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28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包括固定板、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机电设备主体,机电设备主体固定在固定板上,还包括前板和挡风件,前板、壳体及固定板形成罩体将机电设备主体包覆;前板由左板和右板组成;壳体截面呈C型,壳体与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壳体与固定板相对的面为向外弧面凸起设置,挡风件与壳体的外壁形成文丘里管结构,壳体上设有位于喉部处的通孔;固定板上设有通风孔。通过散热孔设置在固定板和文丘里管结构的喉部,避免雨水从散热孔中进入;壳体和前板均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当检修时,沿滑道将壳体滑移远离机电设备主体,使得壳体打开彻底,给予检修足够空间,便于检修操作。便于检修操作。便于检修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级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中需要使用安装有轨道机电设备,轨道机电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散热不佳导致机电装置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轨道机电使用寿命和效果。现有轨道机电设备的散热多是在其外壳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口或出风口,以此实现其内气流的流动而实现降温效果,该结构设置容易导致雨水从壳体侧壁上的进风口或出风口中进入壳体内,同样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轨道机电设备需要经常检修注油现有外壳打开锁闭操作繁琐,有些只是上盖打开,外壳的侧壁影响检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包括固定板、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机电设备主体,机电设备主体固定在固定板上,还包括前板和挡风件,所述前板、壳体及固定板形成罩体,该罩体将机电设备主体包覆;前板由左板和右板组成;壳体截面呈C型,壳体与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壳体与固定板相对的面为向外弧面凸起设置,所述挡风件与壳体的外壁形成文丘里管结构,文丘里管结构包括入风口、喉部和出风口,壳体上设有位于喉部处的通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风孔。
[0006]固定板上设有T型槽,壳体上设有与之对应的T型滑轨。
[0007]壳体与前板相对的面上设有支架,支架包括柱形横杆,柱形横杆上设有U型拉手,U型拉手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柱形横杆穿插在条形孔内;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U型拉手对应的限位孔。
[0008]所述左板和右板与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
[0009]所述左板和右板靠合形成连接孔。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机电设备的壳体上的散热孔容易有雨水进入导致以及检修时壳体外发彻底打开影响检修操作。本技术通过散热孔设置在固定板和文丘里管结构的喉部,避免雨水从散热孔中进入;壳体和前板均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当检修时,沿滑道将壳体滑移远离机电设备主体,使得壳体打开彻底,给予检修足够空间,便于检修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支架22和U型拉手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考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包括固定板1、壳体2、前板4、挡风件7及位于壳体2内的机电设备主体3,机电设备主体3固定在固定板1上,所述前板4、壳体2及固定板1形成罩体,该罩体将机电设备主体3包覆;前板4由左板41和右板42组成;壳体2截面呈C型,壳体2与固定板1之间滑动连接,壳体2与固定板1相对的面为向外弧面凸起设置,所述挡风件7与壳体2的外壁形成文丘里管结构6,文丘里管结构6包括入风口61、喉部62和出风口63,壳体2上设有位于喉部62处的通孔8;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通风孔9。
[0015]固定板1上设有T型槽11,壳体2上设有与之对应的T型滑轨21。
[0016]壳体2与前板4相对的面上设有支架22,支架22包括柱形横杆23,柱形横杆23上设有U型拉手10,U型拉手10上设有条形孔101,所述柱形横杆23穿插在条形孔101内;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与U型拉手10对应的限位孔(图中未显示)。
[0017]如附图2所示,所述左板41和右板42与固定板1之间滑动连接。该滑动连接方式同壳体2与固定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左右滑动。检修时前板4基本上无需拆动,也就是前板4一般不用打开。优选地,前板4的固定方式为螺钉12固定。
[0018]所述左板41和右板42靠合形成连接孔5。连接孔5用于机电设备主体3的转轴或连接线的导出。如附图2所示。
[0019]具体地,入风口61朝向轨道行驶的方向,气流从入风口61入,从出风口63排出,根据文丘管里原理,气流经过喉部62时,通孔8形成负压进而带动罩体内气流随之排出,罩体内气体再从固定板1上通风孔9补入,如此形成罩体内气流流动达到降温效果,该结构设置避免雨水从通孔8或通风孔9内进入罩体,即便罩体内有水也从固定板1上的通风孔9内排出了,如附图1所示。
[0020]当需要检修时,如附图1、3所示,U型拉手10从固定板1上的限位孔中拔出上拉,然后U型拉手10绕柱形横杆23旋转90度,手拉U型拉手10将壳体2朝向远离前板4的方向拉,最后将机电设备主体3裸露在外,使得机电设备3的左、右、上和后方均无遮挡,便于检修注油等操作。检修完毕,将壳体2推向前板4方向,重新将机电设备主体3覆盖笼罩,最后操作如上将U型拉手10的端部垂直扣入固定板1上的限位孔内,状态如附图1所示。
[0021]本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机电设备的壳体上的散热孔容易有雨水进入导致以及检修时壳体外发彻底打开影响检修操作。通过散热孔设置在固定板和文丘里管结构的喉部,避免雨水从散热孔中进入;壳体和前板均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当检修时,沿滑道将壳体滑移远离机电设备主体,使得壳体打开彻底,给予检修足够空间,便于检修操作。
[0022]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备,包括固定板(1)、壳体(2)及位于壳体(2)内的机电设备主体(3),机电设备主体(3)固定在固定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板(4)和挡风件(7),所述前板(4)、壳体(2)及固定板(1)形成罩体,该罩体将机电设备主体(3)包覆;前板(4)由左板(41)和右板(42)组成;壳体(2)截面呈C型,壳体(2)与固定板(1)之间滑动连接,壳体(2)与固定板(1)相对的面为向外弧面凸起设置,所述挡风件(7)与壳体(2)的外壁形成文丘里管结构(6),文丘里管结构(6)包括入风口(61)、喉部(62)和出风口(63),壳体(2)上设有位于喉部(62)处的通孔(8);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通风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机电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旸波余新平罗云凤周亚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