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22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涉及感应龙头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组件、感应组件、出水组件、供电组件,管体组件包括前端盖、主体壳、牙管、出水管,前端盖和主体壳一端紧固连接,牙管和主体壳远离前端盖的一端紧固连接,出水管设置在主体壳靠近前端盖一端的侧壁上,感应组件设置在主体壳内部,出水组件一端设置在出水管内部,出水组件另一端设置在主体壳内部,供电组件也设置在主体壳内部,供电组件一端和主体壳内侧壁紧固连接,供电组件另一端设置在出水组件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电组件中的挡板将部分流体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并根据流体速度对动能转化量进行动态调整,流体的动能减少一部分也可以对流速进行限制。能减少一部分也可以对流速进行限制。能减少一部分也可以对流速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龙头
,具体为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

技术介绍

[0002]感应龙头目前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龙头把手上的细菌较多,手动开关的龙头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而感应龙头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该问题,但传统的感应龙头存在较多问题。
[0003]传统的感应龙头在使用过程中,龙头在关闭后容易出现水体的残留,由于目前的龙头出水口处多设置有过滤网和起泡器,出水孔较小,在水体表面张力和大气压的作用下,残留的水体并不容易滴落,但残留的水体始终停留在龙头的出口处,和外界空气接触密切,容易将空气中的病菌、杂质聚集,另外在龙头出现震动时水滴还是会出现滴落的情况,另一方面,过滤网可以将水体中的杂质去除,但杂质被积攒在过滤网内层,长时间使用后会增加龙头出水口的污染程度和出水流畅性。传统的感应龙头在使用过程中,若水管中输入的水流流速较大,水流的排出速度会变快,过快的水流会对起泡单元处产生较强的冲击力,降低起泡单元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排出的水流冲击力也会受到水管内部水流流速的影响,过快的水流在排出时容易引起水流溅射,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包括管体组件、感应组件、出水组件、供电组件,管体组件包括前端盖、主体壳、牙管、出水管,前端盖和主体壳一端紧固连接,牙管和主体壳远离前端盖的一端紧固连接,出水管设置在主体壳靠近前端盖一端的侧壁上,感应组件设置在主体壳内部,出水组件一端设置在出水管内部,出水组件另一端设置在主体壳内部,供电组件也设置在主体壳内部,供电组件一端和主体壳内侧壁紧固连接,供电组件另一端设置在出水组件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清除部件通过对出水管残留水体的回收,一方面实现了对过滤板的反复冲洗,提升了水体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对过滤杂质进行回收,并在使用者使用完毕时将杂质废水排出,可以有效对出水管处的残留水体进行更新,避免水体长时间积存而遭到污染。本专利技术的调压板通过阻挡垫和条形孔相对位置的调节保证了在水管内部流体压力不足时排水量趋于均衡,并通过自动力加压的方式保证了出水压力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供电组件中的挡板将部分流体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并根据流体速度对动能转化量进行动态调整,流体的动能减少一部分也可以对流速进行限制,维持流动的稳定性,阻挡气囊一端设置的导流环可以在水流冲击阻挡气囊时对水流的流向进行引导,避免水流在阻挡气囊端面处受到过大的阻力,降低了出现水锤效应的可能。
[0006]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接收器、发射管、发射窗,发射窗嵌入到主体壳侧壁中,发
射窗位于出水管远离牙管的一侧,发射管和主体壳内壁紧固连接,发射管的位置和发射窗对应,接收器和发射管远离主体壳的一端紧固连接,接收器通过导线和供电组件相连,接收器还通过导线和出水组件相连。当有人需要使用龙头时,将手伸向出水管处,发射管处发射的红外光就会被使用者的手反射,反射光被接收器接收到,接收器传递信号给电磁阀,控制水流导通,使用者不需要接触龙头就可以使用龙头,使用完毕后,接收器不再接收到反射光,电磁阀控制水流截止。
[0007]进一步的,出水组件包括电磁阀、限压阀、进水嘴、流通管、连接盒、清除部件,电磁阀、进水嘴、流通管、连接盒设置在主体壳内部,电磁阀和主体壳内壁紧固连接,电磁阀通过导线分别和感应组件、供电组件相连,进水嘴一端和主体壳内壁紧固连接,进水嘴和主体壳内部四周完全密封,进水嘴另一端和电磁阀相连通,电磁阀远离进水嘴的一端和流通管相联通,流通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和连接盒紧固连接,连接盒固定在主体壳的侧壁上,连接盒内部设置有过流腔,过流腔通过孔道和出水管相联通,流通管和过流腔相联通,限压阀、清除部件设置在出水管内部。当电磁阀导通时,水流从进水嘴进入,经过流通管,输入到连接盒中,再从连接盒输送到出水管中,出水管中设置的限压阀对水流进行压力限制,保证水流输出压力达到规定值,清除部件将水流进行过滤,并对过滤产物进行定时的排出,以保证龙头内部水体的洁净程度。
[0008]进一步的,清除部件包括环形密封腔、环形导通腔、排出通道、填充块、第一环形活塞、第二环形活塞、复位弹簧、起泡单元、U型导向管,填充块设置在出水管内部,填充块内部设置有环形密封腔、环形导通腔、排出通道,限压阀、起泡单元设置在排出通道中,限压阀位于排出通道靠近主体壳的一端,起泡单元位于排出通道远离主体壳的一端,环形导通腔环绕在排出通道外侧,环形密封腔环绕在环形导通腔外侧,环形导通腔靠近主体壳的一端和出水管内部相联通,第一环形活塞和环形导通腔滑动连接,环形导通腔远离主体壳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液阀,单向进液阀和排出通道相联通,环形导通腔远离主体壳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出液阀,单向出液阀和环形密封腔相联通,第二环形活塞和环形密封腔滑动连接,填充块靠近主体壳的一侧设置有U型导向管,U型导向管有若干组,U型导向管内部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一端和第一环形活塞紧固连接,连接绳另一端和第二环形活塞紧固连接,复位弹簧设置在环形密封腔中,复位弹簧有若干组,复位弹簧一端和第二环形活塞紧固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和环形密封腔靠近主体壳一侧的内壁紧固连接。龙头在关闭后容易出现水体的残留,由于目前的龙头出水口处多设置有过滤网和起泡器,出水孔较小,在水体表面张力和大气压的作用下,残留的水体并不容易滴落,但残留的水体始终停留在龙头的出口处,和外界空气接触密切,容易将空气中的病菌、杂质聚集,另外在龙头出现震动时水滴还是会出现滴落的情况,另一方面,过滤网可以将水体中的杂质去除,但杂质被积攒在过滤网内层,长时间使用后会增加龙头出水口的污染程度和出水流畅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清除部件,当水流经过出水管时,水流会对将第一环形活塞压下,此时第二环形活塞被连接绳拉起,复位弹簧被压缩,水流经过限压阀排出,当使用完毕时,电磁阀截止,水流压力减小,复位弹簧会将第二环形活塞压下,第二环形活塞将第一环形活塞拉起,第一环形活塞上移的过程中会将出水管处残留的水体吸入环形导通腔中,水体导流的过程中会对过滤板进行反向冲洗,并将过滤的杂质吸入环形导通腔中,当龙头被第二次使用时,第一环形活塞会再次受到水流的压力,环形导通腔内部混合有杂质的流体会被压入到环形密封腔中,当第
二次使用完毕后,使用者的手已经收回,此时第一环形活塞会再次上移,第二环形活塞被下压,环形密封腔内部的混合有杂质的流体被排出,出水管处的残留水体被吸入环形导通腔中。本专利技术的清除部件通过对出水管残留水体的回收,一方面实现了对过滤板的反复冲洗,提升了水体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对过滤杂质进行回收,并在使用者使用完毕时将杂质废水排出,可以有效对出水管处的残留水体进行更新,避免水体长时间积存而遭到污染。
[0009]进一步的,起泡单元包括过滤板、调压板、起泡器、过渡套,过渡套有两个,第一个过渡套设置在过滤板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龙头包括管体组件(1)、感应组件(2)、出水组件(3)、供电组件(4),所述管体组件(1)包括前端盖(11)、主体壳(12)、牙管(13)、出水管(14),所述前端盖(11)和主体壳(12)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牙管(13)和主体壳(12)远离前端盖(11)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出水管(14)设置在主体壳(12)靠近前端盖(11)一端的侧壁上,所述感应组件(2)设置在主体壳(12)内部,所述出水组件(3)一端设置在出水管(14)内部,出水组件(3)另一端设置在主体壳(12)内部,所述供电组件(4)也设置在主体壳(12)内部,所述供电组件(4)一端和主体壳(12)内侧壁紧固连接,供电组件(4)另一端设置在出水组件(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2)包括接收器(21)、发射管(22)、发射窗(23),所述发射窗(23)嵌入到主体壳(12)侧壁中,发射窗(23)位于出水管(14)远离牙管(13)的一侧,所述发射管(22)和主体壳(12)内壁紧固连接,发射管(22)的位置和发射窗(23)对应,所述接收器(21)和发射管(22)远离主体壳(12)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接收器(21)通过导线和供电组件(4)相连,接收器(21)还通过导线和出水组件(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3)包括电磁阀(31)、限压阀(32)、进水嘴(33)、流通管(34)、连接盒(35)、清除部件(36),所述电磁阀(31)、进水嘴(33)、流通管(34)、连接盒(35)设置在主体壳(12)内部,所述电磁阀(31)和主体壳(12)内壁紧固连接,电磁阀(31)通过导线分别和感应组件(2)、供电组件(4)相连,所述进水嘴(33)一端和主体壳(12)内壁紧固连接,进水嘴(33)和主体壳(12)内部四周完全密封,所述进水嘴(33)另一端和电磁阀(31)相连通,所述电磁阀(31)远离进水嘴(33)的一端和流通管(34)相联通,所述流通管(34)远离电磁阀(31)的一端和连接盒(35)紧固连接,所述连接盒(35)固定在主体壳(1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盒(35)内部设置有过流腔,所述过流腔通过孔道和出水管(14)相联通,所述流通管(34)和过流腔相联通,所述限压阀(32)、清除部件(36)设置在出水管(14)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力增压起泡式的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部件(36)包括环形密封腔(361)、环形导通腔(362)、排出通道(363)、填充块(364)、第一环形活塞(365)、第二环形活塞(366)、复位弹簧(367)、起泡单元(368)、U型导向管(369),所述填充块(364)设置在出水管(14)内部,所述填充块(364)内部设置有环形密封腔(361)、环形导通腔(362)、排出通道(363),所述限压阀(32)、起泡单元(368)设置在排出通道(363)中,所述限压阀(32)位于排出通道(363)靠近主体壳(12)的一端,所述起泡单元(368)位于排出通道(363)远离主体壳(12)的一端,所述环形导通腔(362)环绕在排出通道(363)外侧,所述环形密封腔(361)环绕在环形导通腔(362)外侧,所述环形导通腔(362)靠近主体壳(12)的一端和出水管(14)内部相联通,所述第一环形活塞(365)和环形导通腔(362)滑动连接,所述环形导通腔(362)远离主体壳(12)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液阀,所述单向进液阀和排出通道(363)相联通,所述环形导通腔(362)远离主体壳(12)的一端还设置有单向出液阀,所述单向出液阀和环形密封腔(361)相联通,所述第二环形活塞(366)和环形密封腔(361)滑动连接,所述填充块(364)靠近主体壳(12)的一侧设置有U型导向管(369),所述U型导向管(369)有若干组,所述U型导向管(369)内部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和第一环形活塞(365)紧固连接,连接绳另一端和第二环形活塞(366)紧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生吴艳芬黄世旺黄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法拉希奥卫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