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秀英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熬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35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熬药装置,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该中医熬药装置,通过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固定连接的配合下,达到了转盘平稳转动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带动圆柱块进行移动的效果,通过圆柱块、顶杆的配合,达到了带动齿板在滑槽和滑杆的滑动导向下进行运动的效果,齿板通过圆柱杆、定向板的配合下,达到了带动推杆进行运动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使圆柱块顶起推杆进行运动,通过圆柱杆和定向板的配合使齿板进行返回运动的效果,进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进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进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熬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
,具体为一种中医熬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0003]现有的中医熬药装置在进行熬药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对熬制的药物进行搅拌,进而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针对于这一状况我们提出以下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熬药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熬药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圆柱块,所述齿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齿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外表面放置有定向板,所述定向板的前端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定向板的下部,且推杆与转盘相接触。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齿板位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且齿板与齿轮相互啮合,便于结构进行稳定的传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电机运动的稳定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杆位于转盘的上表面与其相接触,且顶杆与位于上部的圆柱块相接触,便于转盘带动齿板进行运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底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位于同一水平面,为上部结构提供支撑力有效的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放置有熬药装置本体,所述
熬药装置本体的截面形状呈凹字状,便于对药物进行熬制。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杆的底端固定镶嵌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熬药装置本体的内部,能够对药物进行充分的搅拌。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中医熬药装置,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电机,以及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固定连接的配合下,达到了转盘平稳转动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带动圆柱块进行移动的效果,通过圆柱块、顶杆的配合,达到了带动齿板在滑槽和滑杆的滑动导向下进行运动的效果,齿板通过圆柱杆、定向板、第三轴承、连接杆的配合下,达到了带动推杆进行运动的目的,进而达到了使圆柱块顶起推杆通过第三轴承、连接杆顶起定向板进行运动的目的,通过圆柱杆和定向板的配合使齿板进行返回运动的效果,进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
[0014]2.该中医熬药装置,通过支撑板底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的支撑柱,以及四个支撑柱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配合下,达到了为上部结构提供支撑力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圆杆的底端固定镶嵌的扇叶,以及扇叶位于熬药装置本体的内部的配合设置下,达到了能够对药物进行充分搅拌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熬药装置本体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熬药装置本体左视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熬药装置本体正视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熬药装置本体仰视图。
[0019]图中:1

支撑板;2

第一轴承;3

圆杆;4

齿轮;5

滑槽;6

滑杆;7
‑ꢀ
齿板;8

第二轴承;9

电机;10

支撑架;11

转盘;12

圆柱块;13

顶杆; 14

圆柱杆;15

定向板;16

第三轴承;17

连接杆;18

推杆;19

支撑柱; 20

熬药装置本体;21

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熬药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圆杆3,圆杆3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4,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6,滑槽5、滑杆6和齿板7之间的滑动连接配合下能够使齿板7运动的更加的稳定,两个滑杆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7,齿板7位于支撑板1的上表面,且齿板7与齿轮4 相互啮合,便于结构进行稳定的传动,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电机9的输出端,电机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电机9运动的稳定性,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圆柱块12,齿板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3,顶杆 13位于转盘11的上表面与其相接触,且顶杆13与位于上部的圆柱块12相接触,便于转盘
11带动齿板7进行运动,齿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14,圆柱杆14的外表面放置有定向板15,定向板15的前端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 16,第三轴承16能够使与其固定连接有定向板15和推杆18进行同步运动,第三轴承1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底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第三轴承16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8,推杆18位于定向板15 的下部,且推杆18与转盘11相接触,支撑板1底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四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熬药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圆杆(3),所述圆杆(3)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6),两个所述滑杆(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7),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圆柱块(12),所述齿板(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3),所述齿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14),所述圆柱杆(14)的外表面放置有定向板(15),所述定向板(15)的前端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16),所述第三轴承(1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底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16)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8),所述推杆(18)位于定向板(15)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英王永伟刘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孙秀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