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16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包括“工”字吊架,承吊梁,以及模具钢吊链;所述“工”字吊架,包括水平吊架、行车吊环、及上中转吊环;所述承吊梁,包括承重横梁、下中转吊环、及模具钢吊环;所述承重横梁,垂直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或平行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所述模具钢吊链为钢链,所述模具钢吊链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承重横梁下方的模具钢吊环上,形成一个U形吊装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结构简单,仅通过1台行车,就能实现多个规格的模具钢吊装,以及可以适配更长的模具钢吊装。钢吊装。钢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对模具钢热处理过程中,进出台车炉进行吊装用的专用吊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钢是一种特殊的钢材,其一般已圆钢、方钢的形态进行交付,且很多客户根据实际模具的尺寸规格,进行外尺寸定制,这就导致在模具钢生产过程中,产出的模具钢尺寸规格大小各异,基本没有统一的尺寸。
[0003]故,模具钢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电渣重熔形成钢坯后,热处理时,需要应用到一些吊具,来适配不同的规格尺寸,及形态。
[0004]如采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236871U模具钢铸坯用吊钳,一方面存在开口尺寸受限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吊装可靠性的问题;且吊钳的左右两边尺寸较大,不利于规整的吊装排放模具钢,缩小模具钢之间的间距,以充分利用台车炉的空间,尽可能一炉处理尽量多的模具钢。
[0005]针对模具钢上述热处理中的吊装需求,有必要设计一款专门的进出炉吊装用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以期能够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模具钢,满足吊装需求,且吊具与模具钢接触部位足够小,减小模具钢之间的摆放间距。
[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了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包括“工”字吊架,承吊梁,以及模具钢吊链;
[0008]所述“工”字吊架,包括水平吊架、行车吊环、及上中转吊环;
[0009]所述水平吊架设有位于两端的短架梁,及连接两端的跨架梁,水平投影形成“工”字形,且保持水平状态;所述水平吊架的上方设有2个以上的行车吊环,所述行车吊环内穿设有行车吊缆,并连接到行车的吊钩上;
[0010]所述水平吊架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上中转吊环,所述上中转吊环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承吊梁;
[0011]所述承吊梁,包括承重横梁、下中转吊环、及模具钢吊环;
[0012]所述承重横梁为平直的横梁;所述承重横梁的上方设有若干下中转吊环,所述下中转吊环与所述上中转吊环之间连接有中转吊缆;所述承重横梁的下方设有若干模具钢吊环,所述模具钢吊环下方连接有所述模具钢吊链;
[0013]所述承重横梁,垂直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或平行于所述短架梁设置;
[0014]所述模具钢吊链为钢链,所述模具钢吊链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承重横梁下方的模具钢吊环上,形成一个U形吊装空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中转吊环位于所述短架梁的下方;每侧所述短架梁下方的所述上中转吊环设有4个以上;每根所述短架梁下方的所述上中转吊环沿所述跨架梁对称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横梁垂直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所述中转吊缆可选择的连接在不同的所述上中转吊环上。
[0017]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承重横梁上的所述下中转吊环设有4个以上,所述中转吊缆可选择的连接在不同的所述下中转吊环上。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跨架梁的长度为所述短架梁长度的1.5

3倍。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重横梁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根所述承重横梁的下方设有1个以上的U形吊装空间。
[0021]本技术的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在所述“工”字吊架与所述承吊梁之间采用可拆卸的中转吊缆连接,从而可根据吊装目标模具钢的长度,调整出不同的模具钢吊链跨度;同时可根据小尺寸规格的模具钢,调整模具钢吊链安装方式,形成多个U形吊装空间,同时起吊2根以上的模具钢。
[0022]本技术的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结构简单,仅通过1台行车,就能实现多个规格的模具钢吊装,以及可以适配更长的模具钢吊装。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0024]图2为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0025]图3为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
[0026]图4为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4;
[0027]图5为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的整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技术主要涉及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如图1

5所示,包括“工”字吊架1,承吊梁2,以及模具钢吊链3。
[0030]“工”字吊架1,主体为“工”字形的水平吊架11,所述水平吊架11设有位于两端的短架梁,及连接两端的相对较长的跨架梁,所述跨架梁的长度约为所述短架梁长度的1.5

3倍。所述水平吊架11上设有2个以上的行车吊环12,通过行车吊缆13,连接到行车的吊钩上,使所述水平吊架11呈水平状态。所述水平吊架11的下方设有若干上中转吊环14,所述上中转吊环14位于所述短架梁的下方,且沿所述跨架梁对称设置。所述上中转吊环14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承吊梁2。
[0031]承吊梁2,主体为长条状的承重横梁21,其优选为工字梁,即截面形状为“工”字;所述承重横梁21的上方设有若干下中转吊环22,所述下中转吊环22与所述上中转吊环14之间连接有中转吊缆23。所述承重横梁21的下方设有若干模具钢吊环24,所述模具钢吊环24 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模具钢吊链3。
[0032]所述模具钢吊链3为钢链,其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承重横梁21下方的模具钢吊环24上,形成一个U形吊装空间,用于吊装模具钢。
[0033]本技术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与现有钢链或钢缆吊具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水平吊架11的“工”字形的边长短不一,通过调整下方承重横梁21与其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节2根承重横梁21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模具钢;进一步的,所述上中转吊环14、所述下中转吊环22均设有多个;当吊装目标模具钢的长度较短时,可将所述承重横梁21垂直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此时所述中转吊缆23的下部连接在所述承重横梁21上最外侧的所述下中转吊环22上,而所述中转吊缆23的上部连接在所述短架梁下方的上中转吊环14 上,并根据具体的模具钢长度,选择相应的上中转吊环14进行安装,如图1、图2所示,从而使2根所述承重横梁21之间的间距不同,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模具钢;而当吊装目标模具钢的长度较长时,则如图3、图4所示,将所述承重横梁21平行于所述短架梁,此时所述中转吊缆23可以选择间距位置相同的所述上中转吊环14与所述下中转吊环22进行连接,如图3 所示,可以选择位于两端的上下中转吊环进行连接,也可以选择位于中间的上下中转吊环进行连接,且可以根据可靠性要求,多布置几根,从而使2根所述承重横梁21之间的与所述跨架梁的长度相同,以适应相对较长的模具钢。
[0034]所述承重横梁21的下方亦设有多个模具钢吊环24,一方面可以根据吊装目标模具钢的横截面尺寸,选择不同间距的模具钢吊环24进行安装所述模具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钢热处理进出炉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吊架,承吊梁,以及模具钢吊链;所述“工”字吊架,包括水平吊架、行车吊环、及上中转吊环;所述水平吊架设有位于两端的短架梁,及连接两端的跨架梁,水平投影形成“工”字形,且保持水平状态;所述水平吊架的上方设有2个以上的行车吊环,所述行车吊环内穿设有行车吊缆,并连接到行车的吊钩上;所述水平吊架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上中转吊环,所述上中转吊环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承吊梁;所述承吊梁,包括承重横梁、下中转吊环、及模具钢吊环;所述承重横梁为平直的横梁;所述承重横梁的上方设有若干下中转吊环,所述下中转吊环与所述上中转吊环之间连接有中转吊缆;所述承重横梁的下方设有若干模具钢吊环,所述模具钢吊环下方连接有所述模具钢吊链;所述承重横梁,垂直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或平行于所述短架梁设置;所述模具钢吊链为钢链,所述模具钢吊链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承重横梁下方的模具钢吊环上,形成一个U形吊装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热处理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廷偶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晟模具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