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8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进风口,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下部。由于其进风口设置在上游旋风筒的下部,因此无需在进风口上连通很长的吸尘管即可将地面的灰尘直接通入旋风筒内,从而减小了进风口至地面段的抽吸力损失,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旋风分离装置是一种通过旋风桶中高速旋转的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气体和灰尘污物的装置。旋风分离装置通常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将携带灰尘的空气通过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初步滤去大颗粒的灰尘,再通过下游旋风分离装置进一步滤去灰尘微粒的方法,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现有技术中,进风口通常设置在旋风筒体的上部,如CN200520069501.1。为了达到将地表面的灰尘通过进风口导入旋风筒体内的目的,就要在进风口上连通一条很长的连接至地面的吸尘管,这样就会损失一定的抽吸力,造成除尘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能减小进风口至地面段的抽吸力损失,提高除尘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进风口,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下部。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筒和第一集尘桶,所述上游旋风筒上开有旋风筒开口,所述第一集尘桶设置在上游旋风筒的外侧且通过旋风筒开口与上游旋风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集尘桶完全设置在上游旋风筒的外侧。所述第一集尘桶的外壁为透明材料。所述旋风筒开口设置在上游旋风筒的上部。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管内,所述进风管从第一集尘桶的下部穿过且连通至上游旋风筒的内腔。所述进风管的至少部分外壁构成所述第一集尘桶的部分底部。所述进风管的外壁和第一集尘桶的桶底的下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网孔过滤罩,所述网孔过滤罩设置在上游旋风筒内部并位于气流通道的入口,所述上游旋风筒的内腔通过网孔过滤罩上的网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下游旋风筒和第二集尘桶,所述第二集尘桶设置在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内部,所述下游旋风筒的下端为下游旋风筒开口,所述至少一个下游旋风筒分别通过其下游旋风筒开口与第二集尘桶的内腔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以下优点1、由于其进风口设置在上游旋风筒的下部,因此无需在进风口上连通很长的吸尘管即可将地面的灰尘直接通入旋风筒内,从而减小了进风口至地面段的抽吸力损失,提高除尘效率;2、由于其第一集尘桶设置在旋风筒的外侧,因此与以往的将集尘桶设计在旋风筒下侧的技术方案相比,其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高度;3、由于第一集尘桶的外壁为透明材料,因此当第一集尘桶内积累了一定灰尘量后,使用者可以从外部直接观察到集尘桶内的灰量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的截面图;其中1、进风口;2、出风口;3、气流通道;4、上游旋风筒;5、网孔过滤罩;6、第二集尘桶;7、第一集尘桶;8、旋风筒开口;9、下游旋风筒;10、下游旋风筒开口;11、进风管;12、下游旋风筒出风口;13、导流板;14盖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标号用于指相同的元件。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气流通道3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进风口1,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出风口2,所述进风口1设置在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下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筒4和第一集尘桶7,所述上游旋风筒4的上部开有旋风筒开口8,所述第一集尘桶7完全设置在上游旋风筒4的外侧且通过旋风筒开口8与上游旋风筒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集尘桶7用于收集上游旋风筒4中分离出的灰尘,其外壁为透明材料。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进风管11,所述进风口1位于进风管11内,所述进风管11从第一集尘桶7的下部穿过且连通至上游旋风筒4的内腔。所述进风管11的部分外壁构成所述第一集尘桶7的部分底部。所述进风管11也可以和第一集尘桶7相独立地设置,此时,所述进风管11的外壁和第一集尘桶7的桶底的下表面之间有间隙。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网孔过滤罩5,所述网孔过滤罩5设置在上游旋风筒4内部并位于气流通道3的入口,所述上游旋风筒4的内腔通过网孔过滤罩5上的网孔与气流通道3相连通。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并列的下游旋风筒9和第二集尘桶6,所述第二集尘桶6设置在所述网孔过滤罩5的内部,所述第二集尘桶6用于收集下游旋风筒9中分离的灰尘。所述下游旋风筒9的下端为下游旋风筒开口10,所述多个并列的下游旋风筒9分别通过其下游旋风筒开口10与第二集尘桶6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下游旋风筒9的上端为上游旋风筒出风口12。所述多个上游旋风筒出风口12均连通至导流板13,通过导流板13与设在盖体14内的出风口2相连通。当携带着灰尘的空气从进风管11的进风口1沿切向进入上游旋风筒4内,该气流沿上游旋风筒4的内壁向上做螺旋运动,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以较大颗粒的灰尘靠近上游旋风筒4的内壁、较小颗粒的灰尘与空气靠近网孔过滤罩5的气流带。较大颗粒的灰尘在上游旋风筒4上方的旋风筒开口8处被甩进第一集尘桶7内,最终落入第一集尘桶7的底部,此时就完成了第一级旋风分离。而较小颗粒的灰尘与空气则在真空源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网孔过滤罩5,沿气流通道3上升并沿切向高速地进入多个并列的下游旋风筒9,通过速度更高、离心力更大的下游旋风筒9进一步的分离较小颗粒的灰尘与空气。分离出的较小颗粒的灰尘通过下游旋风筒开口10进入第二集尘桶6中。而各个下游旋风筒9内的干净空气则分别通过上游旋风筒出风口12集中流入导流板3,最后经过盖体14上的出风口2排出空气,这样就形成了第二级旋风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气流通道(3)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进风口(1),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出风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设置在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气流通道(3)相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进风口(1),所述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出风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设置在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游旋风筒(4)和第一集尘桶(7),所述上游旋风筒(4)上开有旋风筒开口(8),所述第一集尘桶(7)设置在上游旋风筒(4)的外侧且通过旋风筒开口(8)与上游旋风筒(4)的内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桶(7)完全设置在上游旋风筒(4)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桶(7)的外壁为透明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开口(8)设置在上游旋风筒(4)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进风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奇
申请(专利权)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