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α-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4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矿物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物浮选领域,具体涉及铅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方铅矿和闪锌矿是主要的含铅和锌矿物,也是提炼铅和锌的最重要矿物原料。黄铁矿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硫化矿物,也是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黄铁矿是铅锌矿中常见的伴生脉石矿物,且含量高。然而由于均属于硫化矿物,且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相近,导致铅锌铁硫化矿物分离困难,特别是黄铁矿常常掺杂在方铅矿精矿产品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方铅矿精矿产品的品位,还会对后续冶炼环节造成困扰。
[0003]浮选是铅锌铁硫化矿物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选矿方法。而浮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浮选药剂的使用,尤其是浮选捕收剂的使用。黄药类捕收剂是硫化矿物浮选常用的捕收剂,但其选择性差,导致铅锌铁硫化矿物的分离很难实现。为此,工业上常常采用添加各类抑制剂来实现三种矿物的分离。例如,添加大量石灰抑制黄铁矿,从而实现铅锌铁硫化矿物的分离。但是添加大量石灰抑制剂对方铅矿的浮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方铅矿部分损失在尾矿中。同时,大量石灰的使用也会影响金、银等稀贵金属的回收,并造成难以处理的高碱度尾矿浆,使得尾水难以回收利用,也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研发一种对方铅矿具有高选择性的捕收剂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浮选的矿浆pH环境要温和,不能过酸或者过碱,否则不利于后续尾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α

烯醇酮(本专利技术也间称为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旨在改善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的浮选选择性。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的复合捕收剂和浮选药剂。
[0006]一种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将式1所述的α

烯醇酮用作捕收剂,用于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浮选分离,获得方铅矿精矿;
[0007][0008]式1
[0009]所述的R1为C1~C6的烷基或C3~C6的环烷基;
[0010]所述的R2为H、C1~C6的烷基;
[0011]所述的R3、R4独自为H、C1~C3的烷基;
[0012]所述的R5为H、C1~C6的烷基或C3~C6的环烷基;
[0013]所述的M为H、Na、K、NH4中的至少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创新地发现,浮选矿浆中的式1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捕收方铅矿,能
够实现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的选择性分离,有助于获得高品位和回收率的方铅矿精矿。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其他硫化矿为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α

烯醇酮共轭结构的分子内协同是改善方铅矿特异性识别,改善其和其他硫化矿分选效果的关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式1中,所述的R1~R5中,所述的烷基可以是所述碳数的直链或者支链的烷基,所述的环烷基可以是三元~六元的环基。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浮选过程中,还添加有具有式2结构式的捕收剂:
[0018]式2
[0019]所述的R6为C5~C
16
的烷基、C3~C8的环烷基、苯基、取代苯基;所述的M2为H、Na、K、NH4中的至少一种。
[0020]式2捕收剂常用于氧化矿的浮选,然而,本专利技术研究意外地发现,将式2所述的捕收剂和式1所述的捕收剂联合使用,能够意外地实现协同,能够意外地改善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的分选选择性,能够改善方铅矿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R6中,所述的烷基可以为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的环烷基优选为三元~六元的环烷基,所述的取代苯基可以是在苯环上带有取代基的基团。优选地,所述的R6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的取代苯基的取代基例如为C1~C4的烷基、烷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0022]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式2捕收剂为式1捕收剂摩尔量的0.1~0.5倍。
[0023]本专利技术中,浮选过程中,捕收剂的用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考虑到效果和经济性,浮选的矿浆中,所述的捕收剂的总浓度为50~180g/t。当捕收剂为式1和式2组合捕收剂时,其优选的捕收剂的总量也为50~180g/t。
[0024]本专利技术中,浮选过程中,浮选过程的矿浆的pH为8~12。本专利技术中,可通过酸或碱来调控浮选过程中的pH,所述的酸例如为盐酸、硫酸、硝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碱例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的至少一种。
[0025]作为优选,浮选过程中,浮选过程的矿浆的pH为9~10;进一步优选为9~9.5。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所述的浮选过程还添加有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锌;或硫酸锌和辅助添加剂;研究发现,添加所述的添加剂,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的分选效果。
[0027]所述的辅助添加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当为组合添加剂时,硫酸锌与辅助添加剂的质量比可以为1:0.05~0.15。
[0028]优选地,所述的添加剂的用量为200~800g/t。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浮选过程还添加有复合起泡剂,所述的复合起泡剂包括起泡剂和消泡剂,所述的起泡剂为松醇油、甲氧基聚丙烯乙二醇、聚丙二醇单丁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甲醇、乙醇、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复合起泡剂中,所述的起泡剂和消泡剂的含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二者的质量比可以是1:0.01~0.4。
[0030]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起泡剂为质量比为1:0.05~0.3的松醇油和乙醇的混合物;
[0031]优选地,浮选过程中,复合起泡剂的用量为15~50g/t。
[0032]本专利技术中,可借助于现有浮选设备进行所述的浮选;且所述的浮选药剂成分可根
据需要在浮选的磨矿、浆化、矿浆等任意步骤中添加。
[003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浮选步骤例如为:将包含方铅矿的混合矿碎磨至一定细度后,加入水制得一定浓度的矿浆,向矿浆中加入200~800g/t添加剂,搅拌后再加入所述的捕收剂,搅拌后调整矿浆pH至合适值,然后再加入起泡剂,继续搅拌进行浮选。
[0034]作为优选,所述的磨矿细度为

0.074mm的粉末矿石含量占总粉末矿石含量的50%~85%。
[0035]进一步优选,磨矿细度为60%~80%
[0036]作为优选,所述的矿浆浓度为30%~65%。
[0037]进一步优选,矿浆浓度为35%~55%。
[0038]本专利技术中,可将浮选后的尾矿经旋流器富集并沉降所得的上清液(包含残留药剂)在回用至粗选段。
[00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捕收剂,包含式1捕收剂和式2捕收剂:
[0040][0041]式1
[0042]式2
[0043]所述的R1为C1~C6的烷基或C3~C6的环烷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式1所述的α

烯醇酮用作捕收剂,用于方铅矿和其他硫化矿浮选分离,获得方铅矿精矿;所述的R1为C1~C6的烷基或C3~C6的环烷基;所述的R2为H、C1~C6的烷基;所述的R3、R4独自为H、C1~C3的烷基;所述的R5为H、C1~C6的烷基或C3~C6的环烷基;所述的M为H、Na、K、NH4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硫化矿为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选过程中,还添加有具有式2结构式的捕收剂:所述的R6为C5~C
16
的烷基、C3~C8的环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的M2为H、Na、K、NH4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2捕收剂为式1捕收剂摩尔量的0.1~0.5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浮选的矿浆中,所述的捕收剂的浓度为50~180g/t。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浮选过程的矿浆的pH为8~12;优选为9~1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

烯醇酮在铅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选过程还添加有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锌;或硫酸锌和辅助添加剂;所述的辅助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王建军胡岳华高志勇伍思回汪聪陶黎明任帅吴望妮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