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74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座、弹性定位带和弹性卡箍,固定座下端横向开设有定位口,定位口中贯穿设置弹性定位带,定位口底端贯穿设置有按压块,按压块底部中心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定位口顶端内壁两侧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一端均设有按压板,活动杆相靠近一端设有腰形孔,腰形孔分别通过连接轴贯穿;弹性卡箍设置在固定座顶部,弹性卡箍包括卡箍环和卡接板,卡箍环一端通过卡接板卡接固定,卡箍环内侧位于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分隔块。弹性定位带受力合拢并快速固定在患者手腕上或床栏上,从而实现快速固定,而且不易脱落,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之一,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是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目前对于急诊透析或原有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患者,通常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如何有效固定、避免管路移位、滑脱或管路打折对保护导管的功能十分重要。
[0003]现在有医院对各类导管的固定通常采用纱布、胶布等作为固定装置,而这些简陋的固定方法通常存在操作繁琐、固定效果差、容易脱落等问题,尽管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管道固定器,但功能性单一,目前血透管路中包括静脉管路和动脉管路,而现有的血透管路固定器只能对一根的管路进行固定,需要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固定器才能满足双管路的需求;而且现有的血透管路固定器的底座尺寸相对较大,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在固定时也相对困难,需要通过夹持和粘接的方式对固定器的底座固定,这种方式也十分容易发生脱落现象,而采用固定带绑定的方式,则操作相对繁琐,无法做到快速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和不足,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透管路固定器无法对双管路进行固定以及无法快速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5]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座、弹性定位带和弹性卡箍,所述固定座下端横向开设有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中贯穿设置所述弹性定位带,所述弹性定位带由钢片表面包裹硅胶制成,且弹性定位带为中部凹陷、两侧上翘结构,使得弹性定位带在其两端受到向下作用力后下会发生弯曲,所述定位口底端贯穿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上端两侧设有限位块,按压块顶部抵压在弹性定位带的底部,且按压块底部中心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纵向贯穿弹性定位带的中心,且连接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定位口的顶端内壁两侧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均铰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相远离一端均设有按压板,两个所述按压板底部分别抵压在弹性定位带的两侧顶部,两个活动杆相靠近一端上均开设有腰形孔,且两个活动杆上的腰形孔分别通过连接座两端的连接轴贯穿;所述弹性卡箍设置在固定座顶部,弹性卡箍包括卡箍环和卡接板,所述卡箍环远离卡接板的一端为弯曲设置并通过卡接板进行卡接固定,卡箍环底部设有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且卡箍环内侧位于连接块的上端设有用于分隔血透管路的分隔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板底部固定在固定座上,且卡接板为倾斜设置,卡接板顶部一侧设有卡块,卡接板另一侧设有第一拨块,所述卡箍环为弧形结构,卡箍环一端延伸至卡接
板上的卡块一侧,卡箍环另一端外侧中部设有第二拨块,且卡箍环另一端外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块自下而上呈逐渐变窄设置,且分隔块两侧为向内侧凹陷的弧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当所述连接座的上端抵靠在定位口的顶端内壁时,所述按压块底部与固定座的底部平齐。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尺寸与腰形孔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和按压板的长度略小于固定座的长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1)本技术中固定座采用弹性定位带进行定位,在固定时只需下压固定座使按压块和连接座上升时带动活动杆转动,并使得弹性定位带中心底部在按压块的向上推动下以及对弹性定位带两侧向下按压,能够使得弹性定位带合拢并快速固定在患者手腕上或床栏上,从而实现快速固定,而且不易脱落,使用便捷,省时省力。
[0014](2)本技术中弹性卡箍通过卡箍环上卡齿与卡接板上卡块相配合进行固定,同时卡箍环内底部设有分隔块,能够对两根血透管路进行固定并分隔,并且分隔块自下而上呈逐渐变窄设置,且分隔块两侧为向内侧凹陷的弧形结构,避免对血透管路的压迫,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座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固定座1、定位口11、按压块12、限位块121、连接座13、连接轴131、铰接座14、活动杆15、按压板151、腰形孔152、定位座16、第二插嵌槽161、弹性定位带2、弹性卡箍3、卡箍环31、连接块311、第一插接槽312、第二拨块313、卡齿314、分隔块315、插嵌块316、卡接板32、卡块321、第一拨块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0020]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座1、弹性定位带2
和弹性卡箍3,所述固定座1下端横向开设有定位口11,所述定位口11中贯穿设置所述弹性定位带2,所述弹性定位带2由钢片表面包裹硅胶制成,且弹性定位带2为中部凹陷、两侧上翘结构,使得弹性定位带2在其两端受到向下作用力后下会发生弯曲,所述定位口11底端贯穿设置有按压块12,所述按压块12上端两侧设有限位块121,按压块12顶部抵压在弹性定位带2的底部,且按压块12底部中心设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纵向贯穿弹性定位带2的中心,且连接座13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131,所述定位口11的顶端内壁两侧设有铰接座 14,所述铰接座14上均铰接有活动杆15,两个所述活动杆15相远离一端均设有按压板151,两个所述按压板151底部分别抵压在弹性定位带2的两侧顶部,两个活动杆15相靠近一端上均开设有腰形孔152,且两个活动杆15上的腰形孔152分别通过连接座13两端的连接轴131 贯穿,使得按压块12和连接座13上升时带动活动杆15转动一定角度,并使得弹性定位带2 中心底部在按压块12的向上推动下以及弹性定位带2两侧向下按压,从而实现弹性定位的弯曲;所述弹性卡箍3设置在固定座1顶部,弹性卡箍3包括卡箍环31和卡接板32,所述卡箍环31和卡接板32均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所述卡箍环31远离卡接板32的一端为弯曲设置并通过卡接板32进行卡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新型血透管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弹性定位带(2)和弹性卡箍(3),所述固定座(1)下端横向开设有定位口(11),所述定位口(11)中贯穿设置所述弹性定位带(2),所述弹性定位带(2)由钢片表面包裹硅胶制成,且弹性定位带(2)为中部凹陷、两侧上翘结构,使得弹性定位带(2)在其两端受到向下作用力后下会发生弯曲,所述定位口(11)底端贯穿设置有按压块(12),所述按压块(12)上端两侧设有限位块(121),按压块(12)顶部抵压在弹性定位带(2)的底部,且按压块(12)底部中心设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纵向贯穿弹性定位带(2)的中心,且连接座(13)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131),所述定位口(11)的顶端内壁两侧设有铰接座(14),所述铰接座(14)上均铰接有活动杆(15),两个所述活动杆(15)相远离一端均设有按压板(151),两个所述按压板(151)底部分别抵压在弹性定位带(2)的两侧顶部,两个活动杆(15)相靠近一端上均开设有腰形孔(152),且两个活动杆(15)上的腰形孔(152)分别通过连接座(13)两端的连接轴(131)贯穿;所述弹性卡箍(3)设置在固定座(1)顶部,弹性卡箍(3)包括卡箍环(31)和卡接板(32),所述卡箍环(31)远离卡接板(32)的一端为弯曲设置并通过卡接板(32)进行卡接固定,卡箍环(31)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坤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