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及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09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灯具领域,具体包括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及车灯,其中所述车用照明模组包括LED发光体、散热组件及准直透镜,所述LED发光体设于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准直透镜设于所述LED发光体的出光面上,对LED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收拢和/或准直,所述准直透镜的出光面上还设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将经准直透镜收拢或准直的光线聚焦到一预设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所述照明模组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前照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透镜组合取代反光杯,提高了汽车前照灯的光线利用率,降低能耗,且能与现有的车灯结构匹配,可减少车灯更换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及车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灯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及车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汽车头灯有卤素灯、氙气灯和LED灯几种。卤素灯价格较低,但是能耗高、亮度较差、发热量大,而且大多发出黄光,照明度不高,且容易老化。氙气灯(HID)拥有比卤素灯高三倍的光照强度,耗能却仅为其三分之二;氙气灯采用与日光近乎相同的光色,为驾驶者创造出更佳的视觉条件,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但是氙气灯价格较高,装配复杂且聚光性较差,而且氙气灯虽然发热量比卤素灯小,但也不算低。LED灯是新兴绿色照明高科技产业,尤其是LED

COB光源具有绿色环保、亮度高、高效节能特点,而且LED灯作为冷光源,其温度要低很多,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车灯领域已深受各车灯生产厂商和广大车主的青睐。
[0003]然而现有的汽车LED前大灯通常使用反光杯收集出光,反光杯对收集的光线进行反射时,存在较大比例的光线损失,部分光线从反光杯设有的出光开口处直接出射而造成光线浪费,光线收集效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及车灯,用于提高车灯发光源的光线利用率,且所述照明模组能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前照灯,与现有的车灯结构匹配,可减少车灯更换成本。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照明模组,包括LED发光体、散热组件及准直透镜,所述LED发光体设于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准直透镜设于所述LED发光体的出光面上,对LED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收拢和/或准直;所述准直透镜的出光面上还设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将经准直透镜收拢或准直的光线聚焦到一预设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所述照明模组用于可拆卸的安装于汽车前照灯。
[0007]进一步,作为可选方案之一,所述聚光透镜为平凸透镜且面向准直透镜的一面为凸面。
[0008]进一步,作为可选方案之一,所述聚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面向准直透镜的一面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包括圆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位于非球面中间及靠近中间的位置,第一曲面位于第二曲面的外围,第一曲面的曲率小于第二曲面的曲率。
[0009]进一步,作为可选方案之一,所述聚光透镜为高斯散射透镜,其面向准直透镜的一侧包括圆滑过渡连接的高斯散射曲面和透镜曲面,透镜曲面位于非球面中间及靠近中间的位置,高斯散射曲面位于透镜曲面的外围。
[0010]进一步,所述LED发光体和聚光透镜之间设有匀光扩散片。
[0011]进一步,所述LED发光体、准直透镜包含多个,且呈阵列排布,并一一对应;或所述
LED发光体包含多个且呈阵列排列,单个准直透镜与阵列排列的LED发光体对应。
[0012]进一步,所述LED发光体阵列排布的外廓与车灯近光光型对应。
[0013]进一步,多个所述LED发光体独立驱动开闭。
[0014]基于上述车用照明模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5]一种车灯,包括如上所述的照明模组、切光组件及出光透镜,所述切光组件位于聚焦光斑位置且位于出光透镜的焦点上。
[0016]进一步,所述车灯还包括反光杯;所述照明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于反光杯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准直透镜和聚光透镜的组合设置提高光线利用率,免除反光杯的聚光作用;
[0019](2)照明模组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前照灯,可减少车灯更换成本,且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光路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聚光透镜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聚光透镜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聚光透镜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光源阵列的放大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散热组件1;反光杯2;LED发光体3;光源阵列30;准直透镜4;聚光透镜5;第一曲面a;第二曲面b;高斯散射曲面c;透镜曲面d;切光组件6;出光透镜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和车灯,以车灯的安装形态作为参考,车灯的出光面为前方,所述照明模组的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散热组件1;LED发光体3;准直透镜4;聚光透镜5。
[0031]发光二极管的耐高温能力较差,在温度条件差的工况下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光色偏移,加之车灯内空间较小、散热条件差,因此需要设置用于强制散热的结构——散热组件1,LED发光体3设置在散热组件1的前端,散热组件1在不遮挡LED发光体3的情况下为其散热。
[0032]设于LED发光体3前方的准直透镜4用于对作为光源的LED发光体3所发出的发散光线进行收拢和/或准直,射出准直透镜4的光线为平行光和/或近平行光,最大程度收集光源光线并加以利用。本实施例的准直透镜4为平凸透镜,其凸面面向聚光透镜5。
[0033]聚光透镜5设于准直透镜4的前方,用于将从准直透镜4射出的平行光和/或近平行
光在预设面上汇聚成光斑,所述预设面设有车灯的切光组件,切光组件通过将光斑的部分遮盖或者展露以切换远近灯光,匹配车灯出光光型的形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聚光透镜5为平凸透镜,聚光透镜5的凸面为入光面,其面向准直透镜4,从准直透镜4射出平行光和/或近平行光穿过聚光透镜5,均匀地向聚光透镜5的焦点收拢,在预设面上形成亮度集中的聚焦光斑。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聚光透镜5的尺寸大于准直透镜4的尺寸,聚光透镜5靠近准直透镜4,以使大部分从准直透镜上下边界射出的光线可透过聚光透镜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亮度过于集中导致灯光眩目,可在LED发光体3和聚光透镜5之间的任一光路增加匀光扩散片,使在预设面形成亮度分布为中心亮、边缘暗的光斑,柔和灯光亮度。
[0034]本实施例的车灯除了上述车用照明模组,还包括切光组件6和出光透镜7,切光组件6设于聚光透镜5的前方,即聚光透镜5的出光侧,所述预设面位于切光组件6处;出光透镜7设于切光组件6的前方。如上所述,切光组件6用于切换远近灯光,可以是电磁阀切光片等具有切光功能的装置,切光组件6调整所述光斑可通过的光线,形成远光光型或近光光型,出光透镜7收集通过切光组件6的光线,放大光型向外界射出。
[0035]优选地,为了得到最大的光线收集率,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发光体、散热组件及准直透镜,所述LED发光体设于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准直透镜设于所述LED发光体的出光面上,对LED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收拢和/或准直;所述准直透镜的出光面上还设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将经准直透镜收拢或准直的光线聚焦到一预设面上形成聚焦光斑;所述照明模组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前照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为平凸透镜且面向准直透镜的一面为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面向准直透镜的一面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包括圆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位于非球面中间及靠近中间的位置,第一曲面位于第二曲面的外围,第一曲面的曲率小于第二曲面的曲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为高斯散射透镜,其面向准直透镜的一侧包括圆滑过渡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