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06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加热方法,其步骤包含:将一待加热物引入一模具中;该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结合的一上盖、一中盖与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与该下盖、该中盖与该下盖或该上盖与该中盖间为凹凸配合并于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待加热物引入该容置空间中,该模具包含一内部加热源可通透的部分;对该待加热物施予该内部加热源于特定加工时间后;以及待该待加热物冷却后得到一被加热物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加热制程与模具搭配下,能够改善既有技术容易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既有技术单一加热源或内外两种加热源的搭配依然无法有效地成型发泡体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匀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均匀加热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加热方法是首先运用于发泡成型技术与食品加热领域上,并以下详细说明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与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因此而局限于此一应用或所制的成品,任何形式的等效改变或所制产品均落入或不超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范围。

技术介绍

[0003]传统发泡成型方式多以外部加热形式加工,以电热方式加热为例,通过在成型模具外部施加电热加热源,在以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发泡成型,由于是自外部施加加热源的方式,所以要等热量通透到整体材料所需加热时间长,对于部分结晶或结晶型发泡材料以及物理型发泡材料来说,易造成发泡材料因高压、加热过度或加热不足等种种因素,而对发泡成型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外部热源的加热传导,促使发泡材料中的发泡剂发泡的加热方式,主要依靠自材料的外部向内部传导,容易加热不均匀导致发泡材料的质量难以控制。
[0004]以近年来相当热门的膨胀热塑性聚氨酯(ETPU或发泡珠粒)发泡材料成型为垫体的技术为例,以外部加热模具与发泡材料后,其发泡体的剖面状况系以越接近模具的发泡材料,越容易受外部加热的温度影响而黏结成型,其温度随着离模具距离越远,发泡材料接受到的温度越低,其成型多为假性成型,黏结强度低,且易受外力影响而剥离,而位于模具中心点的发泡材料,因热传导性不足,成型的机率相对更低,因此多为假性成型或无成型。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均匀加热物质的加工制程与适配的模具,以解决或至少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的替代方案。
[0005]需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上述所提的任何技术并非承认其即为本领域基础知识或公知常识的全部或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单一外部加热源无法有效且均匀地成型发泡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匀加热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加热方法,其步骤包含:
[0008]将一待加热物引入一模具中;
[0009]该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结合的一上盖、一中盖与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与该下盖、该中盖与该下盖或该上盖与该中盖间为凹凸配合并于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待加热物引入该容置空间中,该模具包含一内部加热源可通透的部分;
[0010]对该待加热物施予该内部加热源于特定加工时间后;以及
[0011]待该待加热物冷却后得到一被加热物成品。
[0012]其中,对该待加热物施予该内部加热源于特定加工时间后,进一步施予另一内部加热源或一外部加热源于另一特定加工时间。
[0013]其中,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及/或该外部加热源同时施加一加热辅助能量,该加热辅
助能量为静电场。
[0014]其中,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后执行一冷却步骤;或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及/或该外部加热源后执行一冷却步骤。
[0015]其中,该外部加热源为热水加热、蒸气加热、电阻加热组件加热、火力加热、导电加热、感应电磁加热、电容介电加热、电热管加热、热风加热、热油加热;以及该内部加热源为辐射加热,包含红外线(IR)加热、射频辐射(RF) 加热、微波(MW)加热。
[0016]其中,该待加热物包含一发泡材料或一食品,该发泡材料为无发泡、微发泡、已发泡状态。
[0017]其中,该模具的该中盖与该上盖或含该下盖为凹凸配合关系包含螺纹旋合结构、可伸缩结构,以压缩该容置空间中所容纳该待加热物的空间大小。
[0018]其中,该模具材质为塑料、橡胶、硅胶、硅橡胶、玻璃,陶瓷、金属或复合合金材质。
[0019]其中,该模具进一步包含一温度监控装置。
[0020]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与优势:
[002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加热制程与模具搭配下,能够改善既有技术容易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既有技术单一加热源或内外两种加热源的搭配依然无法有效地成型发泡体的问题。
[002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可以通过模具锁模、高压充填或加压动作,先使发泡材料与模具更紧密接触,并排除材料间的空气或孔隙后,利用外部加热方式使发泡材料的表层成型,而内部假性成型,再通过内部加热方式,使其内部的发泡材料黏结成型;或也可先通过内部加热使发泡材料内部成型,再通过外部加热方式,使发泡体表层成型,达到更为均匀发泡效果,进而改善上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流程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适用模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适用模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0027]图5A~5B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发泡方法所制成的该发泡成型体剖面SEM 图(图5A为放大倍率50、图5B为放大倍率100);
[0028]图6A~6B为以既有单一加热源所制的发泡不足的发泡成型体剖面SEM 图(图6A为放大倍率50、图6B为放大倍率100);
[0029]图7A~7B为以既有单一加热源所制的发泡过度的发泡成型体剖面SEM 图(图7A为放大倍率50、图7B为放大倍率100)。
[0030]符号说明:
[0031]S1~S5 发泡成型步骤 11 上盖
[0032]111 上盖螺纹
[0033]13 下盖
[0034]131 下盖螺纹
[0035]14 中盖
[0036]21 可伸缩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能更为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其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具以实施,进一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8]<第一较佳实施例>
[0039]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使用待加热物为发泡珠粒进行发泡成型的加热方法,其步骤包含:
[0040]S1、将一发泡材料(或又可称为待加热物),例如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发泡珠粒引入一模具中;
[0041]S2、对该发泡材料施予一第一加热能量;
[0042]S3、待该第一加热能量冷却或稍加冷却后施予一第二加热能量;
[0043]S4、待该第二加热能量冷却后得到一发泡成型体(或又可称为被加热物);以及
[0044]S5、将该发泡成型体自该模具上取下。
[0045]其中,上述的该第一加热能量与该第二加热能量可以分别为外部加热源、内部加热源,或内部加热源、外部加热源的搭配。该外部加热源的种类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热水加热、蒸气加热、电阻加热组件、火力、导电加热(奥姆加热)、感应加热(电磁加热)、电容加热(介电加热)、电热管加热、热风加热、热油加热等等。该内部加热源的较佳实施例为红外线(IR)加热、射频辐射(RF)加热、微波(MW)加热等形式。对本专利技术其他有益情况下,上述施予该第一、第二加热能量时,可同时施予一加热辅助能量,例如施加静电场,可以是低压或高压静电场,提高被加热物中所含液体(如水分)的蒸发效率,使液体蒸发后的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将一待加热物引入一模具中;该模具依序包含可相互结合的一上盖、一中盖与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与该下盖、该中盖与该下盖或该上盖与该中盖间为凹凸配合并于其中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待加热物引入该容置空间中,该模具包含一内部加热源可通透的部分;对该待加热物施予该内部加热源于特定加工时间后;以及待该待加热物冷却后得到一被加热物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待加热物施予该内部加热源于特定加工时间后,进一步施予另一内部加热源或一外部加热源于另一特定加工时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及/或该外部加热源同时施加一加热辅助能量,该加热辅助能量为静电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后执行一冷却步骤。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匀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施予该内部加热源及/或该外部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昌
申请(专利权)人:正合林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