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93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四肢康复训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简称康复仪,所述康复仪包含有升降装置、底盘、立柱和动力装置。该新型转向康复仪,通过将双手连接的兜子一和兜子二上,可以简单地实现举手放下双手的训练;而如果将膝关节固定在兜子一和兜子二上,则可以在使用者躺在床上时实现膝关节部位的起伏动作,模拟行走。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正常一侧的感觉自主地调整并选择最适合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活动的幅度、强度及活动时间等,因此有助于提高使用者对此康复仪的接受程度,且减少了此类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高度依赖,提高病人早期的训练的自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此类病人的因为无助无力造成的心理障碍。障碍。障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


[0001]本技术涉及四肢康复训练
,具体为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简称康复仪,下述文字中两者具有同样的含义。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0年6月,中国脑卒中患者高达1300万,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月150

200万人,并且脑卒中致残率为86.5%,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 43.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3]据临床资料表明,脑卒中康复护理应早期进行,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48h后不再恶化,即可进行康复,早期康复活动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及防止肌肉僵化意义重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早期活动,主要包括肢体的抬起落下、关节的活动、下床、坐下、站立和行走。在这个时期,由于很多患者活动脑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偏瘫,半身失去自主活动能力,加之需要不断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佩戴一些护理工具,导致早期活动无法进行,但现有康复训练器械中,难以对无法行动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操作,同时针对手臂锻炼时难以控制节奏,容易对身体造成疲劳损伤的现象。因此我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既可以满足此类病人早期训练的需求,又克服了现有的训练装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康复训练器械的不足,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具备可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和可活动的病人进行康复操作,同时增加康复操作时使用者对活动幅度、活动强度及活动时间等的可控制性,从而减小疲劳损伤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所述康复仪包含有升降装置、底盘、立柱和动力装置;
[0006]所述底盘包含有横撑,所述横撑后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柱一,所述横撑后端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柱二,所述横撑上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立柱;
[0007]所述立柱是可以升降的,包含有立柱一,所述立柱一的上部安装有立柱二,所述立柱二底部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防锈盖一,所述立柱一下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锈盖二,所述立柱一上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把套一,所述海绵把套一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海绵把套二,所述立柱二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耳二,所述立柱二的前端安装有支撑耳三;
[0008]所述动力装置包含有套管,所述套管前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支撑耳一,所述支撑耳一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前端安装有销轴四,所述销轴四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外部安装有外壳二,所述销轴四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基座。
[0009]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绳索一,所述绳索一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兜子一,所述绳索一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二,所述绳索二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兜子二。
[0010]优选的,所述横撑的上部安装有张角调节装置,所述张角调节装置包含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背面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旋转板两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踏板,刹车万向轮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一,所述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一一侧的安装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侧安装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二,装饰橡胶一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四,所述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四的内侧安装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内侧安装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三。
[0011]优选的,所述横撑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腿一,所述支腿一前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三,所述装饰橡胶三的下部活动套接有万向轮一,所述横撑另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腿二,所述支腿二前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四,所述装饰橡胶四的下部活动套接有万向轮二,所述支腿一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一,所述装饰橡胶一后端的下部活动连接有刹车万向轮一,所述支腿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二,所述装饰橡胶二的下部活动套接有刹车万向轮二,所述横撑上部的一侧安装有螺栓一,所述横撑后端的中部安装有销轴一。
[0012]优选的,所述立柱一后端的上部安装有升降传输系统,所述升降传输系统包含有梯形螺母,所述梯形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部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五,所述螺杆上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伞齿直轴承一,所述伞齿直轴承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伞齿直轴承二,所述伞齿直轴承二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销轴三,所述销轴三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销轴三中部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轴承六。
[0013]优选的,所述基座下部的背面安装有散热静音风扇,所述散热静音风扇中部的外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一,所述同步带轮一的下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架下部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正面安装有同步带轮二,所述同步带轮二前端的外部安装有带轮定位夹,所述同步带轮一正面的中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部安装有涨紧轮,所述固定架下部的一侧安装有改向架一,所述固定架下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改向架二,所述绕线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线板一,所述绕线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线板二,所述挡线板一的外部开设有销轴圆孔一,所述挡线板二的外部开设有销轴圆孔二,销子可以插入销轴圆孔一和销轴圆孔二。
[0014]优选的,所述梯形螺母固定连接在固定立柱的上部,所述立柱一活动套接在固定立柱的外部,轴承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立柱一的内部,轴承六固定连接在立柱一的正面。
[0015]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下部活动套接在支撑耳二的内部,所述横梁的背面活动套接在支撑耳三的内部,所述销轴四与基座之间安装有螺栓,涨紧轮和同步带轮二的外部安装有皮带。
[0016]优选的,改向架一由两个滚筒组成,所述绳索一活动套接在两个改向架一之间,所述绳索二活动套接在改向架二之间。
[0017]优选的,刹车万向轮一和刹车万向轮二的外部安装有刹车装置。
[0018]优选的,所述销子插入销轴圆孔一和销轴圆孔二,侧绳索一或绳索二的运动方向改变。
[0019]与现有康复训练器械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新型转向康复仪,通过将双手连接的兜子一和兜子二上,可以简单地实现举手放下双手的训练,而如果将膝关节固定在兜子一和兜子二上,则可以在使用者躺在床上时实现膝关节部位的起伏动作,模拟行走,助于提高使用者对此康复仪的接受程度,且减少了此类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高度依赖,提高病人早期的训练的自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此类病人的因为无助无力造成的心理障碍。
[0021]2.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正常一侧的感觉自主地调整并选择最适合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活动的幅度、强度及活动时间等,随着康复过程的进展,病人自己感觉到训练带来的进步,因此增强病人完全康复的信心。
[0022]3.该新型转向康复仪的示例中包括升降装置、底盘、立柱、动力装置几大模块组成;业内人士可以简单地将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及控制模块固定到使用者所处的房间顶棚上,或者是固定在使用者卧床的上方横梁上,达到同样的康复的目的,使用时可针对不同病人进行康复操作,增加康复仪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仪(10)包含有升降装置(100)、底盘(200)、立柱(300)和动力装置(400);所述底盘(200)包含有横撑(230),所述横撑(230)后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柱一(224A),所述横撑(230)后端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柱二(224B),所述横撑(230)上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立柱(250);所述立柱(300)是可以升降的,包含有立柱一(301),所述立柱一(301)的上部安装有立柱二(306),所述立柱二(306)底部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防锈盖一(307),所述立柱一(301)下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锈盖二(302),所述立柱一(301)上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把套一(303),所述海绵把套一(30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海绵把套二(308),所述立柱二(306)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耳二(304),所述立柱二(306)的前端安装有支撑耳三(305);所述动力装置(400)包含有套管(401),所述套管(401)前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管(402),所述伸缩管(402)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支撑耳一(403),所述支撑耳一(40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横梁(404),所述横梁(404)的前端安装有销轴四(405),所述销轴四(405)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一(406),所述外壳一(406)的外部安装有外壳二(407),所述销轴四(40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基座(411);所述升降装置(100)包括有绳索一(110A),所述绳索一(110A)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兜子一(120A),所述绳索一(110A)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二(110B),所述绳索二(110B)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兜子二(120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230)的上部安装有张角调节装置(220),所述张角调节装置(220)包含有旋转板(223),所述旋转板(223)的背面安装有轴承座(228),所述旋转板(223)两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踏板(227),刹车万向轮二(240B)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一(221A),所述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一(221A)一侧的安装有连杆一(222A),所述连杆一(222A)的一侧安装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二(221B),装饰橡胶一(241A)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四(221D),所述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四(221D)的内侧安装有连杆二(222B),所述连杆二(222B)的内侧安装有球头杆端关节轴承三(221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230)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腿一(210A),所述支腿一(210A)前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三(231A),所述装饰橡胶三(231A)的下部活动套接有万向轮一(230A),所述横撑(230)另一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腿二(210B),所述支腿二(210B)前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四(231B),所述装饰橡胶四(231B)的下部活动套接有万向轮二(230B),所述支腿一(210A)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一(241A),所述装饰橡胶一(241A)后端的下部活动连接有刹车万向轮一(240A),所述支腿二(210B)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饰橡胶二(241B),所述装饰橡胶二(241B)的下部活动套接有刹车万向轮二(240B),所述横撑(230)上部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和万兆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岱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