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23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包括:底板;组合支架,架设在底板的顶部;转动臂,一端转动设置在组合支架的一侧,并通过组合支架驱动升降和上下摆动;扇形板,固定设置在转动臂的另一端;转动板,转动设置在扇形板的圆心,顶部开设有圆槽;转动杆,一端与转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扇形板的弧顶,与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转动杆绕转动板转动;引导筒,固定设置在转动板的侧壁,与转动杆呈一条直线;两个可见光激光发射器,背部对接固定,并与圆槽的侧壁转动连接。该装置能够远程控制,实现精准导向,便于后续的穿刺和置钉操作。刺和置钉操作。刺和置钉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微创技术是在保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创伤,以达到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全身反应轻、康复周期快和心理效应好的手术技术。目前脊柱微创技术蓬勃发展,在脊柱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开始关注和开展脊柱微创技术。
[0003]然而,脊柱微创技术需要在局限的视野内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必须得依赖影像设备的定位。脊柱微创技术传统定位标记方法准确度低、透视次数多,需要医护人员通过双手按照经验进行定位,导致患者和医护人员反复辐射暴露,极大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且定位标记的精度较差。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该装置能够远程控制,实现精准导向,便于后续的穿刺和置钉操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包括:
[0008]底板;
[0009]组合支架,架设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0010]转动臂,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组合支架的一侧,并通过组合支架驱动升降和上下摆动;
[0011]扇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
[0012]转动板,转动设置在扇形板的圆心,顶部开设有圆槽;
[0013]转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4]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扇形板的弧顶,与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所述转动杆绕转动板转动;
[0015]引导筒,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与转动杆呈一条直线;
[0016]两个可见光激光发射器,背部对接固定,并与所述圆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可见光激光发射器转至顶部时,两个发射端的激光呈一条直线,其中一个穿过所述引导筒的通孔。
[0017]优选地,还包括:
[0018]气缸,一端与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9]连接板,一侧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导筒固定连接,并开设有与所述引导筒通孔配合的槽孔。
[0020]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21]扇形齿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扇形板的弧顶;
[0022]C型架,两侧板分别与所述扇形齿环的两侧面抵接;
[0023]转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架的两侧板转动连接;
[0024]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扇形齿环啮合;
[0025]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C型架位于扇形板背部的侧板上,其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0026]所述C型架的一侧板的下沿固定有限位板,并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引导杆;所述扇形板的背部开设有与所述引导杆配合的弧形槽体。
[0027]优选地,所述扇形齿环的正面沿扇环面开设有角度刻度;所述C型架的一侧板开设有与所述角度刻度配合的方形通槽。
[0028]优选地,所述组合支架包括:
[0029]升降装置,架设在所述底板顶部;
[0030]转动台,架设在所述在升降装置上,并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升降,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
[0031]移动装置,架设在所述转动臂的一侧;
[0032]安装台,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的末端;
[0033]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扇形板的背部固定连接。
[0034]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丝杠传动组件;每组所述丝杠传动组件包括:
[0035]滑台,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0036]三角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台的一侧;
[0037]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台的槽内;
[0038]第一丝杠,穿过所述移动板,并与所述移动板螺纹配合,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台的两端转动连接;
[0039]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台的顶部,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传动连接。
[0040]优选地,所述转动台包括:
[0041]两个架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所述转动臂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架板转动连接;
[0042]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一个所述架板的外侧,其输出轴与所述短轴转动连接。
[0043]优选地,所述转动臂的侧面开设有电机槽和滑动槽;所述移动装置包括:
[0044]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0045]第二丝杠,穿过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槽的两端转动连接;
[0046]第四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槽内,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杠传动连接;
[0047]两个连接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侧面,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并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
[0048]优选地,还包括:
[0049]旋转轴,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圆槽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所述可见光激光发射器;
[0050]第五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外侧,其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
[0051]优选地,还包括:
[0052]四组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角固定连接;
[0053]液压缸,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0054]支撑板,其顶部与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55]四组万向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
[005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5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
[0058](1)该装置通过组合支架结合可伸缩的万向轮结构,能够将导向装置稳定架设在患者背部上方,并且形成一定的角度,便于后续定位操作,且适配于任何手术场所。
[0059](2)通过驱动组件以及影像设备的配合,该装置能够准确地进行导向,通过两组可见光激光发射器形成一条可见光路,并通过驱动装置微调光路的角度进行指示,有效调节手术入路角度。定位结束后可通过定位筒进行置钉或穿刺等操作。
[0060](3)该装置可远程进行控制调整角度和位置,避免了长时间暴露在充满辐射的环境下,有效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006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6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006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的驱动组件结构图;
[006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的背部局部结构图;
[006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的底部视角图。
[0066]图中:1、支撑杆;2、底板;3、滑台;4、三角支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组合支架,架设在所述底板(2)的顶部;转动臂(7),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组合支架的一侧,并通过组合支架驱动升降和上下摆动;扇形板(6),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臂(7)的另一端;转动板(28),转动设置在扇形板(6)的圆心,顶部开设有圆槽;转动杆(20),一端与所述转动板(28)的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扇形板(6)的弧顶,与转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所述转动杆(20)绕转动板(28)转动;引导筒(24),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8)的侧壁,与转动杆(20)呈一条直线;两个可见光激光发射器(22),背部对接固定,并与所述圆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可见光激光发射器(22)转至顶部时,两个发射端的激光呈一条直线,其中一个穿过所述引导筒(24)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23),一端与所述转动板(28)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板(27),一侧的一端与所述气缸(23)的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导筒(24)固定连接,并开设有与所述引导筒(24)通孔配合的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扇形齿环(16),固定设置在所述扇形板(6)的弧顶;C型架(19),两侧板分别与所述扇形齿环(16)的两侧面抵接;转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C型架(19)的两侧板转动连接;齿轮(17),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扇形齿环(16)啮合;第一电机(32),固定设置在所述C型架(19)位于扇形板(6)背部的侧板上,其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C型架(19)的一侧板的下沿固定有限位板,并与所述转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侧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引导杆(33);所述扇形板(6)的背部开设有与所述引导杆(33)配合的弧形槽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环(16)的正面沿扇环面开设有角度刻度;所述C型架(19)的一侧板开设有与所述角度刻度配合的方形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角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支架包括:升降装置,架设在所述底板(2)顶部;转动台,架设在所述在升降装置上,并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升降,与所述转动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东马虎升卢汪钰孔赏韩少坤高聪马潇苒吴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