胶10份、硅溶胶5份,外部材料包括液体磷酸二氢铝100份、氧化镁2份、玻璃纤维1份、50 %甲基硅酸钾10份。
[0015]具体工艺步骤为: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依次称取多聚磷酸二氢铝、水、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硅溶胶,充分搅拌后,加入钠水玻璃后继续搅拌,得到A组分;步骤二,按重量份数比,将碳酸丙烯酯加入到骤一得到的A组分,1分钟内搅拌均匀后立刻加入膨胀珍珠岩中,继续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之后,3分钟内将B组分倒入耐火板模具中,压实,3分钟后移去模具四边镀锌钢板,得到耐火板预成品;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耐火板预成品送入120℃的烘箱10分钟烘干,得到烘干耐火板;步骤四,按重量份数比,将液体磷酸二氢铝、氧化镁、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得到其均匀刷涂或喷涂在步骤三得到的烘干耐火板表面,步骤五,在步骤四得到的耐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材料制造方法和外部材料制造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内部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50~80份、水玻璃15~20份、碳酸丙烯酯1份、水1份、多聚磷酸二氢铝1份、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10份、硅溶胶5~10份,所述外部材料包括液体磷酸二氢铝100份、氧化镁2份、玻璃纤维1~3份、50 %甲基硅酸钾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内部材料还包括1~5份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珍珠岩为闭孔膨胀珍珠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酸硅1~10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耐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依次称取多聚磷酸二氢铝、水、白乳胶和/或苯丙乳液、硅溶胶,充分搅拌后,加入水玻璃后继续搅拌,得到A组分;步骤二,按重量份数比,将碳酸丙烯酯加入到骤一得到的A组分,1分钟内搅拌均匀后立刻加入膨胀珍珠岩中,继续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之后,3分钟内将B组分倒入耐火板模具中,压实,3分钟后移去模具四边镀锌钢板,得到耐火板预成品;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耐火板预成品送入120~160℃的烘箱10分钟烘干或常温静置2周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帅徐健康胡卓星周梦幽徐峰郑浙衡吕梦川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质量技术监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