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所述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包括下基座;上基座,所述上基座铰接在所述下基座的顶部;四个弧形安装槽,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两个取气管本体,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分别设置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两个安装环,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具有操作简单、调节便捷、安装效果好的优点。装效果好的优点。装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
[0001]本技术涉及取气管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在安装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时,大多都是直接将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焊接到取气装置上,而在焊接时,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损坏,且由于是焊接关系,在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出现损坏时,不易进行更换。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单、调节便捷、安装效果好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包括:下基座;上基座,所述上基座铰接在所述下基座的顶部;四个弧形安装槽,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两个取气管本体,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分别设置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两个安装环,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个气体流动槽,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分别与四个弧形安装槽相连通;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开设在位于所述上基座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底槽,所述底槽开设在位于所述下基座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且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基座的上方并与所述上基座滑动连接;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基座的顶部;螺纹固定板,所述螺纹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且所述螺纹固定板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转轮,所述转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
[0006]优选的,所述螺纹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上基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密封板,两个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密封槽,四个所述弧形密封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密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密封槽,所述上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
有两个矩形密封板,所述矩形密封板与所述矩形密封槽密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基座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下基座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螺栓、下基座、上基座、四个弧形安装槽、四个弧形密封板、两个安装环和两个环形密封槽可以快速的对两个取气管本体进行拆装,且可以通过调节螺杆、螺纹固定板、升降杆、密封挡板可以控制两个取气管本体之间的通气量,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下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上基座和下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下基座;2、上基座;3、弧形安装槽;4、取气管本体;5、安装环;6、气体流动槽;7、避让槽;8、底槽;9、密封挡板;10、升降杆;11、调节螺杆;12、螺纹固定板;13、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
‑
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下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上基座和下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包括:下基座1;上基座2,所述上基座2铰接在所述下基座1的顶部,通过上基座1和下基座2形成一个安装机构;四个弧形安装槽3,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3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1和所述上基座2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为了方便安装两个取气管本体4;两个取气管本体4,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4分别设置所述下基座1和所述上基座2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3内;两个安装环5,两个所述安装环5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3内,且两个所述安装环5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4相互靠近的一端,为了使两个取气管本体4与上基座2和下基座1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两个气体流动槽6,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6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1和所述上基座2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6分别与四个弧形安装槽3相连通,为了方便气流通过;避让槽7,所述避让槽7开设在位于所述上基座2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6的顶部内壁上;底槽8,所述底槽8开设在位于所述下基座1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6的底部内壁上,为了使密封挡板9下降的底部时,可以与位于下基座1上的气体流动槽6的底部接触更加紧密;密封挡板9,所述密封挡板9设置在所述避让槽7内,为了调节两个气体流动槽6的通气流量;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挡板9的顶部,且
所述升降杆10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基座2的上方并与所述上基座2滑动连接,为了方便带动密封挡板9移动;调节螺杆11,所述调节螺杆11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基座2的顶部,为了调节密封挡板9的位置;螺纹固定板12,所述螺纹固定板12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杆10的顶端,且所述螺纹固定板12与所述调节螺杆11螺纹连接;转轮13,所述转轮13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杆11的顶端,方便操作人员带动调节螺杆11转动。
[0020]为了使调节螺杆11可以带动螺纹固定板12升降移动,所述螺纹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11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1]为了使升降杆10可以与上基座2滑动连接,所述上基座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10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2]为了增加安装环5与弧形安装槽3之间的密封性,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3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密封板,两个所述安装环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密封槽,四个所述弧形密封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密封连接。
[0023]为了提高下基座1与上基座2之间的密封性,所述下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密封槽,所述上基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矩形密封板,所述矩形密封板与所述矩形密封槽密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变压吸附交叉均压取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基座;上基座,所述上基座铰接在所述下基座的顶部;四个弧形安装槽,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两个取气管本体,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分别设置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两个安装环,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取气管本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个气体流动槽,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气体流动槽分别与四个弧形安装槽相连通;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开设在位于所述上基座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底槽,所述底槽开设在位于所述下基座上的所述气体流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且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基座的上方并与所述上基座滑动连接;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基座的顶部;螺纹固定板,所述螺纹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成,李靖烽,潘念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成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