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套接在绕线柱的左右两端,分隔板套接在绕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一挡板和分隔板之间形成初级绕线槽,第二挡板和分隔板之间形成次级绕线槽,初级端子台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下端,次级端子台垂直连接在第二挡板的下端,多个初级针脚间隔均匀固定在初级端子台底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初级线圈缠绕在初级绕线槽内,次级线圈缠绕在次级绕线槽内,各个线圈的末端对应固定在呈L形的初级针脚和次级针脚上,进而可以减少绕线的末端脱落的问题,同时还可增加其与PCB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导电性能,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产品质量。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产品质量。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骨架又名变压器线架,英文统称为Bobbin,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骨架一般按变压器所使用的磁芯(或铁芯)型号进行分类,有EI、EE、EF、EPC、ER、RM、PQ、 UU等型号,而每个型号又可按磁芯(或铁芯)大小进行区分,如EE5、EE8、EE13、EE19等大小不一的型号。骨架按形状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按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又分为高频骨架和低频骨架两种,这里所讲的频率,并不是指使用的次数,而是指变压器在工作时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GHz做单位;按骨架的针脚使用性质,又分为直插式骨架(DIP)和贴片式骨架(SMD)两种。
[0003]变压器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使用,变压器作为电源的心脏,人们对其效率、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对应的骨架也必不可少,所以骨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变压器骨架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压器的质量好坏。
[0004]现有的变压器骨架结构大多较为复杂,绕线步骤较为复杂,提高了该种变压器骨架的成本,而且现有的变压器骨架通常将绕线的末端直接接在引脚端子上,对绕线只是进行简单的接触,且对引脚端子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绕线末端容易受到外物触碰脱离引脚端子,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变压器骨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结构复杂、绕线末端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磁芯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隔板、初级端子台、次级端子台、初级针脚和次级针脚,所述绕线柱内部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所述磁芯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套接在所述绕线柱的左右两端,所述分隔板套接在所述绕线柱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初级绕线槽,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次级绕线槽,所述初级端子台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所述次级端子台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多个所述初级针脚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初级端子台底部的外侧,多个所述次级针脚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次级端子台底部的外侧,且每个所述初级针脚和所述次级针脚均呈L形结构;所述初级端子台底部的内侧还间隔形成有多个初级过线槽,所述次级端子台底部的内侧还间隔形成有多个次级过线槽。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初级过线槽的底部均形成有朝向初级针脚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每个所述次级过线槽的底部均形成有朝向次级针脚方向延伸的第二斜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同样为45
°
~60
°
。
[0010]优选的,所述初级针脚和所述次级针脚的数量均设置为4~6个。
[0011]优选的,所述绕线柱呈圆筒结构;所述磁芯孔的截面呈圆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设置有绕线柱、磁芯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隔板、初级端子台、次级端子台、初级针脚和次级针脚,将初级线圈缠绕在初级绕线槽内,次级线圈缠绕在次级绕线槽内,各个线圈的末端对应固定在呈L形的初级针脚和次级针脚上,进而可以减少绕线的末端脱落的问题,同时还可增加其与PCB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导电性能,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绕线柱;2、磁芯孔;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分隔板;6、初级端子台;7、次级端子台;8、初级针脚;9、次级针脚;10、初级绕线槽;11、次级绕线槽;12、初级过线槽;13、次级过线槽;14、第一斜面;15、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19]实施例:
[0020]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柱1、磁芯孔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分隔板5、初级端子台6、次级端子台7、初级针脚8和次级针脚9,所述绕线柱1内部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所述磁芯孔2,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4套接在所述绕线柱1的左右两端,所述分隔板5套接在所述绕线柱1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分隔板5之间形成初级绕线槽10,所述第二挡板4和所述分隔板 5之间形成次级绕线槽11,所述初级端子台6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3的下端,所述次级端子台7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4的下端,多个所述初级针脚8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初级端子台6底部的外侧,多个所述次级针脚9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次级端子台7底部的外侧,且每个所述初级针脚8和所述次级针脚9均呈L形结构;所述初级端子台6底部的内侧还间隔形成有多个
初级过线槽12,所述次级端子台7底部的内侧还间隔形成有多个次级过线槽13。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1呈圆筒结构,所述磁芯孔2的截面呈圆形。使用时,将初级线圈缠绕在初级绕线槽内,次级线圈缠绕在次级绕线槽内,分隔板可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各个线圈的末端对应固定在呈L形的初级针脚和次级针脚上,进而可以减少绕线的末端脱落的问题,同时还可增加其与PCB板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导电性能,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产品质量。
[0022]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初级过线槽12的底部均形成有朝向初级针脚8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14;每个所述次级过线槽13的底部均形成有朝向次级针脚9方向延伸的第二斜面15;所述第一斜面1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所述第二斜面1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同样为 45
°
~60
°
。将初级过线槽12和次级过线槽13的底部均设置呈倾斜面,可在线圈缠绕时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初级线圈在从初级针脚至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多媒体设备的DC电源模块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柱(1)、磁芯孔(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分隔板(5)、初级端子台(6)、次级端子台(7)、初级针脚(8)和次级针脚(9),所述绕线柱(1)内部沿其轴向贯穿形成所述磁芯孔(2),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4)套接在所述绕线柱(1)的左右两端,所述分隔板(5)套接在所述绕线柱(1)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分隔板(5)之间形成初级绕线槽(10),所述第二挡板(4)和所述分隔板(5)之间形成次级绕线槽(11),所述初级端子台(6)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3)的下端,所述次级端子台(7)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4)的下端,多个所述初级针脚(8)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初级端子台(6)底部的外侧,多个所述次级针脚(9)间隔均匀固定在所述次级端子台(7)底部的外侧,且每个所述初级针脚(8)和所述次级针脚(9)均呈L形结构;所述初级端子台(6)底部的内侧还间隔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黄利锋,黄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鸿源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