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渣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59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渣清理装置,包括刮渣组件、卸渣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刮渣组件包括上刮渣板、下刮渣板及第一弹簧,上刮渣板上端连接驱动组件,下端与下刮渣板上端活动配合且共同形成拱形结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刮渣板下端、上刮渣板上端并位于拱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上,驱动组件能够驱使下刮渣板从渠道的进水端运动至渠道出水端进而能够将渠道中水面上的浮渣清理至撇渣口,卸渣组件位于出水端且具有沿运动方向向上凸出的拱形导轨,当下刮渣板运动至拱形导轨时下刮渣板底端受到拱形导轨的挤压从拱形导轨的一侧沿拱形导轨上表面运动到拱形导轨的另一侧并将浮渣倾倒到撇渣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人工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清理效率高。清理效率高。清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渣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浮渣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桥式吸砂机随动浮渣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区,经常出现一些大块的漂浮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设备运行。在清理时由于有些设备是自动运行,还有一些死角需要运行人员手工清理,费时费力且又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增加了人工成本、劳动保护用品成本。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容易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0003]专利文献CN214087367U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进水泵坑浮渣清理装置,包括横跨进水泵坑上方的行车和悬吊在行车起升机构的吊钩上的打捞件,打捞件包括开口朝上、用于对浮渣进行捞取的打捞斗和固定在打捞斗上侧的连接柄,连接柄上端设有挂环,打捞斗通过连接柄悬挂在吊钩上,打捞斗上设有供水漏下的过水孔,但该设计打捞效率低,结构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渣清理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渣清理装置,包括刮渣组件、卸渣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0006]所述刮渣组件包括上刮渣板、下刮渣板以及第一弹簧,所述上刮渣板的上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上刮渣板的下端与下刮渣板的上端活动配合且上刮渣板和下刮渣板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刮渣板的下端、上刮渣板的上端并位于拱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上;
[0007]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下刮渣板沿渠道长度方向从所述渠道的进水端运动至渠道出水端进而能够依靠所述下刮渣板将渠道中水面上的浮渣清理至撇渣口,其中,所述卸渣组件位于所述出水端且具有沿运动方向向上凸出的拱形导轨,当所述下刮渣板运动至所述拱形导轨时下刮渣板底端受到拱形导轨的挤压进而从拱形导轨的一侧沿拱形导轨的外表面运动到拱形导轨的另一侧并将收集到的浮渣倾倒到所述撇渣口中。
[0008]优选地,所述卸渣组件包括挡墙、第一固定支架以及第二弹簧;
[0009]所述拱形导轨朝向渠道进水端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安装在挡墙的一侧,所述拱形导轨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安装在挡墙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拱形导轨的上表面为下刮渣板的下端提供运动的支撑。
[0010]优选地,所述下刮渣板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匹配所述拱形导轨。
[0011]优选地,所述刮渣组件还包括导轮,所述导轮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多个所述导轮对称布置在下刮渣板的两侧,用于引导下刮渣板在渠道内的运动。
[0012]优选地,所述上刮渣板和下刮渣板通过合页铰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上刮渣板的上端通过第二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
[0014]优选地,所述下刮渣板上均匀或非均匀布置有多个漏水孔。
[0015]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行车,所述渠道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平行于所述渠道的行车导轨;
[0016]当所述行车在行车导轨行走时能够带动所述下刮渣板沿渠道长度的方向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高度驱动电机,所述高度驱动电机能够驱使所述下刮渣板的底端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运动,其中:
[0018]在第一高度时,所述下刮渣板的底端位于水下,所述行车从所述渠道的进水端向渠道出水端运动;
[0019]在第二高度时,所述下刮渣板的底端位于水面的上方,所述行车从所述渠道的出水端向渠道进水端运动。
[0020]优选地,在不进行刮渣作业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可实现设备自行清渣作业,减少运行人员体力劳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安全系数,消除安全隐患,清理效率高。
[0023]2、本技术采用拱形结构并采用弹簧,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可自适应实现浮渣的倾倒。
[0024]3、本技术中的刮渣组件结构简单,采用常规部件,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本技术中清渣装置安装在渠道上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刮渣组件被行车挡住而未画出;
[0027]图2为本技术中刮渣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刮渣组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卸渣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刮渣组件在刮渣作业时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中刮渣组件从渠道的出水端向进水端运动时的原理示意图,其中,下刮渣板的底端位于水下;
[0032]图7为本技术中刮渣组件从渠道的出水端向进水端运动时的原理示意图,其中,下刮渣板的底端位于水上。
[0033]图中示出:
[0034]上刮渣板1
ꢀꢀꢀꢀꢀꢀꢀꢀꢀꢀꢀꢀꢀꢀꢀꢀꢀꢀꢀꢀꢀꢀꢀ
第二弹簧9
[0035]下刮渣板2
ꢀꢀꢀꢀꢀꢀꢀꢀꢀꢀꢀꢀꢀꢀꢀꢀꢀꢀꢀꢀꢀꢀꢀ
滚轮10
[0036]第一弹簧3
ꢀꢀꢀꢀꢀꢀꢀꢀꢀꢀꢀꢀꢀꢀꢀꢀꢀꢀꢀꢀꢀꢀꢀ
导轮11
[0037]渠道4
ꢀꢀꢀꢀꢀꢀꢀꢀꢀꢀꢀꢀꢀꢀꢀꢀꢀꢀꢀꢀꢀꢀꢀꢀꢀꢀꢀ
合页12
[0038]撇渣口5
ꢀꢀꢀꢀꢀꢀꢀꢀꢀꢀꢀꢀꢀꢀꢀꢀꢀꢀꢀꢀꢀꢀꢀꢀꢀ
第二固定支架13
[0039]拱形导轨6
ꢀꢀꢀꢀꢀꢀꢀꢀꢀꢀꢀꢀꢀꢀꢀꢀꢀꢀꢀꢀꢀꢀꢀ
漏水孔14
[0040]挡墙7
ꢀꢀꢀꢀꢀꢀꢀꢀꢀꢀꢀꢀꢀꢀꢀꢀꢀꢀꢀꢀꢀꢀꢀꢀꢀꢀꢀ
行车15
[0041]第一固定支架8
ꢀꢀꢀꢀꢀꢀꢀꢀꢀꢀꢀꢀꢀꢀꢀꢀꢀꢀꢀ
行车导轨16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3]实施例1:
[004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渣清理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刮渣组件、卸渣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刮渣组件用于收集渠道4中水面上的浮渣,卸渣组件用于辅助刮渣组件完成浮渣的收集和回收,驱动组件为刮渣组件的运动提供动力,驱动组件优选桥式吸沙机,可在进行吸沙作业的同时,完成浮渣的清理作业。
[0045]进一步地,刮渣组件包括上刮渣板1、下刮渣板2以及第一弹簧3,上刮渣板1的上端连接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上刮渣板1的上端优选通过第二固定支架13连接驱动组件,第二固定支架13可以采用金属管件焊接制作,或者采用管件结合钢板制作。
[0046]上刮渣板1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渣组件、卸渣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刮渣组件包括上刮渣板(1)、下刮渣板(2)以及第一弹簧(3),所述上刮渣板(1)的上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上刮渣板(1)的下端与下刮渣板(2)的上端活动配合且上刮渣板(1)和下刮渣板(2)形成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弹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刮渣板(2)的下端、上刮渣板(1)的上端并位于拱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上;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下刮渣板(2)沿渠道(4)长度方向从所述渠道(4)的进水端运动至渠道(4)出水端进而能够依靠所述下刮渣板(2)将渠道(4)中水面上的浮渣清理至撇渣口(5),其中,所述卸渣组件位于所述出水端且具有沿运动方向向上凸出的拱形导轨(6),当所述下刮渣板(2)运动至所述拱形导轨(6)时下刮渣板(2)底端受到拱形导轨(6)的挤压进而从拱形导轨(6)的一侧沿拱形导轨(6)的外表面运动到拱形导轨(6)的另一侧并将收集到的浮渣倾倒到所述撇渣口(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渣组件包括挡墙(7)、第一固定支架(8)以及第二弹簧(9);所述拱形导轨(6)朝向渠道(4)进水端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支架(8)安装在挡墙(7)的一侧,所述拱形导轨(6)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簧(9)安装在挡墙(7)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拱形导轨(6)的上表面为下刮渣板(2)的下端提供运动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刮渣板(2)的下端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匹配所述拱形导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侯锋张术宝邵彦青王中云刘富华胡占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