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09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鼻膜本体包括用于伸入鼻孔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呈渐内聚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内设通气孔的中空结构,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分布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布在通气孔较大开孔端,本产品与患儿鼻唇部结构贴合,包裹固位良好,避免了成品鼻模患儿佩戴困难的问题,本产品采用硅胶材料,生物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弹性,质地柔软,不损伤皮肤,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程度。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程度。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


[0001]本技术涉及唇腭裂治疗
,具体是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

技术介绍

[0002]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1/1000,唇腭裂影响患儿面部外观及口腔功能,患儿口内具有巨大的牙槽裂隙,口鼻腔相通,面下1/3表现为鼻翼塌陷,单侧患儿表现为鼻小柱偏斜、鼻孔不对称,鼻尖偏斜等,唇腭裂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序列过程,上述畸形在鼻牙槽正畸治疗以及I期唇腭裂手术后可基本解决。在唇腭裂修复术后,需要通过佩戴鼻模来维持术后的鼻部结构,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鼻模大多为标准化结构,鼻模结构使用不够理想,对于鼻小柱较宽,鼻孔较小的唇腭裂患儿常存在无法正常佩戴的情况。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避免了成品鼻模患儿佩戴困难的问题。本鼻模采用硅胶材料,生物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弹性,质地柔软,不损伤皮肤,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程度。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鼻膜本体包括用于伸入鼻孔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呈渐内聚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内设通气孔的中空结构,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分布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布在通气孔较大开孔端,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为3D打印一体成型结构;
[0005]在所述连接部内置有弹性加强层。
[0006]所述鼻膜本体为与鼻腔解剖结构相配合的形状。
[0007]所述鼻膜本体用3D打印材料为医用硅胶。
[0008]所述弹性加强层为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所述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的邵氏硬度为70

80、抗拉强度≥10Mpa、拉伸模量≥50Mpa、伸长≤180%。
[0009]考虑到双侧唇腭裂患儿鼻小柱宽,鼻孔深部结构细窄等生理因素,故在设计支撑部的结构为:所述通气孔外端口轮廓均为近似椭圆形,该近似椭圆的长轴a与短轴b的比例为3:2;近似椭圆的长轴与鼻小柱处对应的连接部的中轴线呈内聚角α为12
°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中轴线与连接部中垂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夹角β均为10
°
;所述支撑部靠近鼻小柱侧的长度c与椭圆短轴b的比例为5:2,所述支撑部远离鼻小柱侧的长度d与椭圆短轴b的比例为4:2。
[0010]所述鼻膜本体的厚度为2

3mm,所述弹性加强层的厚度为1

1.2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通过采用3dMD三维面部扫描,全程耗时短(15

30秒),患儿无痛苦,配合良好。通过后处理获
取快速获取患儿鼻唇部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在三维模型上匹配鼻孔宽度,设计个性化的连接部,可满足不同鼻孔间(即鼻小柱)宽度的患儿的佩戴要求,增加了舒适性,且更大程度的保证鼻模的贴合性,有助于维持手术的长期效果。使用计算机工作站及软件进行三维设计,使得本新型结构与患儿鼻唇部结构贴合,包裹固位良好,避免了成品鼻模患儿佩戴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制作主要采用医用硅胶材料,生物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弹性,生物安全性好,不损伤粘膜,提高了适用性和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椭圆长轴与鼻小柱的中轴线夹角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部的轴线与连接部中垂线夹角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图1中A

A剖视图。
[0017]其中: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通气孔,4、连接部,5、弹性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5,本实施例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鼻膜本体包括用于伸入鼻孔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呈渐内聚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内设通气孔3的中空结构,在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分布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分布在通气孔3较大开孔端,所述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连接部4为3D打印一体成型结构;
[0020]在所述连接部4内置有弹性加强层5。
[002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鼻膜本体为与鼻腔解剖结构相配合的形状。
[0022]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鼻膜本体用3D打印材料为医用硅胶。
[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弹性加强层5为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所述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的邵氏硬度为70

80、抗拉强度≥10Mpa、拉伸模量≥50Mpa、伸长≤180%。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通气孔3外端口轮廓均为近似椭圆形,该近似椭圆的长轴a与短轴b的比例为3:2。
[0025]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近似椭圆的长轴与鼻小柱处对应的连接部4的中轴线呈内聚角α为12
°

[0026]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中轴线与连接部4中垂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夹角β均为10
°

[0027]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支撑部靠近鼻小柱侧的长度c与椭圆短轴b的比例
为5:2,所述支撑部远离鼻小柱侧的长度d与椭圆短轴b的比例为4:2。
[0028]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鼻膜本体的厚度为2

3mm,所述弹性加强层5的厚度为1

1.2mm。
[0029]本实施例中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模型的建立;
[0031]S1.1通过3dMD三维面部扫描仪,进行患儿面部的三维扫描,将其导入至计算机工作站的软件,等待下一步骤;
[0032]S1.2导出STL格式的三维面部模型,等待下一步骤;
[0033]S2、鼻模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0034]S2.1根据患者鼻孔直径,选取合适大小的支撑部,测量三维重建模型中患者鼻小柱的长度,设计对应长度的连接部,连接两侧的支撑部,最终,将鼻模与鼻唇部组织进行进一步配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鼻膜本体包括用于伸入鼻孔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由外端向内端方向呈渐内聚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均为沿其长度方向内设通气孔(3)的中空结构,在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分布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分布在通气孔(3)较大开孔端,所述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连接部(4)为3D打印一体成型结构;在所述连接部(4)内置有弹性加强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膜本体为与鼻腔解剖结构相配合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膜本体用3D打印材料为医用硅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的儿童唇腭裂术后用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强层(5)为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所述LED固化聚氨酯基树脂层的邵氏硬度为70

80、抗拉强度≥10Mpa、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娇姜闻博沈国芳于洋朱敏姜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