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驻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驻车棘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棘轮驻车组件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第一棘轮的外部具有若干凸台,若干凸台沿第一棘轮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棘轮的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第二棘轮安装于中空腔体内,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通过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棘轮能够相对第二棘轮进行转动。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驻车棘轮组件,采用第一棘轮和位于第一棘轮的中空腔体内的第二棘轮的组合结构,并进行弹性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能够将动力总成恢复自然垂直状态给予第一棘轮和棘爪的扭转力便转移到第二棘轮和第一棘轮之间的弹性件上,避免了推出驻车挡位时整车的冲击感问题的出现。的冲击感问题的出现。的冲击感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棘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驻车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驻车棘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的汽车变速器,常见的分为四种型式:液力自动变速器、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其中,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常用的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分为P、R、N、D、2、1或L等,其中P挡是用作停车之用,以防止汽车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造成汽车突然前窜而引发危险的状况。
[0003]现有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的驻车功能一般是由驻车棘爪和驻车棘轮来实现,在车辆停车后挂入P挡时,驻车棘爪会卡入驻车棘轮中,驻车棘轮一般与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相连,驻车棘爪一般与变速器外壳相连,由此可见,驻车棘爪卡入驻车棘轮后,车辆便无法移动,从而完成P挡驻车。
[0004]但对于装配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在D挡或R挡(即驱动挡位)时由于动力不中断,动力总成相对于无动力空挡时会有一定的翻转,当车辆停车由前进挡或倒车挡直接快速挂入驻车挡位时,因为驻车机构动作总是早于动力总成的恢复,因此每次停车由前进挡或倒车挡直接快速挂入驻车挡位时存在一定概率驻车棘轮与棘爪一侧完全贴合后动力总成再恢复。由于动力总成位置恢复之前驻车棘轮棘爪已经完全贴合,当动力总成位置恢复后,驻车棘轮棘爪便承受较大翻转力。当下次车辆启动执行拖出驻车挡位时,动力总成便存在较大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车辆推出P挡时整车会有冲击感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驻车棘轮组件,包括:
[0007]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的外部具有若干凸台,若干所述凸台沿所述第一棘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棘轮的内部具有中空腔体;
[0008]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通过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棘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棘轮进行转动。
[0009]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驻车棘轮组件,采用第一棘轮和位于第一棘轮的中空腔体内的第二棘轮的组合结构,并进行弹性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即车辆停车由驱动挡位快速挂入驻车挡位时,即使在动力总成恢复自然垂直状态之前出现第一棘轮和棘爪恰好贴紧的情况,由于第一棘轮能够相对第二棘轮进行转动,因此动力总成恢复自然垂直状态给予第一棘轮和棘爪的扭转力便转移到了第二棘轮和第一棘轮之间的弹性件上,当下次执行挂出驻车机构时,驻车棘爪仅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压紧力即可,从而避免了推出驻车挡位时
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0027]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0028]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0029]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驻车棘轮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驻车棘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本技术中的驻车棘轮组件包括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第一棘轮11的外部具有若干凸台111,若干凸台111沿第一棘轮1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棘轮11的内部具有中空腔体112,第二棘轮12安装于中空腔体112内,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通过弹性件13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棘轮11能够相对第二棘轮12进行转动。
[0030]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驻车棘轮组件10,采用第一棘轮11和位于第一棘轮11的中空腔体112内的第二棘轮12的组合结构,并进行弹性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如图2所示,即车辆停车由驱动挡位快速挂入驻车挡位时,即使在动力总成恢复自然垂直状态之前出现第一棘轮11和棘爪恰好贴紧的情况,由于第一棘轮11能够相对第二棘轮12进行转动,因此动力总成恢复自然垂直状态给予第一棘轮11和棘爪的扭转力便转移到了第二棘轮12和第一棘轮11之间的弹性件13上,当下次执行挂出驻车机构时,驻车棘爪20仅需要克服弹性件13的压紧力即可,从而避免了推出驻车挡位时整车的冲击感的问题的出现。
[0031]具体地,在本技术中,驻车棘轮组件10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棘轮12能够带动第一棘轮11进行转动,由于第二棘轮12与驱动轴相连接,这样能够保证第二棘轮12和第一棘轮11整体上能够进行力矩传动的操作,保证了车辆动力的输出。
[00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棘轮12包括本体部121和若干凸起部122,本体部121与第一棘轮11同轴设置,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在运转过程中更加稳定,保证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棘轮11能够相对第二棘轮12进行转动,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棘轮12能够带动第一棘轮11进行转动,减少运转过程中因不同轴造成
的故障。若干凸起部122沿本体部121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使得凸起部122在本体部121的各个方向上均能够进行与第一棘轮11的配合,使得力矩围绕整个圆周方向,提升了可靠性。
[00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凸起部122沿本体部121周向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件13与第一棘轮11的内壁面相连接。每个凸起部122通过两个弹性件13与第一棘轮11的内壁面相连接,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减驻车棘轮组件10第一工作状态之后的每个弹性件13上的动力总成的翻转力,从而延长了弹性件13的使用寿命,提升了驻车棘轮组件10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棘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的外部具有若干凸台,若干所述凸台沿所述第一棘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棘轮的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通过弹性件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棘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棘轮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棘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轮包括本体部和若干凸起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棘轮同轴设置,若干所述凸起部沿所述本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棘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所述本体部周向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棘轮的内壁面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棘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本体部的周向等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棘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波,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