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63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包括:步骤S1:从中央熔炉出料口向转运包中加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转运包控制铝液温度为720~740℃;步骤S2:向转运包中加铜含量大于99%的红铜渣或者红铜粉,用漏勺将红铜渣或者红铜粉均匀铺在铝液表面;步骤S3:将转运包移至除气机下方,向转运包中加入加强型F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铝合金金属冶炼工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铝硅铜系铝合金最常见的两种压铸材料ADC12和ADC10,其包括有硅、铜、镁、锰、铁、锌、钛、镍、铅、锡、铝,虽然各元素都有相应执行标准,但是,由于铜是贵重金属,铝锭厂会把铜含量控制在执行标准之内的最低水平,以ADC12为例,实际铝锭的铜含量为1.5%~1.7%,这种铝锭生产的产品力学强度低,产品容易断裂;为了增加产品强度,产品设计师通常会增加产品厚度,这样就造成材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000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其通过改良金属熔炼工艺来满足压铸铝合金产品的更高力学强度要求,无需额外增加产品厚度,节省产品材料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中央熔炉出料口向转运包中加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所述转运包控制铝液温度为720~740℃;步骤S2:向转运包中加铜含量大于99%的红铜渣或者红铜粉,用漏勺将红铜渣或者红铜粉均匀铺在铝液表面;步骤S3:将转运包移至除气机下方,向转运包中加入加强型FY

01铝除渣剂,然后启动除气机进行除气;步骤S4:除气完成之后,用漏勺捞出铝液表面的铝渣,静置5~8min之后检测铝液中不同区域的铜含量,铜含量为2.8%~3.2%即为合格,将合格的铝液倒入保温炉待用,保温炉温度设置为640℃

660℃。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先取出中央熔炉出料口的石绵塞,使中央熔炉出料口正对转运包上方朝向转运包中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直至转运包8分满时,此时用石绵塞堵住中央熔炉出料口停止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转运包8分满时,铝液重量为384kg。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先检测铝液中的铜含量为1.64%至1.70%,然后向转运包中加入5kg红铜渣或者红铜粉。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所述除气机为旋转喷子除气机,使用浮游法对铝液进行精炼除气;设置除气机的参数:除气机的喷头为正反交替旋转,单向旋转时间设置为10s,转
速设置为450~600r/min,除气机的喷头需要伸入至转运包底部50~100mm,除气机的喷头的吹气压力设置为0.2~0.3MPa,气体流量与喷头转速、伸入深度和气体压力有关,设置为0.25~0.4m
³
/h,吹喷时间设置为10min,除气机的喷头中的气体需要使用纯度大于99.99%的高纯度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体。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4中,保温炉温度设置为650℃。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为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是采用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锭,将铝锭在中央熔炉中熔化成铝液。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改良金属熔炼工艺来满足压铸铝合金产品的更高力学强度要求,无需额外增加产品厚度,节省产品材料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步骤1选用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的配方1成分表;图2是步骤1选用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的配方2成分表;图3是步骤1选用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的配方3成分表;图4是步骤1选用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的配方4成分表;图5是图1所示配方1铝液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的配方5成分表;图6是图2所示配方2铝液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的配方6成分表;图7是图3所示配方3铝液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的配方7成分表;图8是图4所示配方4铝液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的配方8成分表;图9是采用配方1压铸获得产品与配方5压铸获得产品分别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后的对比情况;图10是采用配方2压铸获得产品与配方6压铸获得产品分别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后的对比情况;图11是采用配方3压铸获得产品与配方7压铸获得产品分别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后的对比情况;图12是采用配方4压铸获得产品与配方8压铸获得产品分别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后的对比情况;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的步骤;图14是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用于压铸获得的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结构示图;
图15是经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后,获得合格的铝液,用于压铸获得的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结构另一角度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首先,请参照图13所示, 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中央熔炉出料口向转运包中加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例如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所述转运包控制铝液温度为720~740℃;步骤S2:向转运包中加铜含量大于99%的红铜渣或者红铜粉,用漏勺将红铜渣或者红铜粉均匀铺在铝液表面;步骤S3:将转运包移至除气机下方,向转运包中加入加强型FY

01铝除渣剂,然后启动除气机进行除气;步骤S4:除气完成之后,用漏勺捞出铝液表面的铝渣,静置5~8min之后检测铝液中不同区域的铜含量,铜含量为2.8%~3.2%即为合格,将合格的铝液倒入保温炉待用,保温炉温度设置为640℃

660℃,优选为650℃。保温炉内的合格的铝液,可以用于压铸铝合金产品等。
[0017]所述步骤S1中,先取出中央熔炉出料口的石绵塞,使中央熔炉出料口正对转运包上方朝向转运包中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直至转运包8分满时,此时用石绵塞堵住中央熔炉出料口停止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
[0018]所述步骤S1中,转运包8分满时,铝液重量为384kg。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冶炼工艺,是取市面上传统技术之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锭,将铝锭在中央熔炉中熔化成铝液(以ADC12为例,实际铝锭的铜含量为1.5%~1.7%,这种铝锭生产的产品力学强度低),然后将该铝液加入至转运包中。
[0019]所述步骤S2中,先检测铝液中的铜含量为1.64%至1.70%,然后向转运包中加入5kg红铜渣或者红铜粉。操作时,是将红铜渣或者红铜粉均匀洒在铝液表面。
[0020]所述步骤S3中,所述除气机为旋转喷子除气机,使用浮游法对铝液进行精炼除气;设置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从中央熔炉出料口向转运包中加铝硅铜系压铸铝合金的铝液,所述转运包控制铝液温度为720~740℃;步骤S2:向转运包中加铜含量大于99%的红铜渣或者红铜粉,用漏勺将红铜渣或者红铜粉均匀铺在铝液表面;步骤S3:将转运包移至除气机下方,向转运包中加入加强型FY

01铝除渣剂,然后启动除气机进行除气;步骤S4:除气完成之后,用漏勺捞出铝液表面的铝渣,静置5~8min之后检测铝液中不同区域的铜含量,铜含量为2.8%~3.2%即为合格,将合格的铝液倒入保温炉待用,保温炉温度设置为640℃

6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取出中央熔炉出料口的石绵塞,使中央熔炉出料口正对转运包上方朝向转运包中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直至转运包8分满时,此时用石绵塞堵住中央熔炉出料口停止加ADC12铝液或ADC10铝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转运包8分满时,铝液重量为384k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压铸铝合金强度的金属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勇
申请(专利权)人:博克精密部件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