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09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复合酶、稳定剂和载体;其中所述复合酶包括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脂肪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在染色后添加,不但能有效地除去棉针织物上的绒毛及浮色,使织物光洁靓丽,保证织物染色后色差小,色光保持一致,还可以在染色后和皂洗同浴,节水节能,提高棉针织物印染加工生产效率。提高棉针织物印染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棉针织物的传统印染加工流程是先用酸性或中性纤维素酶除毛,然后染色,再皂洗,除毛一般放在染色工艺前进行,但是由于织物在染色和皂洗过程中存在反复摩擦过程,部分纤维素绒毛又重新暴露出来,降低了织物成品质量。如果将除毛工艺放在染色工艺的后面,虽然保证了除毛的效果,但是由于酸性纤维素酶和中性纤维素酶剥色比较厉害,染色后除毛将会导致织物的色光不达标。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从棉针织物染色加工过程中酶制剂的选择以及应用条件的分析等多方面考察,提供了一种用于棉针织物染色后除毛皂洗同浴的绿色安全型生物添加剂,即除毛皂洗同浴的复配酶制剂及其应用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棉针织物印染加工工艺中除毛不彻底或影响织物色光的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包括复合酶、稳定剂和载体;其中所述复合酶包括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脂肪酶中的至少一种。
[0006]具体的,上述复配酶制剂包括包括1

20%的碱性果胶酶、1

10%的甘露聚糖酶、1

10%的木聚糖酶、10

90%的碱性纤维素酶、1

10%的脂肪酶、1

10%的稳定剂和1

50%的载体。
[0007]具体的,上述复配酶制剂包括:10%的碱性果胶酶、5%的甘露聚糖酶、5%的木聚糖酶、50%的碱性纤维素酶、5%的脂肪酶、5%的稳定剂和20%的载体。
[0008]具体的,上述稳定剂包括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糖、山梨醇中至少一种。
[0009]具体的,上述载体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

环糊精、麦芽糊精、变性淀粉中至少一种。
[0010]具体的,上述复配酶制剂的适宜作用温度为30

65℃,适宜pH为7.0

10.0。
[0011]具体的,上述复配酶制剂的剂型包括液体剂、粉剂或微粒剂。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棉针织物除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棉针织物染色排水后,加水升温至30

65℃,向其中添加如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处理20

60分钟,然后升温至70

100℃保温10

20分钟后排水即可完成除毛。
[0013]具体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添加复配酶制剂的同时添加皂洗剂或在复配酶制剂处理20

50分钟后添加皂洗剂。
[0014]具体的,上述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棉针织物重量的0.1

1%。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在染色后添加,不但能有效地除去棉针织物上的绒毛及浮色,使织物光洁靓丽,保证织物染色后色差小,色光保持一致,还可以在染色后和皂洗同浴,节水节能,提高棉针织物印染加工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实施方案,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包括复合酶、稳定剂和载体;其中所述复合酶包括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脂肪酶中的至少一种。
[0019]为了更有效地除去棉针织物上的绒毛及浮色,降低织物染色后色差,使织物光洁靓丽,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1

20%的碱性果胶酶、1

10%的甘露聚糖酶、1

10%的木聚糖酶、10

90%的碱性纤维素酶、1

10%的脂肪酶、1

10%的稳定剂和1

50%的载体。优化后的复合酶制剂配方由10%的碱性果胶酶、5%的甘露聚糖酶、5%的木聚糖酶、50%的碱性纤维素酶、5%的脂肪酶、5%的稳定剂和20%的载体组成。
[0020]上述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

环糊精、麦芽糊精、变性淀粉中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配酶制剂的适宜作用温度为30

65℃,适宜pH为7.0

10.0。
[0022]进一步地,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复配酶制剂的剂型包括液体剂、粉剂或微粒剂。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棉针织物除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棉针织物染色排水后,加水升温至30

65℃,向其中添加如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添加量优选为棉针织物重量的0.1

1%,处理20

60分钟后升温至70

100℃保温10

20分钟,随后排水,即可完成除毛工艺。
[0024]为了提高棉针织物印染加工生产效率,可在复配酶制剂处理20

50分钟后添加皂洗剂或在添加复配酶制剂的同时添加皂洗剂,实现除毛皂洗同浴,节水节能。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的效果进行研究。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研究了不同组分配比的复配酶制剂在棉针织物印染加工过程中除毛效果。
[0028]将经过相同染色排水等前处理工序的32支纯棉汗布均分成8缸,每缸对应一个试验组,向缸中加水升温到55℃后,添加0.2%owf复配酶制剂处理30min,然后加入皂洗剂处理30min,最后升温至100℃保温15min后排水,将布料烘干待测。
[0029]各试验组中使用的复配酶制剂的组成如表1所示,配制时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其
中,碱性纤维素酶活力50000U/g,检测标准为武汉新华扬企业标准;碱性果胶酶活力5000U/g,检测标准为武汉新华扬企业标准;甘露聚糖酶活力10000U/g,检测标准为武汉新华扬企业标准;木聚糖酶活力100000U/g,检测标准QB/T 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酶、稳定剂和载体;其中所述复合酶包括碱性纤维素酶、碱性果胶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和脂肪酶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

20%的碱性果胶酶、1

10%的甘露聚糖酶、1

10%的木聚糖酶、10

90%的碱性纤维素酶、1

10%的脂肪酶、1

10%的稳定剂和1

50%的载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0%的碱性果胶酶、5%的甘露聚糖酶、5%的木聚糖酶、50%的碱性纤维素酶、5%的脂肪酶、5%的稳定剂和20%的载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糖、山梨醇中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针织物除毛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红张成杰王冠刘营詹志春周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