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30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7
本申请的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包括切割头机架、连接在切割头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切割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切割头机架背面的导轮组;金刚线经导轮组引导在每个切割盘片组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本申请装置在切割过程中,由驱动机构高速驱动各主辊,各主辊驱动各切割盘片,各切割盘片转动带动“回”字形线网快速传动,实现对单晶硅棒的切割。本申请切割所得的四根截面为类梯形的长方体晶棒可流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再利用,提高了单晶硅棒的利用率;切割所得的边皮体积减少,降低了回收成本。收成本。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硅单晶棒切割、切方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单晶棒加工成本是太阳能硅片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硅片生产厂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先进产能的大规模扩产,降低硅单晶棒的加工成本,从而降低硅片的销售价格以获得竞争优势。自动化技术是降低硅单晶棒加工成本的重要手段,将去头尾、切断、切方、晶棒磨抛等工序实现自动化,并通过自动线将各个工序联接起来,实现工序间的材料自动输送。卧式硅单晶棒切方机和立式硅单晶棒切方机可以实现单机自动化和不同工序之间自动化联线。
[0003]现有技术中无论卧式硅单晶棒切方机还是立式硅单晶棒切方机,其切割头上线网的设置均为“井”字形,参见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井”字形线网。具有“井”字形线网的硅单晶棒切方机切割头装置存在以下缺点:“井”字形线网切割所得的一根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晶棒a,可供进入下一道工序,单晶硅棒利用率低;而剩余的截面为圆弧形的边皮b因无法被下一道工序利用而作为回收料在被清洗后回炉重造。
[0004]因此,为了提高单晶硅棒的利用率,本申请提出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晶硅棒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包括:
[0007]切割头机架、连接在所述切割头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切割机构;
[000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对应且平行;
[0009]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一主辊、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二主辊、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三主辊、以及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四主辊;
[0010]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辊上的第一切割盘片组和第二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辊上的第三切割盘片组和第四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三主辊上
的第五切割盘片组和第六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四主辊上的第七切割盘片组和第八切割盘片组、以及金刚线;
[0011]还包括设置在切割头机架背面的导轮组;
[0012]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组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一切割盘片,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二切割盘片;所述第一切割盘片和所述第二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主辊上;
[0014]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三切割盘片,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四切割盘片;所述第三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四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主辊上;
[0015]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五切割盘片,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六切割盘片;所述第五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六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三主辊上;
[0016]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七切割盘片,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八切割盘片;所述第七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八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四主辊上;
[0017]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的两个线槽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一切割盘片,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二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一切割盘片、两个第二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主辊上;
[0019]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三切割盘片,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四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三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四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主辊上;
[0020]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五切割盘片,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六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五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六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三主辊上;
[0021]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七切割盘片,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八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七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八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四主辊上;
[0022]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的一个线槽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盘片与第三切割盘片相对;
[0024]所述第二切割盘片与第四切割盘片相对;
[0025]所述第五切割盘片与第七切割盘片相对;
[0026]所述第六切割盘片与第八切割盘片相对;
[0027]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8]进一步地,所述导轮组包括换向导轮、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
[0029]所述换向导轮设置在所述切割头机架背面且与每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线槽的所在位置相对;
[0030]第一换向导轮、第二换向导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三换向导轮、第四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五换向导轮、第六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中用
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七换向导轮、第八换向导轮与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九换向导轮、第十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十一换向导轮、第十二换向导轮与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十三换向导轮、第十四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十五换向导轮、第十六换向导轮与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
[0031]进一步地,所述金刚线的自由端依次经所述进线导轮、所述第一换向导轮引导后,依次绕设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的第一线槽后成为第一金刚线,再依次经所述第五换向导轮、所述第十二换向导轮引导后依次绕设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的第二线槽、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的第二线槽后成为第二金刚线,再依次经所述第十六换向导轮、所述第三换向导轮引导后依次绕设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的第一线槽、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的第一线槽后成为第三金刚线,再依次经所述第七换向导轮、所述第十一换向导轮引导后依次绕设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的第一线槽、所述第八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头机架、连接在所述切割头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切割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对应且平行;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一主辊、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二主辊、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三主辊、以及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第四主辊;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辊上的第一切割盘片组和第二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辊上的第三切割盘片组和第四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三主辊上的第五切割盘片组和第六切割盘片组、设置在所述第四主辊上的第七切割盘片组和第八切割盘片组、以及金刚线;还包括设置在切割头机架背面的导轮组;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组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一切割盘片,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二切割盘片;所述第一切割盘片和所述第二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主辊上;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三切割盘片,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四切割盘片;所述第三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四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主辊上;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五切割盘片,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六切割盘片;所述第五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六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三主辊上;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七切割盘片,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包括一个第八切割盘片;所述第七切割盘片和所述第八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四主辊上;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的两个线槽上缠绕形成“回”字形线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一切割盘片,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二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一切割盘片、两个第二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主辊上;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三切割盘片,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四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三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四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主辊上;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五切割盘片,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六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五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六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三主辊上;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七切割盘片,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包括两个第八切割盘片;所述两个第七切割盘片和所述两个第八切割盘片依次贯穿在所述第四主辊上;所述金刚线经所述导轮组引导在每个所述切割盘片的一个线槽上缠绕形成“回”字形
线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盘片与第三切割盘片相对;所述第二切割盘片与第四切割盘片相对;所述第五切割盘片与第七切割盘片相对;所述第六切割盘片与第八切割盘片相对;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切割盘片组与所述第八切割盘片组之间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的“回”字形线网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包括换向导轮、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所述换向导轮设置在所述切割头机架背面且与每个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线槽的所在位置相对;第一换向导轮、第二换向导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三换向导轮、第四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二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五换向导轮、第六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三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七换向导轮、第八换向导轮与所述第四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九换向导轮、第十换向导轮与所述第五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第十一换向导轮、第十二换向导轮与所述第六切割盘片组中用于缠绕金刚线的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亮张红臣汪海波王均涛陈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昀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