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764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包括:底座;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相邻的第一侧内凹形成配合MT插芯的空腔;塑胶透镜,包括:第一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第二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面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的光学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导通。其可以解决光纤收发设备的发射光与接收光功率不平衡的问题,避免采用掺碳的方式导致接受光也发生衰减以及采用光学面镀膜的方式导致造价昂贵,增加工艺成本的问题。艺成本的问题。艺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产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和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网络宽带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以及新的应用和网络服务的不断发展,光网络和数据系统的需求将急剧增长,而作为光网络和数据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中心的系统建设也必将日益增长。而作为光通信的基础设备单元,光电收发模块(简称光模块)的速率从10G到100G已经取得的成熟的发展,但目前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得100G的模块已经满足不了大数据量的通信要求。
[0003]因此,更高速率的400G光模块将成为近两年的主流产品,而作为400G光模块的核心光学器件:16通道塑胶透镜LENS的结构和性能,将大大影响400G光模块的光学性能和信号质量。
[0004]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已经研发出自己的400G模块的塑胶透镜。目前普遍因为TX端的发光芯片发射光功率较高,需要对发射光功率衰减后再传入光纤中传播。常用的衰减方式为两种,方式一是在TX端的光学面镀膜,利用镀膜增加衰减,使发射光功率衰减到合适值后,再传入光纤中。方式二是塑胶透镜的原材料中掺碳。使发射光在掺碳的塑胶透镜中传播时,被掺杂在其中的碳颗粒遮挡吸收而发生衰减。
[0005]目前塑胶透镜的TX端光学面组和RX端光学面组在一个塑胶透镜中。该方案的缺陷是:现有的塑胶透镜将TX端和RX端设计在一个塑胶透镜结构中,如果通过掺碳的方式增加衰减,就会在增加TX端衰减的同时,对RX也引入衰减,而实际上RX端如果增加衰减,会降低信号强度,进而影响产品性能。也就是该方案只能通过在TX端增加镀膜而实现对TX端发射光衰减的目的。而该镀膜方案的缺点是,一是造价昂贵,需要在塑胶透镜完成基本加工后,再进行镀膜操作,增加工艺成本。二是镀膜操作会出现统一批次一致性差和每批次性能差异,产品一致性差。用于产品生产时,也会带来光模块产品调试难度大,生产良率低。
[0006]同时,目前市场上现有的400G光模块上使用的400G塑胶透镜,其定位PIN针是由塑胶透镜在生产是一体注塑生成。该方案的缺陷是:塑料材料的PIN针,结构强度和耐磨强度低,多次插拔耦合MT跳线时,塑料PIN容易磨损和变形,导致定位偏差,严重时将影响耦合效率,进而影响400G光模块的产品性能和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可以解决光纤收发设备的发射光与接收光功率不平衡的问题,避免采用掺碳的方式导致接受光也发生衰减以及采用光学面镀膜的方式导致造价昂贵,增加工艺成本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
备,包括:底座;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相邻的第一侧内凹形成配合MT插芯的空腔;塑胶透镜,包括:第一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第二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面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的光学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导通。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收发设备作为信号发送端、且整体进行掺碳处理,使所述第一光学面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的每一路所述光学通道具有相同的功率衰减量。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还包括:金属PIN针,所述第一侧在所述第一光学面组的两侧设置有PIN针定位孔,所述金属PIN针固定于所述PIN针定位孔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PIN针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自所述PIN针定位孔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点胶槽,用于对所述金属PIN针(14)进行限位和点胶固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还包括:光学反射面,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学面组接收的光线反射传导至所述第二光学面组;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沉槽,用于从所述壳体外部将所述光学反射面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底座形成的凸台上,用于将接收的发散光转换为平行光;所述第一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形成的凹槽中,用于将所述第二光学面组传递的平行光转换为汇聚光。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还设置有限位MT插芯的若干个凸点,用于限制所述MT插芯的插接位置和插入深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楔形部和凹形部,用于固定MT金属卡子。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还设置有通气孔,用于使所述壳体内部的大气压与外界相同。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系统,包括:信号发送端;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信号发送端;所述信号发送端和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底座;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相邻的第一侧内凹形成配合MT插芯的空腔;塑胶透镜,包括:第一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第二光学面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面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的光学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导通;其中,所述信号发送端整体进行掺碳处理,使所述第一光学面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的每一路所述光学通道具有相同的功率衰减量。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将信号发送端设备和信号接收端设备分开设计,即将TX光学面组和RX光学面组分别设计在不同设备中作为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对TX光学面组所在的信号发送端设备单独进行掺碳处理,实现平衡发射光和接受光功率的效果,同时避免TX端光学面组和RX端光学面组设计于同一个设备中,进行掺碳处理时对RX端光学面组也产生衰减,导致降低信号强度,无法达到收、发光功率平衡的问题,以及对TX端光学面组单独镀膜导致造
价昂贵,增加工艺成本的问题;
[0020](2)光纤收发设备本身不设计PIN针结构,而设计一个安装PIN针的孔,然后在PIN针孔中装配不锈钢的金属PIN针14,能够避免在光纤收发设备上设计塑料PIN针结构,避免多次插拔耦合MT跳线时,塑料PIN容易磨损和变形,导致定位偏差,影响耦合效率的问题;
[0021](3)将光纤收发设备的两组光学面组分别设置于凸台结构上和凹槽结构中,凸台的高度和凹槽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保证良好的光线接受效果,以及避免和对端跳线插芯匹配时划伤光学面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不带金属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带金属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壳体(12),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与所述底座(11)相邻的第一侧(121)内凹形成配合MT插芯的空腔;塑胶透镜(13),包括:第一光学面组(13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121);第二光学面组(132),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第一光学面组(131)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132)的光学通道在所述壳体(12)内部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作为信号发送端、且整体进行掺碳处理,使所述第一光学面组(131)和所述第二光学面组(132)的每一路所述光学通道具有相同的功率衰减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PIN针(14),所述第一侧(121)在所述第一光学面组(131)的两侧设置有PIN针定位孔(1211),所述金属PIN针(14)固定于所述PIN针定位孔(12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PIN针(14)的第一端(141)位于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端(141)相对的第二端(142)自所述PIN针定位孔(1211)伸入所述壳体(12)内部,所述壳体(12)与所述第二端(14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点胶槽(122),用于对所述金属PIN针(14)进行限位和点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发光功率平衡的光纤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反射面(15),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学面组(131)接收的光线反射传导至所述第二光学面组(132);所述壳体(12)与所述底座(11)相对的第二侧(123)设置有沉槽(1231),用于从所述壳体(12)外部将所述光学反射面(15)放置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