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8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所述粉剂的成分按照质量分数比包括:0.1—30%氟吡菌酰胺、0.1—30%吡虫啉、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病虫害化学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

技术介绍

[0002]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枯萎病,松树在感染松材线虫病后将在短时间内枯死,且具有极强的传播性,一旦发生将导致松林大面积减产,造成巨大的林业经济损失,是一种毁灭性的流行病。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除人为的疫木远距离运输外,主要借助中间宿主松墨天牛的林间活动在植株间传播。近年来各地方林业执法部门对跨区域运输松材的检疫和管制日渐严格,使得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防治成为了松材线虫病防控的主战场。松材线虫寄生于松树松脂道内,阻断松树营养和水分传导,农业上常用的对土壤线虫有效的药剂难以作用于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成虫在林间采食和繁殖,幼虫为松树蛀干害虫,由于松林植被茂密,传统的农药剂型和施药方式,难以作用于林间的成虫和树干内部的幼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不尽理想,加之雨水冲刷等问题,持效期短,且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0003]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营林防治和诱捕器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作为一种传统的防治方式,人力和物质成本较低,起效快,作用范围广,且随着新型药剂的不断出现,其环境友好性短版逐渐出现,在松材线虫病的整体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行的主要农药剂型有粉剂、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可溶性液剂、微胶囊剂等等,各剂型的理化性质、储运方式各不相同,可根据不同的施药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剂型。在林业上,作业条件相较于农业更为复杂,对药剂和施药方式及设备的要求不同,需要较强的吸附性和飘散性,且林间环境下交通和取水困难,因此常用的喷雾剂型难以适用。粉剂是一种传统的农药剂型,由固体原药与载体、稳定剂简单混合而成。粉剂在使用时,用喷粉机洒于林间,易飘翔,能够很好地附着于植株表面,因此,相比于乳油、粒剂和悬浮剂,粉剂更适于林业的大面积应用。
[0004]粉剂在实践应用中,尤其是在的林间应用上,受天气影响严重,在雨水冲刷下,粉剂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吸附作用在粉剂的效果发挥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粉剂在雨水天气下更长时间的吸附在林间叶片,枝干上,使药效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纤维素钠,黄原胶等粘合剂,在适当的比例下,使得粉剂具有耐冲刷,持效期长的特点。
[0005]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成虫羽化飞出时,可携带大量松材线虫,并在取食新植株时将松材线虫传播至该植株,造成松材线虫的迅速扩散。目前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松墨天牛诱捕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松墨天牛的虫口密度,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但由于松墨天牛仅在成虫羽化后一小段特定的时期对引诱剂的刺激存在应答,以至于许多松墨天牛再被诱捕器诱捕前已经对松材线虫进行了传播。而化学防治不受
松墨天牛生理阶段的限制,致死速度快,防治效率高。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杂环化合物,能够与乙酰胆碱受体形成拮抗,从而通过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毒杀作用。吡虫啉作为一种广谱、低毒、残效期长、环境友好、无交互抗性的高效内吸杀虫剂,触杀能力强,起效快,在农业上运用广泛。
[0006]松材线虫寄生于松树树体内部,欲作用于松材线虫,要求药剂必须能被松树所吸收,即具备内吸性。氟吡菌酰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优秀杀线虫剂,同时也是广谱杀菌剂,其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干扰线虫的呼吸作用,从而起到杀线虫的作用,是一种新的作用机理。目前,氟吡菌酰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杀线剂、预防剂,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番茄、香蕉等蔬果的线虫防治中成效显著。
[0007]目前,常用的松材线虫病防治药剂,多为仅对松材线虫或松墨天牛中的一者具有药效,鲜见能够同时对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有效的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同时,对松墨天牛有触杀毒力的粉剂。该粉剂对松墨天牛具有引诱作用,在林间喷洒,通过引诱大量松墨天牛达到杀死广大范围的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在松材线虫病发病前,对松林进行喷洒,杀死感染源松树体内的线虫,阻断松墨天牛这一传播途径,使健康植株具有抗性,切除传染源。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0.1-30%氟吡菌酰胺、0.1-30%吡虫啉、0.1-1%乙二醇单十一烷基醚、1-8%粘合剂、1-7%稳定剂、45-95%填料,以上组分之和为100%。
[0010]所述稳定剂,包括钙锌复合稳定剂、二盐基硬脂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硬脂酸钙、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粘合剂,包括阿拉伯树胶、还原胶、纤维素钠的一种或多种。
[0012]所述填料,包括但不限膨润土、蒙脱石、滑石粉、高岭土、玉米淀粉、硅藻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海泡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膨润土、蒙脱石。
[0013]上述比例组分,优选为:1%氟吡菌酰胺;2%吡虫啉;1%乙二醇单十一烷基醚;2%稳定剂;1%粘合剂;93%填料。
[0014]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吡菌酰胺、吡虫啉、乙二醇单十一烷基醚和稳定剂以及部分填料进行粗碎混合形成粗混物;(2)对粗混物进行超微研磨粉碎至10μm左右粒径形成有效粉末;(3)将剩余的填料同样磨成10μm左右粒径;(4)将粘合剂与剩余的填料混溶形成不均匀的粉剂;(5)对有效粉末和步骤(4)的粉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成品耐冲刷粉剂。
[0015]将所述耐冲刷粉剂用于同时防治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病,其步骤包括:(1)松材线虫病发病前,将上述粉剂,使用农用喷粉,在松林冠层进行预防喷洒,每亩参考用量为500g。可杀死潜伏在松树内未爆发的松材线虫,同时杀死传播媒介松墨天牛。
[0016](2)松材线虫病发病前,将上述粉剂,使用背负式药械在林下进行喷洒灌根,每亩参考用量为500g。可杀死潜伏在松树内未爆发的松材线虫,同时杀死传播媒介松墨天牛。
[0017](3)松材线虫病发病后,将上述粉剂,使用背负式药械在林间进行喷洒,每亩参考用量500g。对林间的松墨天牛进行灭治,阻断松材线虫继续扩散的渠道。上述稀释液,亦可用于对枯死木进行处理,杀灭疫木中的松材线虫,减少传染源。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粉剂能够在松材线虫发病前杀死潜伏在传染源中的松材线虫,同时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具有引诱能力和杀虫毒力。该药剂采用的一种新型的高效杀线剂氟吡菌酰胺,能够影响松材线虫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代谢,从而抑制松材线虫的呼吸作用,达到杀线虫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杀线机理,对使用者和环境低毒。同时,药剂的另一活性成分吡虫啉,是一种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内吸性杀虫剂,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具有引诱和防控效果的耐冲刷粉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比包含以下组分:0.1-30%氟吡菌酰胺、0.1-30%吡虫啉、0.1-1%乙二醇单十一烷基醚、1-8%粘合剂、1-7%稳定剂、45-95%填料,以上组分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刷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淀粉、黄原胶、微晶纤维素钠、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萍吴松青吴杰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