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2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是制冷压缩机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连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连接储液器冷媒进口,储液器冷媒出口分别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以及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连接二次换热器进口,二次换热器冷媒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同时满足用热和用冷的需求、节能环保、无人值守自动循环工作、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的产品无论家用空调、冷水机组(中央空调)、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如电加热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都是单一的制冷或制热,而用户在夏天使用空调时也有热水需求,例如:洗碗、洗澡、厨房用热水等,尤其是宾馆、饭店夏天需要大量的冷源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热源,他们的解决方案是空调制冷外加:热水机(如电加热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投资大、能耗高。在一些化工厂、食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游泳馆、健身房、机场等等也存在上述问题;而在冬天用户需要采暖的同时也有冷源的需求,例如:溜冰场、化工厂、食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冷库、冰箱、冰柜、冷藏柜、冷藏间等等,而目前用户的解决方案就是同时运行两套设备:投资采暖设备(集中供暖、热水机、热泵机组等)和投资制冷设备(冰箱、冰柜、冷藏柜、家用空调、冷水机组等),同样投资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用逆卡诺循环和卡诺循环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满足用户同时用热和用冷的需求、投资少、能耗低、节能环保、无人值守自动循环工作、劳动强度低、节约费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制冷压缩机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储液器冷媒进口,储液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和膨胀阀分别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以及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二次换热器进口,二次换热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第一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一螺旋盘管,每层第一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一中心管、第一侧管连通,第一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介质进口,第一侧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介质出口,在第一筒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侧油管连通,中心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侧部且开口作为油
出口,侧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油进口低于油出口,在最下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油循环螺旋盘管的油管支撑架,在油管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超声纳米波发生器,第一筒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一补水口。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第二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二螺旋盘管,每层第二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二中心管、第二侧管连通,第二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二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二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冷媒介质出口,第二侧管竖直设置在第二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二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冷媒介质进口,在最下层第二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第二螺旋盘管的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超声纳米波发生器,第二中心管的下端连接连通有延伸出第二筒体外的排油管,第二筒体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和第二补水口。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冷凝蒸发器为蒸发式冷凝蒸发器,是水箱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底部,在水箱上方的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网栅状进风口,第一壳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一壳体内的顶部设有收水器,收水器的下方设有喷淋器,连通水箱的水泵通过管路给喷淋器提供喷淋水,第一壳体内的中上部设有第一冷凝盘管组,中下部设有第一蒸发盘管组,第一冷凝盘管组、第一蒸发盘管组分别由若干根独立的蛇形盘管组成,组成第一冷凝盘管组的蛇形盘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气集气管、出液集液管连接连通,组成第一蒸发盘管组的蛇形盘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出气集气管、进液集液管连接连通,进气集气管、出液集液管、出气集气管、进液集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气管、第一进液管,在水箱的底部设有伸出第一壳体外的排污管,水箱的顶部设有伸出第一壳体外的溢流管,水箱的上部设有补水管和浮球阀,浮球阀控制补水管的开关,第一蒸发盘管组的下方设有盘管组托架。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冷凝蒸发器为风冷式冷凝蒸发器,是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安装第二风机的第二进风口,安装第二风机的第二壳体相对一侧设有第二格栅状出风口,第二壳体内靠近第二风机侧设有风箱,第二壳体内靠近风箱设有第二冷凝盘管组,靠近第二出风口侧设有第二蒸发盘管组,第二冷凝盘管组、第二蒸发盘管组分别由若干根独立的蛇形盘管组成,组成第二冷凝盘管组的蛇形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凝上集管、冷凝下集管连接连通,组成第二蒸发盘管组的蛇形盘管的两端分别与蒸发上集管、蒸发下集管连接连通,冷凝上集管、冷凝下集管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二出液管,蒸发上集管、蒸发下集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出气管、第二进液管,蛇形盘管外设有翅片,第二壳体内底部设有接水盘。
[0009]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装置主要是由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它运用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压缩机做功使工质产生相变(气态

液态

气态),在这种往复循环相变的过程中,通过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不间断的从环境吸取热量,制出冷源或冷水,制出的冷源或冷水通过管网及配套装置输送到用户使用末端:车站、码头、机场、写字楼、银行、宾馆、酒店、医院、小区住宅、学校、健身中心、洗浴、游泳馆、养殖、库房、车间、机房、会议室、接待室、卫生间、厨房、化工厂、电厂、
冷库、食品加工、蔬菜加工、溜冰场、制冰机等同时需要冷源的场合;在这个过程中的同时也通过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不间断的放出热量,使冷水逐步升温,制出的热水通过热水管网装置输送到用户使用终端:车站、码头、机场、写字楼、银行、宾馆、酒店、医院、小区住宅、学校、健身中心、洗浴、游泳馆、养殖、库房、车间、机房、会议室、接待室、卫生间、厨房、化工厂、电厂、食品加工、蔬菜加工、溜冰场等用热水和供暖,本技术不同于目前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制冷压缩机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储液器冷媒进口,储液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和膨胀阀分别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以及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二次换热器进口,二次换热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第一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一螺旋盘管,每层第一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一中心管、第一侧管连通,第一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介质进口,第一侧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介质出口,在第一筒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侧油管连通,中心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侧部且开口作为油出口,侧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油进口低于油出口,在最下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油循环螺旋盘管的油管支撑架,在油管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超声纳米波发生器,第一筒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一补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第二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二螺旋盘管,每层第二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二中心管、第二侧管连通,第二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二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二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冷媒介质出口,第二侧管竖直设置在第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先于永强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德瑞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