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侧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77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侧滚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抗侧滚装置会降低轨道车运行可靠性等问题。本抗侧滚装置,包括两个油缸,每个油缸均包括对应设置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每个活塞均将对应缸体的内腔分隔为顶腔和底腔,两个油缸的顶腔分别与另一油缸的底腔通过油管相连,且两根油管上均连接有蓄能器,每根活塞杆均包括位于对应活塞上方的主杆段和位于对应活塞下方的延伸段,每个缸体的底部均固定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套管,每个延伸段均插入到对应的套管内并形成滑动密封。本抗侧滚装置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并提供较好的抗侧滚性能,而且能够减少甚至不会对轨道车的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产生干扰,提高了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侧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涉及一种抗侧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架是支承车体并使之在轨道上运行的装置,又称为走行部,是轨道车的关键部件,转向架包括轮对、轴箱、一系悬挂装置、构架、二系悬挂装置、驱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等。为了提高轨道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安装有抗侧滚装置。
[0003]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抗侧滚装置及其安装结构[申请号:CN201711336807.2;公告号:CN108082203B],包括第一拉压油缸和第二拉压油缸,第一拉压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拉压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拉压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在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缓冲油缸,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缓冲油缸。第一缓冲油缸包括第三缸体、设置于第三缸体内的活塞板,活塞板将第三缸体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上腔体内充满液压油,下腔体内设有弹性元件,第一上腔体与第一管路连通。第二缓冲油缸与第一缓冲油缸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缓冲缸的第二上腔体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一拉压油缸的有杆腔、第二拉压油缸的无杆腔、第一上腔体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一缓冲缸内的弹性元件反作用力平衡,第二拉压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拉压油缸的无杆腔、第二上腔体三者的液压油压力总和与第二缓冲缸内的弹性元件反作用力平衡。
[0004]由于第一拉压油缸和第二拉压油缸中设置的是无杆腔和有杆腔,即活塞的一侧具有活塞杆,活塞的另一侧没有活塞杆,当车体产生上下振动和横向摆动时,第一拉压油缸和第二拉压油缸同步产生拉伸或者压缩,即活塞行程相同,由于有杆腔容积的变化量是有杆腔的横截面积与活塞行程的乘积,无杆腔容积的变化量是无杆腔的横截面积与活塞行程的乘积,而活塞杆的存在占用了一部分有杆腔的横截面积,因此无杆腔容积的变化量要大于有杆腔容积的变化量,使得一部分油液进入到第一缓冲缸和第二缓冲缸中,导致车身的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
[0005]为了降低干扰,提高轨道车运行地可靠性,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油路中增加换向阀和储油缸,用于对多余的油液进行临时存储,如公告号为CN214138528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类似的方案,这种方法不仅需要设置控制电路来控制换向阀的切换,而且需要在转向架上设置额外的空间来安装换向阀和储油缸。或者在缓冲油缸上连接换向阀和风缸,通过换向阀的切换使缓冲油缸在车体侧滚时有效,在其他工况时失效,如公告号为CN213168082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类似的方案,同样的,这种方法不仅需要设置控制电路来控制换向阀的切换,而且需要在转向架上设置额外的空间来安装换向阀和风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侧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抗侧滚装置会降低轨道车运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抗侧滚装置,包括两个油缸,每个所述油缸均包括对应设置的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均将对应缸体的内腔分隔为顶腔和底腔,两个油缸的顶腔分别与另一油缸的底腔通过油管相连,且两根油管上均连接有蓄能器,每根活塞杆均包括位于对应活塞上方的主杆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缸体的底部均固定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套管,每根所述活塞杆均还包括位于对应活塞下方的延伸段,每个所述延伸段均插入到对应的套管内并形成滑动密封。
[0009]活塞在缸体内上下滑动时,顶腔容积的变化量是顶腔的横截面积与活塞行程的乘积,底腔容积的变化量是底腔的横截面积与活塞行程的乘积。由于延伸段插设在套管中并形成滑动密封,而套管固定在缸体底部,活塞杆的延伸段位于活塞下方,使延伸段与套管组成的结构纵向贯穿底腔,延伸段与主杆段形成对应关系,相比于没有设置延伸段和套管的油缸,可以降低底腔容积变化量与顶腔容积变化量之间的差值。而且延伸段的横截面积越接近主杆段的横截面积,底腔容积的变化量越接近顶腔容积的变化量,合理设置延伸段和主杆段的横截面积后,甚至还能够使顶腔中油液的变化量与底腔中油液的变化量保持一致。而且套管与外界空气保持连通,可以避免延伸段在套管内滑动时发生真空效应而引起活塞滑动的阻滞,避免延伸段和套管的设置引起额外的抵抗刚度,同时延伸段与套管之间形成密封,可以避免油缸中的油液从延伸段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处漏出,保证抗侧滚装置中的油液不会因为延伸段和套管的设置而发生泄漏,从而保证抗侧滚装置的抗侧滚性能不受延伸段和套管设置的影响。
[0010]当轨道车行驶到弯道发生侧滚时,两个油缸的伸缩状态相反,其中一个油缸的顶腔和另一油缸的底腔被压缩,其中的油液通过油管进入到其中一个蓄能器中并产生压缩势能和压缩抵抗力,从而由蓄能器产生抗侧滚刚度,使抗侧滚装置具有抗侧滚作用,同时延伸段滑动插设在套管中具有导向定位作用,保证活塞在缸体内滑动准确稳定,提高抗侧滚装置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当轨道车发生上下振动和横向摆动时,两个油缸同步产生拉伸或者压缩,两个油缸分别设置规格合适的缸体、主杆段、延伸段和套管后,不仅能够使同一油缸底腔和顶腔中油液的变化量保持一致,还能够使两个油缸中由同一油管相连的顶腔与底腔的油液变化量也保持一致,此时油液只在两个油缸之间流动,油液不会进入到蓄能器中,蓄能器不提供抵抗刚度,同时由于套管与外界空气连通,套管与延伸段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抵抗刚度,从而不会影响车身的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即使底腔和顶腔中油液的变化量还存在差值,相对于没有设置延伸段和套管的抗侧滚装置来说,本抗侧滚装置还是能够减少一些对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的干扰。因此,本抗侧滚装置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并提供较好的抗侧滚性能,而且能够减少甚至不会对轨道车的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产生干扰,提高了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
[0011]在上述的抗侧滚装置中,在同一油缸中所述延伸段的横截面积等于主杆段的横截面积,两个油缸的缸体尺寸相同,且两个油缸中延伸段的横截面积相同。这样设置延伸段后可以保证两个油缸底腔中油液的变化量分别与另一油缸顶腔中油液的变化量保持一致,避免轨道车发生上下振动和横向摆动时油液进入到蓄能器中,保证抗侧滚装置的设置不会影响车身的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保证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
[0012]在上述的抗侧滚装置中,至少一个油缸中,所述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下方固定有连
接套,所述套管的顶端插入到连接套中并固定,所述延伸段穿设在连接套中。连接套对套管具有固定作用,使连接套固定稳定,同时连接套对延伸段具有导向定位作用,使延伸段在套管中滑动准确稳定,有利于提高抗侧滚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
[0013]在上述的抗侧滚装置中,所述套管与连接套之间具有密封圈一,所述延伸段与连接套之间具有密封圈二。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的设置可以提高延伸段与套管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抗侧滚装置因油液泄漏而导致的抗侧滚性能下降,又能够使延伸段滑动顺畅,有利于提高抗侧滚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轨道车运行的可靠性。
[0014]在上述的抗侧滚装置中,所述连接套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滚装置,包括两个油缸(1),每个所述油缸(1)均包括对应设置的缸体(2)、活塞(3)和活塞杆(4),每个所述活塞(3)均将对应缸体(2)的内腔分隔为顶腔(2a)和底腔(2b),两个油缸(1)的顶腔(2a)分别与另一油缸(1)的底腔(2b)通过油管(9)相连,且两根油管(9)上均连接有蓄能器(10),每根活塞杆(4)均包括位于对应活塞(3)上方的主杆段(4b),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缸体(2)的底部均固定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套管(5),每根所述活塞杆(4)均还包括位于对应活塞(3)下方的延伸段(4a),每个所述延伸段(4a)均插入到对应的套管(5)内并形成滑动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油缸(1)中所述延伸段(4a)的横截面积等于主杆段(4b)的横截面积,两个油缸(1)的缸体(2)尺寸相同,且两个油缸(1)中延伸段(4a)的横截面积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油缸(1)中,所述缸体(2)上位于活塞(3)的下方固定有连接套(7),所述套管(5)的顶端插入到连接套(7)中并固定,所述延伸段(4a)穿设在连接套(7)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侧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与连接套(7)之间具有密封圈一(6a),所述延伸段(4a)与连接套(7)之间具有密封圈二(6b)。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抗侧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7)将底腔(2b)分隔为第一腔(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辜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