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驱动辊的防旋转装置以及驱动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9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驱动辊(2)的防旋转装置(1)以及驱动辊(2)。驱动辊(2)容纳在框架(74)中,防旋转装置具有:用于围卡驱动辊(2)的轴颈的紧固环(4),其中,在紧固环(4)上构造有两个支脚(6);带有腹板(16)的盖罩(14);以及两个构造在腹板(16)的彼此相对的端部区段上的凸缘(18),其中,紧固环(4)具有径向的留空部(8),留空部作为两个支脚(6)的相应的内部的间隙面(12)之间的间隙(10)延伸,其中,盖罩(14)在间隙(10)的纵向方向(LS)上至少部分地包围两个支脚(6),其中,至少在安装防旋转装置(1)之前,在盖罩(14)的内部腹板面(54)与两个支脚(6)的相对于腹板面(54)的相应的上侧(52)之间形成距离(56),并且其中,借助于盖罩(14)朝向支脚(6)的上侧(52)的方向的运动,距离(56)能够减小,以便使两个支脚(6)至少部分地压缩。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旋转装置(1)的驱动辊(2),防旋转装置仅仅布置在驱动辊(2)的马达侧的轴颈上。马达侧的轴颈上。马达侧的轴颈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驱动辊的防旋转装置以及驱动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在框架中的驱动辊的防旋转装置,所述驱动辊尤其容纳在输送机构的框架中。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本技术的防旋转装置尤其用于支撑安装在输送机构中的驱动辊的转矩。此外,防旋转装置可以用于尤其在驱动辊的轴向方向上和/或径向方向上紧固驱动辊的、尤其是驱动侧的轴颈。
[0003]在已知的防旋转装置中,驱动辊的驱动侧的轴颈借助于简单的螺纹连接紧固在输送机构的框架上。例如,轴颈设置有外螺纹,其中,轴颈在轴向方向上向外突出于框架并且借助于螺母以为此设计的拧紧力矩被紧固。通常,拧紧力矩为大约35Nm至大约70Nm。例如在低于通常的拧紧力矩时或者在重复的启动/停止运行或者旋转方向变换时,显然不能持久地完全阻止轴颈在驱动辊的环周方向和/或径向方向上的运动,因为这种已知的没有像通常那样被拧紧的紧固部倾向于“松脱”,也就是说,轴颈随着时间相对于框架在驱动辊的环周方向和/或径向方向上运动,也就是说,轴颈在其在框架中的容纳部中产生空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辊的改进的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转装置确保可靠的转矩支撑。
[0005]所述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
[0006]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在框架中的驱动辊的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转装置具有用于围卡驱动辊的轴颈的紧固环,其中,在紧固环上构造有两个支脚。此外,防旋转装置具有盖罩,罩盖具有腹板和构造在腹板的彼此相对的端部区段上的两个凸缘,其中,紧固环具有径向的留空部,所述留空部作为两个支脚的相应的内部的间隙面之间的间隙延伸。所述盖罩在间隙的纵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包围两个支脚,其中,至少在安装防旋转装置之前,在盖罩的内部腹板面与两个支脚的相对于腹板面的相应的上侧之间形成距离,并且其中,借助于盖罩在朝向支脚的上侧的方向上的运动,所述距离能够减小,以便使两个支脚至少部分地压缩。
[0007]驱动辊可以构造为基本上空心柱体形的辊体,所述辊体具有装入其中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其中,沿驱动辊的轴向方向观察,驱动单元可以布置在驱动辊的一侧上或布置在辊体的整个长度上。在驱动辊的两个自由端部区段上可以设置用于将驱动辊紧固在输送机构中的轴颈。
[0008]在输送机构、尤其是辊式输送机中,可以与驱动辊相邻地布置一个或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例如可以借助皮带传动装置由驱动辊驱动。对此备选地或补充地,在输送机构中可以并排地设置多个驱动辊,所述驱动辊可以单独地或共同地被控制。驱动辊也可以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为此,驱动辊和/或由驱动辊驱动的输送辊可以至少部分地在相应
的辊体上被输送带缠绕。
[0009]紧固环可以是基本上环形的紧固元件,所述紧固元件围卡将用所述紧固元件紧固的构件。此外,紧固环能够紧固在其它的元件上。
[0010]间隙可以构造为两个构件之间的空隙或两个子区段、例如两个支脚之间的空隙。间隙具有在构件或子区段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方向。此外,间隙具有间隙宽度和深度方向。间隙宽度可以被视为两个构件或两个子区段彼此的距离。间隙的间隙宽度、深度方向和纵向方向分别彼此垂直。
[0011]轴向方向或轴向的方向是构件的长度的延伸方向。在例如构造为柱体形的本体、如驱动辊的情况下,轴向方向大致平行于驱动辊的母线或纵轴线取向。
[0012]径向方向或径向的方向垂直于轴向方向取向。例如,在驱动辊的空心柱筒状构造的辊体中,径向方向沿空心柱筒状构造的辊体的壁厚的方向延伸。
[0013]环周方向是在构件、尤其是驱动辊的辊体的环周的延伸上的方向。
[0014]在本技术的意义上,所使用的术语“外部”或“内部”等表示,尤其理想化的或想象的中心点是最内点。相对于所述中心点在外部的区域是尤其理想化的或想象的环周区域。也就是说,称作处于比另一点或区域更靠外部的点或区域在径向方向上从中心点出发比所述另一点或区域向着环周区域的方向离开得更远。
[0015]在本技术的意义上,所使用的术语“上部”或“上方”等表示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和/或位置。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紧固环这样开槽并且支脚与盖罩这样共同作用,即,使得在安装防旋转装置时借助于支脚的压缩(尤其是在间隙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因此借助于紧固环的压缩将夹紧力施加到驱动辊的轴颈上。由此,仅利用防旋转装置在驱动辊的轴颈上的安装过程,也就是说,在没有其它措施的情况下,就确保了改进地且可靠地支撑安装在驱动辊中的驱动马达的转矩。但是,根据本技术的防旋转装置的附加紧固是可选的而非必需的,由此在安装防旋转装置时提供了提高的灵活性。
[0017]本技术的另一优点是,根据本技术的防旋转装置的特征和由此与其相关的优点能够以在防旋转装置的结构设计上的大的自由度实现。这提高了防旋转装置对不同环境条件(例如在待固定的轴颈周围的位置关系和/或输送机构在围绕待固定的轴颈的区域中的结构设计)的适应能力。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防旋转装置的实施例。
[0018]这两个支脚可以以其纵向方向基本上在紧固环的径向方向上、或者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上、或者以在紧固环的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之间的任意角度构造在紧固环上。因此,在防旋转装置的结构设计和/或安装中得到非常大的灵活性,得到防旋转装置对输送机构的空间给定条件的非常大的适应能力,和/或在驱动辊的区域中输送机构的设计中得到非常大的自由度。
[0019]所述盖罩可以至少在两个支脚的上侧上并且在两个支脚的外部楔面上包围两个支脚。
[0020]所述盖罩可以基本上构造为U形,也就是说在一侧敞开,或者构造为封闭的箱形型材。在此可以理解的是,防旋转装置的元件的相应延伸这样沿间隙的深度方向彼此协调,使得盖罩的运动可以在朝向支脚的上侧的方向上实现,以便至少部分地压缩两个支脚。属于
防旋转装置在间隙深度方向上的如此彼此协调的延伸的例如是盖罩的凸缘、紧固环、支脚的延伸和/ 或盖罩的内部腹板面与两个支脚的相应的上侧之间的距离。
[0021]有利地,可以在紧固环中布置夹紧衬套,所述夹紧衬套用于围卡驱动辊的轴颈。夹紧衬套可以构造为在紧固环与驱动辊的轴颈之间的适配器。由此可以提高紧固环与轴颈之间的夹紧作用。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夹紧衬套具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例如可以构造为缝隙。所述留空部被配置为,使得留空部允许夹紧衬套在安装中以及在安装状态下由力造成变形。夹紧衬套的这种变形使得夹紧衬套在力作用下可以良好地与紧固环的内部配置和/或与驱动辊的轴颈的外部配置相适配。对此备选地或附加地,夹紧衬套可以由至少部分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或具有这样的材料,所述材料良好地适配于所需的配合形状。
[0023]进一步有利地,夹紧衬套的外部配置与紧固环的内部配置一致地构造,使得在紧固环的环周方向上在夹紧衬套与紧固环之间产生形状配合。因此,不仅可以关于驱动辊的轴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驱动辊(2)的防旋转装置(1),所述驱动辊(2)容纳在框架(7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装置具有用于围卡所述驱动辊(2)的轴颈的紧固环(4),其中,在所述紧固环(4)上构造有两个支脚(6),盖罩(14),所述盖罩具有腹板(16)和构造在所述腹板(16)的彼此相对的端部区段上的两个凸缘(18),其中,所述紧固环(4)具有径向的留空部(8),所述留空部作为所述两个支脚(6)的相应的内部的间隙面(12)之间的间隙(10)延伸,其中,所述盖罩(14)在所述间隙(10)的纵向方向(LS)上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两个支脚(6),其中,至少在安装所述防旋转装置(1)之前,在所述盖罩(14)的内部腹板面(54)与所述两个支脚(6)的相对于所述腹板面(54)的相应的上侧(52)之间形成距离(56),并且其中,借助于所述盖罩(14)在朝向所述支脚(6)的上侧(52)的方向上的运动,所述距离(56)能够减小,以便使所述两个支脚(6)至少部分地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旋转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环(4)中布置夹紧衬套(58),以用于围卡所述驱动辊(2)的轴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旋转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衬套(58)的外部配置与所述紧固环(4)的内部配置一致地构造,使得在所述紧固环(4)的环周方向上在所述夹紧衬套(58)与所述紧固环(4)之间产生形状配合,和/或所述夹紧衬套(58)具有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旋转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脚(6)中的至少一个支脚的相应的外部楔面(40)至少部分地构造成,使得沿所述间隙(10)的深度方向(TS)观察,相应的支脚(6)的壁厚(44)增大,和/或所述两个支脚(6)中的至少一个支脚倾斜地构造在所述紧固环(4)上,使得沿所述间隙(10)的深度方向(TS)观察,所述间隙(10)的间隙宽度(38)增大,其中,所述盖罩(14)的两个凸缘(18)中的至少一个凸缘的内部凸缘面(46)至少部分地构造成,使得在所述间隙(10)的深度方向(TS)上观察,相应的凸缘(18)的壁厚(48)减小,和/或所述两个凸缘(18)中的至少一个凸缘在所述腹板(16)上倾斜地构造,使得在所述间隙(10)的深度方向(TS)上观察,所述两个凸缘(18)之间的凸缘距离(50)增大,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凸缘(18)和所述两个支脚(6)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内部凸缘面(46)中的相应的内部凸缘面分别邻接到所述外部楔面(40)中的外部楔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旋转装置(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间隙(10)的纵向方向(LS)观察,所述盖罩(14)的第一端部区段(20)邻接到所述紧固环(4)上,并且所述盖罩(14)的第二端部区段(22)邻接到所述两个支脚(6)的相应的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明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诺控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