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产品夹装工位,用于定位产品;斜孔检测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侧,斜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柱,检测柱从下至上插入到产品上对应的开孔中,检测柱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与开孔内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斜孔相对应的出气孔,检测柱的内部轴向设置有与出气孔对应的若干通气流道,通气流道的上端与对应的出气孔相连通,通气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气源和流量传感器;斜孔检测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检测柱上的若干个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相邻的出气孔之间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解决现在的压铸件斜孔进行人工检测导致费时及漏检等问题,减少斜孔因漏加工导致的客户投诉。诉。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件检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很多汽车零部件压铸件中,很多位置都需要加工斜孔,由于斜孔角度各异,有些斜孔不便于目视观察,现有的手段是采用人工手持塞规进行检测,来判断斜孔是否加工贯通,在人工检测时会增加产品被塞规划伤的风险,人工100%检测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产品100%合格,若员工漏检产品或漏检一处孔位,会导致客户投诉,严重时导致客户停线和第三方全检,造成巨大损失。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检测产品斜孔的装置来完成快速无遗漏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解决现在的压铸件斜孔进行人工检测导致费时及漏检等问题,减少斜孔因漏加工导致的客户投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产品夹装工位,用于定位产品;斜孔检测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侧,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柱,所述的检测柱从下至上插入到产品上对应的开孔中,所述的检测柱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与开孔内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斜孔相对应的出气孔,所述的检测柱的内部轴向设置有与出气孔对应的若干通气流道,所述的通气流道的上端与对应的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的通气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气源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检测柱上的若干个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相邻的出气孔之间的位置。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柱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与通气流道相连通的气管连接头,所述的气管连接头通过气管与位于工作台内壁上的分流器相连,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分流器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器与气源之间安装有背压阀。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柱上套接有与出气孔一一对应的轴套,所述的轴套上开有气孔,所述的密封圈夹在相邻的轴套之间,所述的检测柱的顶部套接有限位顶套。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柱的外侧设置有与出气孔相连通的环槽,所述的轴套上的气孔与环槽相对应。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柱上设置有一限位台,所述的限位台位于工作台的上侧,所述的限位台的上侧绕着检测柱设置有端面密封圈。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产品夹装工位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若干个夹紧气缸,所述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均从产品中穿过。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的上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向斜孔检测组件上方伸出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侧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的升降气缸的伸出杆向下伸出并连接有压接柱,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压接柱向下压住检测柱的顶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靠近斜孔检测组件的一侧横向设置有顶针油缸,所述的顶针油缸的伸出端设置有顶针柱,用于将产品的端面顶住,并在产品的端面上留下标记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针油缸后侧的工作台上安装有水平气缸,所述的水平气缸驱动一滑板靠近产品或者远离产品,所述的滑板的两端安装有朝向产品设置的位移传感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装夹固定,并采用孔位检测的全新方法,利用斜孔检测组件来保证一次性对所有的斜孔进行检测,使用流量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检测产品孔是否加工贯通,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有效提高了可靠度,减少了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一个方向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另一个方向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斜孔检测组件的一个方向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斜孔检测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斜孔检测组件的半剖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工作台,11、水平气缸,12、滑板,13、位移传感器,15、支撑板,2、产品夹装工位,21、夹紧气缸,22、定位柱,23、底板,3、分流器,4、背压阀,5、支撑架,6、升降气缸,7、压接柱,8、斜孔检测组件,81、限位顶套,82、轴套,83、密封圈,84、限位台,85、检测柱,86、气管连接头,87、通气流道,88、出气孔,89、环槽,9、顶针柱,90、连接螺钉,91、端面密封圈,10、顶针油缸,A、斜孔,B、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如图1
‑
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为解决现在的压铸件斜孔进行人工检测导致费时及漏检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如图1
‑
3所示,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产品夹装工位2,用于定位产品, 工作台1的下侧内部设置有储藏空间,产品夹装工位2可以快速夹住产品。
[001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斜孔检测组件8,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8安装在工作台1上侧,并穿过工作台1的上端面布置。
[0020]作为斜孔检测组件8的优选方案,如图4
‑
6所示,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8包括检测柱
85,所示的检测柱85呈柱状,所述的检测柱85从下至上插入到产品上对应的开孔B中,所述的检测柱85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与开孔B内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斜孔A相对应的出气孔88,所述的检测柱85的内部轴向设置有与出气孔88对应的若干通气流道87,所述的通气流道87的上端与对应的出气孔88相连通,所述的通气流道87的另一端连接气源和流量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产品为凸轮轴轴承盖,在凸轮轴轴承盖的一端并排设置有一对开孔B,同时在开孔B的内侧壁上的不同高度设置有若干个斜孔A,斜孔A的直径为φ4mm,斜孔A为两端贯通的通孔,而检测柱85也有两个,并插入到开孔B中,而检测柱85侧壁上的出气孔88的位置和数量与斜孔A相对应,当通气流道87的一端连接气源并通入到出气孔88中,从出气孔88排出后可以进入到对应的斜孔A中,流量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气流的流量,如果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稳定且大于等于设定的气流流量,就说明斜孔A是加工贯通的,没有出现因为断刀或者漏加工导致斜孔A不通,反之,如果流量传感器未检测到气流流量或者说检测到的气流流量小于设定值,说明斜孔A孔位检测不通,所以通过斜孔检测组件8可实时发现断刀导致的漏序,及时换刀调整,减少毛坯料废。
[00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8还包括套接在检测柱85上的若干个密封圈83,所述的密封圈83设置在相邻的出气孔88之间的位置,密封圈83与开孔B的内侧壁相接触,通过密封圈83可以使每个出气孔88之间的气流不相通,保证了每个斜孔A的独立检测。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检测柱85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与通气流道87相连通的气管连接头86,所述的气管连接头86通过气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产品夹装工位(2),用于定位产品;斜孔检测组件(8),安装在工作台(1)上侧,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8)包括检测柱(85),所述的检测柱(85)从下至上插入到产品上对应的开孔(B)中,所述的检测柱(85)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与开孔(B)内侧壁上不同位置的斜孔(A)相对应的出气孔(88),所述的检测柱(85)的内部轴向设置有与出气孔(88)对应的若干通气流道(87),所述的通气流道(87)的上端与对应的出气孔(88)相连通,所述的通气流道(87)的另一端连接气源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斜孔检测组件(8)还包括套接在检测柱(85)上的若干个密封圈(83),所述的密封圈(83)设置在相邻的出气孔(88)之间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柱(85)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与通气流道(87)相连通的气管连接头(86),所述的气管连接头(86)通过气管与位于工作台(1)内壁上的分流器(3)相连,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分流器(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器(3)与气源之间安装有背压阀(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柱(85)上套接有与出气孔(88)一一对应的轴套(82),所述的轴套(82)上开有气孔,所述的密封圈(83)夹在相邻的轴套(82)之间,所述的检测柱(85)的顶部套接有限位顶套(8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斜孔漏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柱(8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鹏,张灿,丁倩,卓挺,何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辉旺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